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短尾大眼鯛

鎖定
短尾大眼鯛(學名:Priacanthus macracanthus)是大眼鯛科、大眼鯛屬魚類。體略高,側扁,呈長卵圓形;體最高處位於背鰭第VI棘附近。眼特大,瞳孔大半位於體中線下方。吻短。口裂大,近乎垂直;下頜突出,頜骨、鋤骨和齶骨均具齒。前鰓骨後緣及下緣具鋸齒並具有一枚後向之長強棘。頭及體部皆被有粗糙堅實不易脱落之櫛鱗;側線完全。背鰭單一,不具深缺,具硬棘Ⅹ棘,軟條12~13;臀鰭與背鰭幾相對;背鰭及臀鰭後端圓形;胸鰭短小;腹鰭中長,短於頭長;尾鰭截形或中央略突出。體背呈鮮桃紅色,愈近腹部顏色漸漸變淡,腹部呈銀白色;背鰭、腹鰭和臀鰭均有明顯之黃色斑點,尾鰭一般則無。
短尾大眼鯛為暖水性中小型近底層魚類,基本不作長距離洄游,主要棲息於水深80~120米,以100米海區較集中,底層水温16~18℃,鹽度為34.5‰以上。屬雜食性,主要攝食小烏賊和浮游甲殼類,其次是小魚和短尾類。分佈於東印度洋至西太平洋,西起印度尼西亞,東至菲律賓,北至俄羅斯大彼得灣,南至澳洲。在中國分佈於東海、台灣海域、南海,在台灣主要分佈於各沿海及澎湖等海域。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外文名
Red Bullseye、Red Bigeye
別    名
大目、大眼雞、紅目連、大眼鯛、大棘大眼鯛
中文學名
短尾大眼鯛
拉丁學名
Priacanthus macracanth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索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
亞    綱
輻鰭亞綱
鱸形目
大眼鯛科
大眼鯛屬
短尾大眼鯛
亞    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Cuvier,1829
保護級別
(IUCN 2015年 ver 3.1)——無危(LC) [3] 

短尾大眼鯛形態特徵

短尾大眼鯛成魚

背鰭Ⅹ-12~13;臀鰭Ⅲ-14;胸鰭17;腹鰭Ⅰ-5;尾鰭16。側線鱗87~90,側線上鱗11,側線下鱗36~38。鰓耙4~5+20。體長為體高3.0~3.2倍,為頭長3.4~3.6倍。頭長為吻長3.4~3.7倍,為眼徑2.1~2.2倍,為眼間隔4.1~4.5倍。尾柄長為尾柄高1.8~2.0倍。 [4] 
短尾大眼鯛
短尾大眼鯛(8張)
體長橢圓形,側扁,背緣和腹緣淺狐形,體以鰭棘中部處為最高;尾柄短,側扁。頭大。吻短鈍,約為眼徑1/2.眼巨大,上側位,距吻端與距鰓蓋後上角約相等,眼上緣達頭背緣。眶前骨邊緣具細鋸齒。眼間隔寬平。鼻孔每側2個,緊相鄰,近眼前上緣。前鼻孔小,圓形;後鼻孔大,裂縫狀。口大,上位,幾垂直。下頜稍長於上頜。上頜骨後端擴大,伸達眼前緣下方。上下頜齒細小,上頜前端具6尖錐牙,斜向內側,下領兩側牙較上頜牙大。犁骨、齶骨具絨毛狀齒,舌上無齒。前鰓蓋骨邊緣具細鋸齒,隅角處具一強棘鰓蓋骨無棘。鰓耙細長,約為眼徑2/5。 [4] 
體被細櫛鱗,鱗粗糙,不易脱落。側線完全,上側位,與背緣平行。 [4] 
背鰭1個,鰭棘部和鰭條部相連,無缺刻,起點位於胸鰭基部上方,鰭棘尖鋭,各棘順序向後增長,最末的鰭棘最長;鰭條部基底短於鰭棘部基底,邊緣圓形。臀鰭與背鰭鰭條部同形,起點在第八背鰭棘下方,具3鰭棘,鯖棘邊緣具細鋸齒,以第三鰭棘最長。胸鰭短小。腹鰭較大,伸達臀鰭起點。尾鰭淺凹形,上、下葉不延長。 [4] 
全體赤色,腹部淺色。各鰭淺紅色。背鰭、臀鰭、腹鰭鰭膜間具棕黃色斑點,斑點有時消失。 [4] 

