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的现象主要指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的知识的接收者为所阅览知识付出资金的现象。知识付费让知识的获得者间接为向知识的传播者与筛选者给予报酬,而不是让参与知识传播链条的人通过流量或广告等其它方式获得收益。 [1]
据艾媒咨询《2020年中国知识付费行业运行发展及用户行为调研分析报告》,2020年中国知识付费行业规模达392亿元,预计2021年将达到675亿元。一面是互联网时代各类信息汹涌而来,一面是用户对高质量信息需求旺盛,“信息降噪”成为品牌和消费者共识,知识分享类平台成为消费者决策参考的重要渠道。 [2]
- 中文名
- 知识付费
- 外文名
- Knowledge payment
- 起始时间
- 2016年
- 本 质
- 把知识变成产品或服务,以实现商业价值
词语来源
播报编辑
2016年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随着“得到APP”、“知乎live”、“分答”等不同模式的知识付费类产品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知识付费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与之相关的内容创业成为风口。
应用示例
播报编辑
从2016年开始,一系列标志性的事件让知识付费渐渐成为时尚。2016年霉旬谅5月15日,付费语音问答平台“分答”上线。通过这一平台,你可以快速地找到能给自己提供帮助的那个人,用一分钟时间为你答疑解惑,很多名人和各领域的专家也都加入“分答”付费问答模式。随后,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全力打造“得到APP”,喜马拉雅FM创办知识付费节”123知识狂欢妹洪寒节”,知乎上线“知乎live”等等。进入2017年,这一趋势丝毫没有减速的迹象。3月7日,豆瓣网推出了首款付费产品“豆瓣时间”;随后腾讯CEO马化腾表示,“微信公众号”正加快上线付费订阅。2019年12月30日创客匠人新循踏戏询局墓担寻乃匪企纸三板挂牌上钻想仔乐签市。
发展经过
播报编辑
移动支付技术的普及,以及人们对内容进行消费的观念逐渐养成,知识付费发展基础良好,政府及人们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也有利于保障内容方权益,未来知识付费行业发展有望继续保持良好势头,《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对未来知识分享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认为知识分享要更加广泛地覆盖长尾用户,未来的发展潜力在于扶持更多的草根和扎根在各个行业但不太起眼的行家里手,让拥有一技之长的普通人加快能量释放。但阶段整体格局分布仍然存在较大变数,知识付费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各家平台都有较大发展机会,能否自主制造优质产品,培养大批良好的内容团队,是平台未来发展的关键。
相关新闻
播报编辑
2023年11月16日消息,抖音测试付费短视频的话题登上热搜,此次测试的范围不再局限于短剧类目,而是涵盖了日常、知识、娱乐等视频内容。
据报道,抖音客服表示,如果遇到付费视频,用户可以选择划走。
目前,付费视频功能的开通针对的是10万粉丝以上、账号状态正常、无违规情况、原创度高的部分个人用户进行内测,后续会逐步开放内测范围。在观看付费视频时,App将不支持手机录屏,以保护创作者权益。
此外,创作者开通付费视频的方式是在网页版抖音的创作者中心打开付费视频开关,平台将收取30%的技术服务费。 [3]
相关案例
播报编辑
2024年6月,江苏淮安的丁先生在刷短视频的时候,无意间刷到了账号名为“嗨学一建备考”的宣传视频。指导教师承诺丁先生,购买课程后,一周仅需6—8小时学习,即可通过考试。不通过就退费,这些承诺免除了丁先生的后顾之忧。然而,就在丁先生购买课程的第二天,另一名指导教师又推荐了一个价值26900元的“钻石尊享实战班”,并且声称,不过的话,还可以全额退款。丁先生一听就动了心。
经不住指导老师“一考就过”的诱导,丁先生最终又缴纳了26900元,签订了所谓的保密协议和开课协议。随后,丁先生按照课程表的安排,完成了相应的网络课程,2024年9月,丁先生满怀信心地去参加一级建造师的全国统一考试,然而进入考场看到试卷后,丁先生却傻了眼。案例分析题基本上占总分的80%左右,案例分析题他们一题都没押中。
丁先生联系客服要求退款,却被告知,不能退费,只能续课,并表示与丁先生签订包过协议的是西安和成都的公司,与北京总部并无关联。丁先生又联系了成都和西安两地的12345市长热线进行投诉,嗨学网公司以按合同约定不满足退费条件为由,拒绝了丁先生的诉求。
经过协调,西安公司承诺60个工作日内,可退款。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