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知識產權

(中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

鎖定
知識產權是一門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屬法學類專業,基本修業年限為四年,授予法學學士學位 [1]  。2012年,知識產權專業正式出現於《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 [2] 
知識產權專業培養具有理工科基礎,掌握管理和法律知識的知識產權複合型人才;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理工科基礎知識,瞭解科技創新和發展規律,掌握知識產權經營、管理與保護實踐技能,熟練掌握知識產權法律原理和實務知識,能夠從事知識產權管理和法律工作。 [3] 
中文名
知識產權
外文名
Intellectual Property
專業類別
法學類
修學年限
四年
授予學位
法學學士
專業代碼
030102T
學科門類
法學
專業層次
本科

知識產權發展歷程

1986年,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教育委員會將知識產權列為第二學士學位的法學本科專業,次年首先在中國人民大學招生。 [4] 
200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在本科專業目錄外增設知識產權試辦專業(專業代碼:030103S),學制四年,授法學學士學位。 [4] 
2011年,中國已有八所高校相繼獲批開設知識產權試辦專業,探索形成了以法學核心課程及知識產權法課程為主體、理工科和管理學課程為複合性知識背景的專業知識結構體系。 [4] 
201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頒佈實施《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版)》,將知識產權專業列為法學學科門類法學專業類下的特設專業 [2]  ,專業代碼變更為030102T [5] 
202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0年版)》中,知識產權專業隸屬於法學、法學類,專業代碼為:030102T [1] 

知識產權培養目標

知識產權專業培養德才兼備,具有紮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和熟練的職業技能、合理的知識結構,具備依法執政、科學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高效高質量法律服務能力與創新創業能力,熟悉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複合型、職業型、創新型法治人才及後備力量。 [6] 

知識產權培養規格

  • 學制與學位
知識產權專業的基本學制為4年。各高校可在四年制模式基礎上,實行彈性學制,但修業年限不得低於3年。學生完成專業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和學分要求,考核合格,准予畢業。符合規定條件的,授予法學學士學位。 [6] 
  • 知識要求
瞭解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基礎知識,牢固掌握知識產權專業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並形成合理的整體性知識結構。 [6] 
  • 能力要求
具備獨立自主地獲取和更新知識產權專業相關知識的學習能力;具備將所學的專業理論與知識融會貫通,靈活地綜合應用於專業實務之中的基本技能;具備利用創造性思維方法開展科學研究工作和創新創業實踐的能力;具備較高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和外語能力。 [6] 
  • 素質要求
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掌握法學類專業的思維方法和研究方法,具備良好的人文索養和科學素養。養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健全的職業人格、強烈的法律職業認同感,具有服務於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具備健康的心理和體魄。 [6] 

知識產權課程體系

知識產權總體框架

知識產權專業課程總體上包括理論教學課程和實踐教學課程。理論教學課程體系包括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通識課程、專業課程;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包括實驗和實訓課、專業實習、社會實踐與畢業論文(設計)。
知識產權專業培養方案總學分應控制在160學分左右,其中實踐教學課程累計學分不少於總學分的15%。 [6] 

知識產權理論課程

知識產權專業理論課程體系
思想政治理論課程
按照相關規定,全面實施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方案。
通識課程
根據知識產權專業特點和社會實際需要,設置一定數量的通識課程學分。通識課程應當涵蓋外語、體育、計算機課程以及邏輯學等課程,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課程的設置應當保持均衡。
專業必修課
(核心課程)
法理學
憲法學
刑法
民法
刑事訴訟法
民事訴訟法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知識產權總論
著作權法
專利法
商標法
競爭法
知識產權管理
知識產權文獻檢索與應用


專業選修課
專業選修課程應當與專業必修課程形成邏輯上的拓展和延續關係,並形成課程模塊(課程組)供學生選擇性修讀。各高校可以自主設置專業選修課程體系。鼓勵開發跨學科、跨專業的新興交叉課程與創新創業類課程。
參考資料: [6] 

