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眼鏡

(日本2007年荻上直子執導的電影)

鎖定
《眼鏡》是荻上直子執導的劇情片,由小林聰美主演、加瀨亮、市川實日子等共演,於2007年9月22日在日本上映。
影片講述了疲於都市生活的主人公,在旅途中與人邂逅、交流,進而重新審視自己的故事。
中文名
眼鏡
外文名
めがね
其他譯名
樂活俱樂部
Glasses
類    型
劇情、喜劇
製片地區
日本
拍攝地點
日本
導    演
荻上直子
編    劇
荻上直子
製片人
木幡久美
主    演
小林聰美
片    長
107 分鐘
上映時間
2007年9月22日
對白語言
日語
色    彩
彩色
imdb編碼
tt1016307
主要獎項
第58屆 柏林國際電影節 曼弗雷德·薩茲格貝獎 荻上直子

眼鏡劇情簡介

《眼鏡》劇照 《眼鏡》劇照
初春,度假的妙子小林聰美 飾)坐飛機來到南方一個海島小鎮上,在住宿的旅館裏,她遇上了一羣人:養了一條和自己同名愛犬的旅館主人裕二光石研 飾),戴着一副眼鏡經常微笑的刨冰高手櫻罇真佐子 飾),不是旅館客人但經常在附近轉悠的高校教師春奈市川實日子 飾)以及前來找妙子的青年艾草加瀨亮 飾)。五個人戴着眼鏡每天一起在海邊做奇怪的早操,然後一起吃早飯,雖然生活平靜而美好,但妙子還是決定繼續旅行 [1] 

眼鏡演職員表

眼鏡演員表

眼鏡職員表

製作人 木幡久美
導演 荻上直子
編劇 荻上直子
攝影 谷峯登
配樂 金子隆博
美術設計 富田麻友美
展開
參考資料 [2] 

眼鏡幕後花絮

拍攝花絮
●影片的五位主要角色都戴着眼鏡,而這五位演員實際戴眼鏡的只有罇真佐子小林聰美
●片中的無名島其實是位於鹿兒島最南端的與論島,本片全部在該島拍攝。
●在公映前兩週,有三百名幸運觀眾參加了影片的試映會。在會場入口處,工作人員發給每位觀眾一副玩具眼鏡。 [3] 

眼鏡獲獎記錄

第58屆 柏林國際電影節 曼弗雷德·薩茲格貝獎 荻上直子 [4] 

眼鏡幕後製作

主人公來到南國的小島觀光,想暫時脱離步履匆匆的生活放鬆一下,不料卻在這裏遇到了一羣奇特的人。他們在明媚的海風裏展開微笑,悠閒地渡過每一天。這裏沒有猜忌、無需比較、也無可求索。在這座海島上,人們似乎獲得了真正的“自由”。
或許每個人都渴望能在人生中有那麼一次旅行,邂逅能改變自己的人和事。這部新片敍述的就是這麼一場旅行。
執導該片的是因海鷗食堂而名聲大噪的女導演荻上直子。海鷗食堂的故事發生在北歐,而這次的舞台則是日本南部的無名島。這兩個地方雖然風貌不同,卻同樣具有異國氣息,同樣被荻上導演用來展現人生和生活的真味。
主人公的扮演者小林聰美也是海鷗食堂中的女主角,她以不着痕跡的表演細膩地塑造出一位具有代表性的現代女性。而另一位荻上導演的老搭檔罇真佐子則在片中飾演擅長製作冰沙的婆婆。除此之外,旅店店主是實力派老演員光石研,年輕女教師是非常受同齡女性歡迎的市川實日子,剛剛成功主演了即使這樣也不是我做的的加瀨亮出演追隨主人公來到小島的青年,還有老牌偶像藥師丸博子友情出演。
與荻上的前作相比,本片演員陣容的知名度和光彩度可謂大幅提升。同時,由於前作的大獲成功,本片也獲得了各大影院的青睞,首期公映規模是前作的五十倍。前作海鷗食堂起初只在兩家影院上映(東京、橫濱各一家),後來由於倍受好評而擴大範圍,陸續在日本全國一百五十家影院公映,票房收入出人意料地達到了五億日元。此番荻上直子與小林聰美再度聯手出擊自然備受矚目。本片尚在製作階段就獲得了來自各大影院的邀約,預定將於今秋在一百家影院同時上映。
在吃多了口味重的好萊塢大餐後,或許應該去嚐嚐那些清新雋永的小品,而荻上直子的這部新作正是最佳的選擇。
南國具有透明感的陽光、喚起精力的美味佳餚、令人心情舒暢的風景,還有觸動心絃的音樂,電影積極地用各種手段觸動觀眾的五感,而人物的台詞卻出奇的少。什麼都不做,哪兒都不去,五位戴着眼鏡的人物在這份安寧之中編織出彷彿只有一瞬彷彿又直到永遠的奇特物語,讓人從日常的束縛中解脱出來,發現人素樸原始的風貌。理想中的旅行或許要通過“眼鏡”才能發現,通過眼鏡你可能會發現些什麼。 [3] 

眼鏡製作發行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
日本
2007年9月22日
中國台灣
2009年3月20日
參考資料 [5] 

