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短柄黃脈莓

鎖定
短柄黃脈莓(Rubus xanthoneurus Focke ex Diels var. brevipetiolatus Yü et Lu),攀援灌木,高達3米;小枝具灰白色或黃灰色絨毛,老時脱落,疏生微彎小皮刺。花期6-7月,果期8-9月。
中文學名
短柄黃脈莓
拉丁學名
Rubus xanthoneurus Focke ex Diels var. brevipetiolatus Yü et Lu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
亞    綱
薔薇亞綱(Rosidae)
薔薇目(Rosales)
亞    目
薔薇亞目(Rosineae)
薔薇科(Rosaceae)
亞    科
薔薇亞科(Rosiodeae)
懸鈎子屬(Rubus)
短柄黃脈莓
分佈區域
貴州

短柄黃脈莓形態特徵

攀援灌木,高達3米;小枝具灰白色或黃灰色絨毛,老時脱落,疏生微彎小皮刺。單葉,長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7-12釐米,寬4-7釐米,頂端漸尖,基部淺心形或截形,上面沿葉脈有長柔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或黃白色絨毛,側脈7-8對,棕黃色,邊緣常淺裂,有不整齊粗鋭鋸齒;葉柄長2——3釐米,有絨毛,疏生小皮刺;托葉離生。長7-9毫米,邊緣或頂端深條裂,裂片線形,有毛。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總花梗和花梗被絨毛狀短柔毛;花梗長達1.2釐米;苞片與托葉相似;花小,直徑在1釐米以下;萼筒外被絨毛狀短柔毛,老時毛較稀疏;萼片卵形,外被灰白色絨毛,頂端漸尖,外萼片淺條裂,邊緣幹膜質而絨毛不脱落,至老時常顯現白色邊緣;花瓣小,白色,倒卵圓形,長約3毫米,比萼片短得多,有細柔毛;雄蕊多數,短於萼片,花絲線形;雌蕊10-35;無毛。果實近球形,暗紅色,無毛;核具細皺紋。花期6-7月,果期8-9月。
本變種葉柄短,長約1釐米;托葉和苞片均較大,長於葉柄;花梗和花萼無腺毛 [1] 

短柄黃脈莓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550-1450米的山谷或雜木林中 [1] 

短柄黃脈莓分佈範圍

主要分佈於貴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