知識產權實踐教學

  • 實驗、實訓和專業實習
根據專業教學的實際需要,利用模擬法庭、法律診所、專業實驗室、實訓基地和校外實習基地,獨立設置實驗、實訓課程,組織專業實習,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實驗、實訓和專業實習課程應當制定教學大綱,明確教學目的與基本要求,明確專業實習的主要內容以及學時分配。專業實習時長不得少於10周。 [6] 
  • 社會實踐
根據專業實際需要,組織各種形式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讓學生了解社會生活,培養其社會責任感,增強其社會活動能力。社會實踐時長不得少於4周。 [6] 
  • 畢業論文(設計)
知識產權專業可採取學術論文、案例分析、畢業設計、調研報告等多種體裁形式完成畢業論文(設計)。畢業論文(設計)選題應加強問題導向。鼓勵學生根據自身興趣,結合社會實踐以及經濟、社會現實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畢業論文(設計)的撰寫。畢業論文(設計)內容應綜合運用所學的理論與專業知識。畢業論文(設計)的撰寫應遵守學術道德和學術規範。
高校應為學生確定畢業論文(設計)指導教師。畢業論文(設計)指導教師由知識產權專業具有講師以上職稱的教師擔任,可聘請專業實務部門有關人員共同指導。指導教師應加強畢業論文(設計)在選題、開題、撰寫等各個環節的指導和檢查,強化學術規範。 [6] 

知識產權教學條件

知識產權教師隊伍

  • 教師隊伍規模與結構
知識產權專業專任教師人數至少應為該專業核心課程數的1.5倍以上,每門專業必修課程應當配備1~2名專任教師任主講教師,生師比不得高於17∶1。
專任教師中具有碩士、博士學位的比例應不低於90%。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比例不低於1/3。專任教師隊伍應具有合理的年齡結構,教師隊伍中應當包括一定比例的實務部門專家。 [6] 
  • 教師專業背景
專任教師應具有5年以上本學科專業教育背景,實踐性強的課程的主講教師應具有實務工作背景或實務經驗。教師隊伍中應有一定數量的教師具有海外留學經歷或跨學科教育背景。 [6] 
  • 教師水平要求
專任教師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堅定理想信念,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成為馬克思主義法學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範踐行者;應具備廣博的專業知識,精通專業理論和方法,具有完成知識產權教學任務的知識儲備;應具備基本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應具有較強的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並能夠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內容。 [6] 

知識產權設備資源

  • 信息資源
各高校應提供數量充足、種類齊全的知識產權專業相關紙質和電子圖書資源,配備滿足教學需要的中文和外文數字資源庫(含新設專業)。信息資源應能滿足不同層次和階段學生的學習需求,滿足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需要。 [6] 
知識產權專業圖書資料配置要求
類別
圖書資料
數量
法學圖書
綜合性法學圖書
20種以上
法學專業核心課程相關圖書(按最少15門計,平均每門)
重要中文學術著作
50種以上
重要教材
5種以上
其他教學參考書
30種以上
非核心專業課程相關圖書(按最少10門計,平均每門)
重要中文學術著作
25種以上
重要教材
3種以上
其他教學參考書
10種以上
法學期刊
法學學術期刊
20種以上
法律法規及實踐類期刊
4種以上
文摘期刊、複印報刊資料
3種以上
社科類綜合期刊
50種以上
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50種以上
電子資源數據庫
中文數據庫
5種以上
外文數據庫
1種以上
圖書資料引用
圖書資料可供教師和學生利用的條件
充分
參考資料: [6] 
  • 教學設施
各高校應為知識產權專業教學提供數量足夠和功能齊全的教學設施,包括模擬法庭、法律診所、專業實驗室等。專業教學設施應完全開放。特定專業課程應配備該專業所需要的特定教學設施和儀器設備。
各高校應與相關實務部門緊密合作開展專業實習,建設一定數量不同類型的實習基地,滿足實踐教學的需求,並保障學生集體實習比例不低於50%。 [6] 