眼鏡影片評價

《眼鏡》有好幾名演員,但不是一道大戲,按照習慣,一般稱呼這種類型的影片叫散文小品。《海鷗食堂》的芬蘭首都到《眼鏡》的海島沙灘,背景有所不同,故事其實變化不大。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對日本南部的弧形鏈狀羣島來説,夏秋季節的風不僅涼,還猛烈,有的是颱風天,冬天也不會有雪,春天才是最好時候。《眼鏡》是一個發生在春天的故事,湛藍的晴空提示着還沒入夏,高温未至,雨季也沒有到來。美麗的白色沙灘,乾淨的藍色海水。陽光温和,充足飽滿卻不會炎熱。
自由到底是什麼?
找不到生活樂趣與自由的女人,這次出現在了海灘邊上,不帶任何欣喜的神情。眼前的天海相接似乎沒讓妙子特別興奮,反倒是許久不見的意外觸動,命中註定中她就要來到這樣的地方。妙子獨自一人來到這個具有靈氣和生命力的無名島嶼上,一起到來的還有其他幾個人。在久遠不變的季節更替中,小島似乎將要發生些變化。
要有良辰美景,哪怕三餐粗茶淡飯,許多人夢想着有朝一日過上自由自在的小生活。蜘躊鬧市説隱居,聽起來實際成本不高,付諸行動不算太難。問題就在於不多得的時間,在於人的社會性。沒有那麼多人耐得住單調的寂寞,還是選擇重新迴歸都市繁華,返身進入人羣之中。
那是一間沒有多餘擺設的家庭旅店,不提供什麼健身器械和養生療程。店主是個不大會討顧客歡心的男人,他做事情丟三落四,説話也常常不着邊際。還好店主會烹製各種食物。看起來,他拿得出手的食物只是家常菜而已,不算複雜。
大龍蝦加冰鎮啤酒,幾個人吃得是津津有味。難怪不少人看完之後,即便不是開飯時間,也會覺得很餓。
生活留給我們太多自己動手的機會,享用和接受他人好意的機會。沒有利用和珍惜,這就是失去的遺憾。
相映成趣的五個人
利用了外國人對於日本食物和文化的好奇心理,《海鷗食堂》起到了廣而告之的推介作用。一些高鼻深目的芬蘭人指指點點,從排斥不解到偶然闖入,形成了複雜有趣的互動關係。
《眼鏡》有着一個認知變化的相似過程,妙子對單調重複的生活有着諸多不解,她認為自己是來度假!不是面對一天又一天,沒有什麼亮色的生活。她厭倦着四個人圍坐、搞得正式無比的正餐時間。她拖着行李箱,逃之夭夭,卻碰到了一個更哭笑不得的事情。
某一角度看上去,觀眾都會對五個人中的任何一人得出“這是一個怪人”的判斷。老太太櫻是妙子每天早晨會睜開眼醒來時見到的第一個人,她帶着不知何解的笑容。她無償地製作刨冰,路人食用只需要物品交換,或者每天做感恩早操。
當老師的春奈經常出沒於旅店,看起來她更應該是個招待,而不必趕去教學生。她會開車,卻常常識不得路,總要掏出一張超級迷你的簡易手繪地圖。她和妙子也會爆發觀點衝突,對面的人卻覺得什麼事情也沒發生過。
追求妙子的學生遠赴而來,他看上去也是不善言談。
片中一幫人在海邊沙灘上,做着奇怪的感恩早操,扭腰搖臀下,蹲起立,即便動作整齊劃一,配上有節拍的音樂,看上去還是相當滑稽。
不過想起小林聰美在《海鷗食堂》每晚必練的合氣道,一招一式,在地板上比劃得有板有眼。關鍵還在於她舉手抬足間,一臉的英氣凜然,那座技怎麼看上去都正經有些得過火。《眼鏡》裏的早操,只是更大型也更開放的獨特舞台吧。盡情釋放自我,心靈沒有顧忌。
為什麼是眼鏡?
這五個人,二男三女,因不同的原因來到島上,住在此地。吃刨冰,聊着天。看看海,做做操。他們都有戴着一副深色的黑框眼鏡,這絕對只是偶然的聯繫。在偶然中尋找必然,原來他們這麼巧都在那兒。
眼鏡的意義何在?視力幫助,搭配美觀。眼鏡最大的功能讓近視遠視的人能看清東西,作為影片,可以引申為缺少發現的眼睛,請戴上眼鏡。你的眼睛才會發現生活中不為人知的美好,就像片中的妙子。它們甚至就在你的眼前,只是你沒仔細地分辨和看清過。如同你可能沒有注意到開頭與結尾兩處,幾位主角人物的衣飾由深暗色到明亮色的變化。
電影劇照
電影劇照(25張)
讓來到小島上的人們能發現自己想要的東西,這不是靠一個下午的冥思苦想就能獲得。看看天空中的黃昏晚霞就能得到的,相反,只有日日夜夜的單調重複乃至時機恰好的觸動到來,他們才會發現一些真實的東西。這才是生活,過濾掉一些東西,才能清香彌久,發現之前不為所知的道理。
鬧市中取靜,是聖人的境界。普通人跑到寧靜的地方修身養性,之後長居久留同樣不可多得。也可以説,荻上直子關注的是生活的真。她影片裏的主人公都躲避喧囂,遠離塵世,過着一種與外界隔絕的良好狀態。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維持自給自足的供養,堅持小我的、不值一提的目標。
從電影語言上分析,有人會説她的確沒有特別顯眼的地方。構圖到運鏡,過於追求天然的美感,內容一大半也是《海鷗食堂》説剩下的。這樣的電影不見得會讓我們活得更開心,更不見得立馬催促很多人去實現他們的夢想,但《眼鏡》就是討人喜歡。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