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瞄準

(期刊)

鎖定
《瞄準》創刊於1938年,半月刊,由瞄準社編輯發行。該刊屬於文學刊物,僅留存一期,具體停刊日期及停刊原因不詳,現館藏1938年的創刊號。
中文名
瞄準
語    種
中文
創刊時間
1938年2月
出版週期
半月刊

瞄準人員編制

《瞄準》的主要撰稿人有果風、歐陽川、左克等。

瞄準刊登內容

該刊以純文藝刊物的形式貢獻於讀者,希望將民眾的力量集中起來,循着正當的動向,向目標邁進,來實現發揚抗戰精神,指出錯誤的現狀,以公正坦白的態度來供獻意見。《瞄準》作為文學刊物,創刊時正處在全面抗戰時期,其所刊載的文章內容大多表現出抗戰愛國精神。
《瞄準》中刊載的文學作品體裁多樣,其中包括詩歌、小説等,其中詩歌所佔篇幅比重較大。所刊載的詩歌有《四萬萬五千萬》、《瞄準》、《趕上火線去》、《時候到了》等,這些詩歌內容大多情感激昂,抒發的是愛國主義和激勵人們保家衞國的情懷。除詩歌外,該刊還刊載有小説和雜文等,如《十字架的悲哀》、《老岔道夫》、《十一個流血者》等文,通過故事情節的講述表達愛國主義精神,作為一份專業的文學刊物,《瞄準》有一定的文學性和情感表達方向,其所刊載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民眾內心的希望、嚮往以及他們的愛國情懷,對於瞭解當時中國民眾心態轉變具有參考作用。

瞄準文化傳統

《寫在創刊號的第一頁》 若火
這是萬分確鑿的事實,在戰事緊張的前線,當然比我們想像的更為緊張,將士們為了民族自由解放,不惜忍受一切痛苦犧牲流血,以完成他們偉大神聖的任務。但在這國難嚴重的後方,依舊有很多人沉湎於紙醉金迷的享樂生活之中,他們和她們忘記了國難和戰事,不顧死活地墮入罪惡的陷阱,讓將士們在冰天雪地的前線苦鬥,讓無家可歸的難民在死亡線上掙扎,他們和她們仍舊是使人吃驚地麻木,這些應該説是國家的幸福?抑是國家的危機?反正大家心裏明白。我們想對這些現狀感到不滿的究竟還是佔絕對多數,社會上盡多頭腦清醒能認清這些危機的人,那些人都是我們的同志和朋友,親愛的同志們和朋友們啊,讓我們用聯合起來的偉大的力量,將黑暗清白,危機消滅!我們必須以熱烈的情緒來發揚抗戰的精神,用赤誠的良心來指出錯誤的現狀,以公正坦白的態度來供獻我們 意見,這就是本刊沒有立場的立場。
我們不寫乏味的理論文字,我們以純文藝刊物形式獻於讀者諸君之前,但當諸君讀一首詩,或看一段小説時,希望不要以為那僅乎是一首詩或一段小説而已,其實它的內容盡多着理喻的資料。
一個良好的戰士,他知道用準確的瞄準來完成美妙的射擊,以達到殺敵的目的。本刊題名“瞄準”,意思就是將我們的力量集中起來,循着正當的動向,向目標邁進,來實現我們最低限度的願望。 [1] 
參考資料
  • 1.    瞄準  .全國報刊索引[引用日期202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