知識產權教學經費

教學經費專指在專業教學各個環節發生的資源建設費用、教學運行費用與教學評估費用。資源建設費用包括課程建設費、教材建設費、教學大綱編寫費等;教學運行費用:包括課時費、命題費、閲卷費、監考費、課堂教學資料複印費、畢業論文(設計)指導與答辯費、實習指導費、學生實習補助、教學儀器設備維修費等;教學評估費用:包括教學質量評價、督導專家費用等。
各高校應切實保障知識產權專業的教學經費投入。在保證生均年日常教學經費不少於1400元的基礎上,教學經費應隨着教育事業經費的增長而穩定增長。教學經費不得用於其他用途。 [6] 

知識產權質量保障

  • 質量保障目標
各高校應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2018年版)》為基礎建立覆蓋培養目標、培養規格、課程體系、教學規範、教師隊伍、教學條件、教學效果等指標的質量保障目標系統。 [6] 
  • 質量保障規範與監控
各高校應圍繞各質量保障目標要求,制定質量保障實施規範,建立信息反饋機制和調控改進機制,開展經常化和制度化的質量評估,確保對教學質量形成全過程實施有效監控,保證教學質量的持續提高和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充分實現。 [6] 

知識產權培養模式

  • 卓越法治人才培養模式
卓越法治人才培養模式是高校適應社會對法科人才的實際需求、社會科學與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交叉融合的時代特徵,培育以馬克思主義法學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指導、立德樹人、德法兼修的高素質法治人才的培養模式。
(一)打破學科壁壘,全方位促進學科交叉融通
首先,知識產權法學科建構以民法學為基礎,應當促進知識產權法與民法等其他法學的內部融通;其次,知識產權法學具有多學科知識背景,要促進知識產權法與非法學學科特別是技術科學之間的外部交叉融通。
(二)強化實踐教學,多維度打造實踐教學平台
在教學過程中,針對重要知識產權法原則和制度,通過深刻剖析經典案例、對比分析相關案例,不斷強化問題意識和反覆辯駁質證來訓練學生的法律實踐邏輯思維,為知識產權實務課程和實習操練做好較充分的準備。同時,探索校內教師和實務人士雙師同堂教學,通過雙方在爭辯點從理論與實踐不同角度的對話,激發學生在知識產權法實務課程中主動思考、積極與老師交流,提高研究型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三)推進課堂、考核、評價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在課堂教學方面,貫徹小班教學,拓展教學的廣度與深度,通過模擬審判、辯論賽、案例評析等豐富的形式或邀請事務人員現身説法、分享辦案經驗體會,強化師生互動;在考試模式方面,變結果考核為過程考核,實行教考分離,充分發揮其檢驗教學質量的功能;在畢業論文方面,拓寬畢業論文形式的多樣性,以實踐案例評析、學術論文、課題項目成果、競賽獲獎作品、企業法律風險評估報告等替代傳統畢業論文。
(四)以立德樹人為根本,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課內部分,選用“馬工程教材”為主幹教材,在教學設計中挖掘其藴含的“思政元素”,培養學生崇尚知識崇尚創新的知識產權意識;課外環節,設置課程自選項目、暑期問卷調查項目,鼓勵學生親身參與,認識國情、省情和鄉情,通過社會實踐增強社會責任感,培養家國情懷。 [7] 
  • 企業管理人才培養模式
企業管理人才培養模式下,高等院校根據企業需要,從單純培養知識型、理論型的人才向培養創新型、複合型、應用型的知識產權人才轉變,培養具備知識產權轉化、經營與管理能力,能在企業發展各個階段對經營管理提出具有針對性和建設性的意見,構建知識產權管理規範,並可適時與企業各部門進行溝通協同,不斷完善知識產權轉化與運營體系的實務型人才。
(一)依據市場需求設置課程
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傳授知識產權專業知識的通時,加入相關的經濟學、市場營銷、商務談判、技術轉化、資產重組等類別的課程,打造涵蓋法學的基礎必修課程與知識產權專業必修課程,工商管理、市場營銷、經濟學與自然科學基礎理論等特色或者高級課程與開拓思維的跨學科公共選修課程三大層次的課程體系,開闊學生知識視野,啓發多元化思維方式的構建。
(二)強化實踐課程
高校可以與社會機構合作共同建立專業實踐基地,也可讓學生在學習階段就開始接觸企業、瞭解真正的市場,並有針對性地讓學生直面從研發、技術創新到知識產權運營、管理、融資與轉讓等各個環節,感受每個環節對於企業的重要性。
(三)優化教學模式
課堂教學多采用“課程傳授理論+案例分析討論+實踐調研”的方式,開展經典案例的提煉與探折,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讓學生在模擬實踐中結合具體案例為企業經營戰略設計合理的知識產權體系,將企業知識產權的經營管理方法與流程融入教學中。 [8] 
  • 專利技術人才培養模式
技術人才培養模式以專利為主要導向,要求學生輔修理工類專業的第二學歷,通常方式為取得理工科專業學位後再修習知識產權專業。具體實踐中,高校可以結合自身學科院系設置、學生興趣、市場需求等因素,確定具體一類理工科專業作為輔修專業,並激勵、督促學生完成輔修專業的學習,獲得相應學科的必要知識體系和實踐技能,取得相應的學位。
除此之外,要注重對專利理論和實務的訓練,使理工科知識和專利實務相結合。課程設置方面,在核心課程專利法、專利文書文獻檢索和應用之外,開設拓展性課程,如:專利文書寫作、專利文獻分析、專利侵權案例研討、專利流程管理等課程。實踐訓練方面,聘請專利審查員、專利代理人、專利律師等有實務經驗的人員進行指導,並組織學生到專利代理機構、專利事務所、公司知識產權部等機構或部門進行實習。 [9] 

