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瞻山

鎖定
瞻山,被《大清一統志》譽為“挺然秀峙”,位於嵊州市西北十五公里的廿八都是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的遊覽勝地。闢有瞻仰軒、洞天福地、洞天閣、靈峯台、瞻山亭等景點。古松掩映左右,怪石矗立山尖,一條清且漣漪的滌巾古澗環繞山腳,蜿蜒流過。真是仙家境地,人間福地!
中文名
瞻山
主要景點
山腳廿八都
所在地
嵊州市
記錄文獻
《大清一統志》

瞻山景點簡介

瞻山位於崇仁鎮廿八都東側,五百崗南麓,形如等腰三角形,故又稱尖山。瞻山融自然山水及古蹟碑刻等人文景為一體。主景點靈峯台有三奇:第一奇,瞻山孤峯突起,屬紫色砂岩層,四周沒有巨石裸露,但在山頂卻矗立着三塊巨石,相傳為南鬥北斗仙人下圍棋的地方;第二奇,是四周都為紫色砂岩,而山頂卻是硅藻土。第三奇,是東晉第一高僧帛猷,愛瞻山之秀,結廬瞻山,每天禮拜三塊巨石,一個得道和尚拜石為靈石,也為一奇事。瞻山周圍的白水坑瀑布、筆架山、硯山等都為風景區的組成部分,現正在開發中。遊覽瞻山,山光物態,景隨步移,睛雨三景不同,早晚之觀各異,令人目不暇接。 [1] 

瞻山景點佈局

瞻山
瞻山(5張)
瞻山素稱剡西第一山,位於崇仁鎮廿八都東面,山勢奇峻,削尖有山峯直刺雲天,故亦稱"尖山"。瞻山山清水秀,古松參天,一片蒼翠。瞻山腳下,清清的溪水自北向南環山潺潺流過滌巾橋往筆架山匯入剡溪。橫跨東西兩岸的滌巾橋是進入瞻山風景區的唯一通衢,橋兩側的橫欄板上有著名書法家顧庭龍書寫的"滌巾橋"、"滌巾古澗"的題字,滌巾古澗的溪水發源在五龍潭白水坑瀑布。相傳,東晉詩僧帛道猷曾在溪中洗滌衣巾,故名"滌巾"。跨過"滌巾古澗"橋,信步來到瞻山入口處,昂首瞻望,一座古樸的石牌坊朝南而立,牌坊上書有"名山福地"四個大字。一對石獅子喜滋滋地蹲伏在牌坊兩側,彷彿在迎接着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穿過石牌坊,一條500多級的石階盤往山頂。拾級而上,兩邊的古松鬱鬱葱葱,奼紫嫣紅的花草,爭奇鬥妍,令人一飽眼福。

瞻山山腳廿八都

景觀
景觀(14張)
在瞻山腳上,有一座村莊叫廿八都,何時、何人在最早這裏生活以是無可考證。但有發現印有“太建三年”字樣的銘文磚説明至遲在南北朝陳(公元571年)之前就已經有人居住。村中建築錯落有致,有相當多的清代台門建築。村中還有一座由張氏族人始建於南宋乾道八年(公元172)祭祀晉詩僧帛道猷的古剎--瞻山廟,廟內一尊雕神像,古廟和萬年戲台經修繕後煥然一新,香火不絕。

瞻山山腰瞻山亭

瞻山 瞻山
半山腰古松華蓋的瞻山亭,與漫山遍野的古松相映生輝,遊人在這裏小憩,品嚐嵊州名茶,聆聽小鳥啼鳴,喜看松鼠爭食,別有一番情趣。當代著名學者朱家晉、黃壽棋等曾在此處留有墨寶和楹聯,李希泌撰寫的對聯:"景色秀奇冠剡西,崗巒起伏環斯亭",書法竟出自一位5歲少女裘樂之手。欣賞這副對聯,不難年出李老才氣橫溢,小姑娘走筆如神,充滿秀氣,譽為珠聯璧合,傳為佳話。

瞻山山頂靈峯台

穿過洞天閣,隨蜿蜒的石階登上山峯,眼前豁然開朗。站在山頂俯瞰四周,羣山起伏,村莊星羅棋佈,秀麗的景色盡收眼底。只見山北坡陡峭壁立,山東面數百畝桃園含苞待放,可惜不是開花期,若是桃花盛開,則猶如進入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山頂有座靈峯台,台上有巨石兩方,一高一低形似紗帽,相傳為帛道猷"禮拜石"。另一方是帛師對弈會友的棋盤石,石呈方形,表面黛黑色,平整光沉。這兩方巨石重數噸,是天然的,還是人工抬上150米高的山頂的?至今仍是個千古之謎。瞻山更令人稱奇的是,漫山遍野要找到一塊石塊比登山還難呢!
參考資料
  • 1.    瞻山  .浙江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