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知識貶值

鎖定
知識貶值是指知識所帶來的經濟價值隨時間而不斷減低的現象。雖然這種現象早在20世紀初就已出現,但最先把這種現象作具體描述的,應該是日本前經濟企劃廳廳長堺屋太一。
中文名
知識貶值
外文名
depreciation of knowledge
性    質
知識的經濟價值隨時間而不斷減低
出現時間
20世紀初
描述者
日本前經濟企劃廳廳長堺屋太一

知識貶值發展歷程

威爾伯·施拉姆有這樣一個著名的“最後7分鐘”比喻:“如果人類的歷史共有100萬年,假設這等於一天。
1天=100萬年;1小時=41 66667年;1秒鐘=1157年
那麼這一天中,人類文明的進展如下:
晚上9點33分,出現了原始語言(10萬年前)
晚上11點,出現了正式語言(4萬年前)
晚上11點53分,出現了文字(3 500年前)
午夜前46秒,古登堡發明了西方活字印刷術(1450年)
午夜前5秒,電視首次公開展出(1926年)
午夜前3秒,電子計算機、晶體管、人造衞星問世(分別為1946、1947、1957年)”因此,施拉姆説:“這一天的前23個小時,人類傳播史上幾乎全部是空白,一切重大的發展都集中在這一天的最後7分鐘。”正是這最後7分鐘譜寫了人類歷史的黃金時期,而午夜前的最後3秒卻翻開了人類邁進信息化社會的新篇章。
現在幾十年裏產生的知識,就能超過以前所有時期人類知識的總和,而這個時間還在迅速縮短,很快就會變成幾年、幾個月……如果説施拉姆那最後7分鐘時是人類文明社會的開始,那我們現在就處在這最後幾秒鐘,這就是現代。

知識貶值知識的價值

根據堺屋太一的理論,隨着第三波的資訊社會來臨,知識的價值會變得像農業社會的農產品、或工業社會的工業製品一樣,隨着時間的增加而遞減其價值。而這種現象,隨着資訊社會的深化,貶值的速度會加快。究其原因,是因為當本來可以帶來高度邊際利潤的知識產品,在往日要取得的價格太高。這個取得的價格,可能是入讀大學的學費、又或是要加入一個特定的專題小組(Special Interest Group,SIG)所需的會員費用。然而,由於互聯網,會帶來以下兩個社會現象:
分享文化的興起,使知識的擁有者樂於在網上分享他所擁有的知識。而透過這種知識的分享,他會得到其他的人迴應及反饋,使他從分享中得益;
知識的建構,從過往的富有國家,轉移到經濟價值較低的發展中國家。透過發展中國家的低廉時薪及通訊費用極低的網上通訊來遙距管理這些員工。

知識貶值後果

1,讀書及進修不能成為收入增加的保證;相反,可能淪為了保有飯碗而必須的手段,例如在2000年代的香港,除了等退休的老師以外,幾乎所有業界人士都有修讀至少一個課程。牌照或入職試成為了行業淘汰的基準。
2,人才錯配,具有某種專業技能的人而去做一份與其專業完全無關的工作。
3,知識的高起始價值,促使了盜版、抄襲等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出現。

知識貶值例證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透過大量翻譯美國的科技出版內容,從而快速提升其自身國民知識水平。而製造業中心亦在1960年代從美國轉換到日本。
基於戰略理由,美國在1980年代以前,一直都默許台灣翻印當地的教科書,以保證台灣能夠在科技方面比中國大陸領先。這亦造成了1980年代台灣透過其相對較低廉的勞動力令個人電腦的生產成本大幅下降。但自1990年代起,美國多次要求台灣當局取締翻印教科書的行為。
百科全書的銷售在1980年代的歐美國家都很盛行,而且銷售員都很吃香,家庭都以家裏有一套百科全書而感到光榮。然而,在個人電腦的普及,使體積龐大的百科全書與光碟相比變得不方便。在1990年代,微軟公司的Microsoft Encarta的銷量超過了《大英百科全書》。到了2000年代,網上百科全書,如《維基百科》的出現,亦對Microsoft Encarta的銷量構成影響,導致該百科全書於2009年起停止銷售。
Google、Amazon及多間大專院校透過與第三世界的大專院校合作,把學術界的鉅著掃描成電腦格式,並讓這些內容輕易變得容易搜尋。 [1] 
參考資料
  • 1.    Toffler, Alvin, (1980), "The Third Wave"(中譯作:《第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