知識產權發展前景

知識產權考研方向

知識產權專業學生可在法學、法律(法學)、民商法學、經濟法學、知識產權法、知識產權管理等專業方向繼續攻讀研究生深造。 [11-12] 

知識產權就業方向

知識產權專業學生畢業後可在各級黨政機關相關部門以及公安機關、檢察院、法院從事與知識產權法有關的立法、司法及行政執法工作,也能在企事業單位、諮詢服務機構、專利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單位從事與知識產權法相關的法律服務工作,或者在高等院校及各科研院所從事與知識產權法學有關的教學、研究工作。 [13] 

知識產權開設院校

知識產權專業(本科)開設院校
地區
院校名錄
北京
北方工業大學



上海
華東政法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上海大學
上海政法學院
天津
天津科技大學



河北
保定學院
河北金融學院
河北科技師範學院

內蒙古
內蒙古財經大學



遼寧
大連理工大學
瀋陽工業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

黑龍江
牡丹江師範學院
大慶師範學院
哈爾濱金融學院

江蘇
蘇州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南京工業大學
淮陰師範學院
三江學院
泰州學院


浙江
浙江工業大學
杭州師範大學
湖州師範學院
浙江工商大學
嘉興學院
中國計量大學


安徽
安徽大學
安慶師範大學
銅陵學院
池州學院
福建
福建工程學院
廈門理工學院


江西
南昌大學
華東交通大學
景德鎮陶瓷大學
宜春學院
九江學院



山東
青島農業大學
聊城大學
煙台大學
山東女子學院
山東政法學院
青島電影學院


河南
河南科技大學
中原工學院
河南牧業經濟學院
河南師範大學
許昌學院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安陽工學院
中原科技學院
鄭州商學院



湖北
武漢工程大學
中南民族大學


湖南
湘潭大學
湖南師範大學
衡陽師範學院

廣東
暨南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肇慶學院
廣東金融學院
東莞理工學院



廣西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廣西民族大學


重慶
西南政法大學
重慶大學
重慶交通大學
重慶郵電大學
重慶理工大學
重慶工商大學


四川
西南科技大學
西華大學
宜賓學院
四川文理學院
吉利學院



貴州
凱里學院



雲南
大理大學
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


陝西
西北大學



甘肅
蘭州大學
蘭州理工大學
蘭州財經大學
甘肅政法大學
新疆
新疆大學



參考資料:陽光高考 [10]  ;摘錄時間:2021年9月13日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