短尾大眼鯛幼魚

初孵仔魚全長1.38毫米,卵黃囊橢圓形,油球位於吻下方,前端有4~5黑色素叢,肌節8~9+17對;1天仔魚全長2.30毫米,口窩出現,鰭膜增高,胸鰭芬出現,消化道尚未突出體外,眼開始有黑色索,肌節7+19對;2天仔魚全長2.23毫米,口裂形成消化道2曲,眼及晶休基本呈黑色,卵黃囊及油球均消失,肌節6+18對。 [5] 
全長2.40毫米仔魚,頭部顯得很大,眼顯著增大,鼻孔1個,口斜位,眶前骨外緣出現鋸齒,顱頂中央出現半圓形隆起嵴,頭後出現1冠棘,尾鰭出現彈性絲,尾部下緣有一列10~13個黑色素胞、約等距排列,肌節6+19對;全長3.95毫米仔魚,鰭膜退化、尾下骨形成,顱頂色素增多,鰓蓋棘基部出現菊花狀色素,尾下骨出現4~5個色素,肌節7+16對。 [5] 
全長4.65毫米稚魚,吻鈍短,口斜位,上頜骨邊緣有刺突,前鰓蓋骨有4棘,臀鰭出現鰭條,尾上下葉出現數鰭條,尾部腹緣有5~6個色素胞,約等距排列,肌節7+15~16對;體長5.15毫米稚魚,尾鰭發育完善,胸鰭鰭條生出,背鰭後部棘膜間出現數個放射星狀黑色素,鰭條部背緣有一列色素,鰭條間有少數色素排成一列,臀鰭基部出現1列色素,鰭條上一列7~8個色素;全長10.15毫米稚魚,頰部下緣出現1隆起嵴,鼻孔2個,眶上骨外緣呈鋸齒狀,各鰭基本發育完成,尾鰭楔形,顱頂、眼前後緣、鰓蓋骨基部色素增多,軀幹前半部胸鰭上方出現較大菊花狀色素胞。 [5] 

短尾大眼鯛生活習性

短尾大眼鯛為暖水性中小型近底層魚類,基本不作長距離洄游,主要棲息於水深80~120米,以100米海區較集中,底層水温16~18℃,鹽度為34.5‰以上。有晝夜垂直移動習性,晝沉夜浮。幼魚夜間趨光結羣。濟州島東至中國台灣北部,水深70米以深大陸架邊緣海域,偶爾進入長江近海。 [5] 
短尾大眼鯛屬雜食性,主要攝食小烏賊和浮游甲殼類,其次是小魚和短尾類。平均飽滿係數,春季最高,夏季、冬季次之,秋季最低,晝夜攝食節律以拂曉最高、午前稍降,午後急劇下降,黑夜最低。 [5] 

短尾大眼鯛分佈範圍

海域範圍:分佈於東印度洋至西太平洋,西起印度尼西亞,東至菲律賓,北至俄羅斯大彼得灣,南至澳洲。在中國分佈於東海、台灣海域、南海,在台灣主要分佈於各沿海及澎湖等海域。北緯30°以南、浙江南部分佈較集中,在北緯25°30′~27°00′、東經121°30′~125°30′一帶,並延伸至北緯28°、東經125°~126°附近,以2~4月數量最大,在閩南和浙江北部外海亦有分佈。 [4]  [6]  [5] 
國家地區:澳大利亞、文萊達魯薩蘭國、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緬甸、新喀里多尼亞、巴布亞新幾內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東帝汶、越南。 [3] 

短尾大眼鯛繁殖方式

中國東海產卵期為5~8月,盛期為6~7月,產卵場位於北緯27°~29°30′、123°~126°之間。水深50~200米等深線內,以漸江南部和福建北部外海為主東海南部產卵場水温為17~20℃,鹽度34.04~34.50‰,底質為沙泥。性比接近1:1,屬分批排卵類型。絕對生殖力變動於49.64~374千粒,絕對生殖力R(粒)與體長L(毫米)和體重W(克)的關係式為R=29.2L1.649,R=5580W0.6524 [5] 
卵圓球形,彼此分離,浮性,卵膜薄而光滑,無色透明,卵周隙中等,卵徑0.65~0.75毫米,卵黃粒細而均勻油球1個,直徑0.17~0.20毫米。受精後50分鐘發育達4細胞期;受精後7小時30分鐘後神經溝形成;受精後9小時40分鐘後胚體形成,視囊出現,原口封閉,克氏泡出現,胚體上出現星狀黑色素胞;受精後12小時30分鐘,克氏泡消失,尾芽形成,胚體圍繞卵黃約2/3,水晶體和聽囊出現胚體上黑色素胞移聚、黑色素從在嗅囊形成1對、聽囊前後兩側各2個背脊成斑塊狀但不達尾端,肛門兩側各有4~5個黑色素,油球上方開始出現黑色素胞3~8個,卵黃上色素消失;受精]3小時30分鐘後,胚體圍繞卵黃約4/5周,嗅葉有1較大黑色素叢,眼後上方有斑狀黑色素1塊,肛門上方尾部兩側各有1黑色素叢油球上黑色素2~3個,油球位於吻下近吻端。 [5] 

短尾大眼鯛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5年 ver 3.1)——無危(LC)。 [3] 

短尾大眼鯛主要價值

該種魚為高經濟價值的魚種,可為底拖網、延繩釣及手釣所獲,漁期全年皆有。肉質細嫩唯魚鱗很難處理,可連皮一起剝除,油炸、煮味噌或薑絲湯皆適宜。 [6]  其肉質堅實,以鮮食為主。中國民間食法多以紅燒、清燉為主。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