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眼輪匝肌

鎖定
眼輪匝肌(orbicularis oculi muscle)系面部表情肌之一。呈環形,可分3部分:眶部最寬,在眼眶周圍;瞼部在上下眼瞼的皮下;淚囊部細小,附於淚囊的後面。位於皮下組織與瞼板之間,圍繞眼眶和瞼裂的形似扁環的橫紋肌肉纖維組織。可分為眶部輪匝肌和瞼部輪匝肌。眼輪匝肌由面神經支配,當面神經麻痹時,此肌失去收縮作用,而致瞼裂閉合不全,角膜失去保護導致暴露性角膜炎。
中文名
眼輪匝肌
外文名
orbicularis oculi muscle
概    述
構成眼皮,負責閉眼的工作
眼輪匝肌介紹
眼皮跳 眼袋
眼輪匝肌功能
參與發自內心的面部表情的生成
眼輪匝肌反射
也稱瞬目反射

眼輪匝肌功能

拉瞼內側韌帶擴大淚囊,促使淚液流入鼻腔;眶部和部使眼瞼閉合;眶部用力收縮時,可牽引額部皮膚向下,與額肌對抗。受面神經顳支和顴支支配。

眼輪匝肌相關疾病與治療

1、臨牀上的眼袋是指下瞼皮膚的臃腫下垂,並且呈現雙邊對稱,影響面部五官的整體美觀性。臨牀中患者多以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為主,而中老年患者通常伴有明顯的眼輪匝肌鬆弛。本文通過在常規眼袋手術基礎上將鬆弛輪匝肌部分切除後縫合,不僅能夠達到恢復輪匝肌適宜張力的目的,而且可以通過控制切除組織大小在不改變輪匝肌功能、解剖結構的前提下重塑較好的輪匝肌外形來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2、本文報告的手術方式,同樣是在常規手術的基礎上對輪匝肌的處理上進行改良,通過切除部分鬆弛眼輪匝肌後縫合,在不改變眼輪匝肌的解剖結構的前提下進行動力重建。優點:(1)通過對輪匝肌張力重建,重建後緊緻的肌肉可起到避免眶隔脂肪疝出的效果。(2)在不改變輪匝肌的解剖機構的基礎上,儘量避免切除對下眼瞼有固定作用的橫向肌肉,可起到減少瞼外翻的效果。(3)因下眼瞼皮膚附着點在輪匝肌上,所以重塑後緊緻的輪匝肌可以為表皮提供較平整的基底,可長期維持下眼瞼皮膚緊緻,減少複發率的長期效果。
3、因肌肉與眶隔血供豐富,術中如果不能確切止血可能導致球后血腫等嚴重併發症,所以在切除疝出脂肪以及縫合輪匝肌後,需用電刀確切止血。

眼輪匝肌其它

1、眼瞼外翻,該病症臨牀表現可以表示為眼瞼和眼球脱離,進而導致眼瞼無法完全閉合,露出瞼結膜。該疾病的誘發原因多為燒傷、外傷、感染,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燒傷。患者一定患上該病症,會導致其結膜、角膜長期暴露在外,一旦處置不當很可能造成潰瘍產生,最終導致失明。對於眼瞼外翻的治療,臨牀中常規治療方案是通過皮片移植將正常的皮膚移植到缺損的位置。
2、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行以常規手術治療。
試驗組患者行以眼輪匝肌皮下蒂皮瓣手術治療,具體方法如下:對患者進行局部麻醉,沿着眼瞼邊緣的1~2mm處弧形切開,露出新鮮的創面,鬆解瘢痕組織,令眼瞼復位。隨後,根據創面大小設計皮瓣長度和寬度,保證皮瓣位置在皺紋的附近,大小應該比創面略大,隨後將皮膚逐層切開,一直到顳淺筋膜層,掀起皮瓣和顳淺筋膜,保留1~2cm筋膜蒂,眼輪匝肌和皮瓣之間要保證一定的聯繫。將受區間的皮下層和皮瓣旋轉點進行鋭性分離,創造寬於蒂1倍的皮下隧道,分離開以後檢查血運,皮瓣旋轉到受區,覆蓋住創面,隨後進行全層間斷縫合,留置膠片進行引流,供瓣區進行直接縫合。
3、研究結果表明,採用眼輪匝肌皮下蒂皮瓣手術修復方式治療眼瞼外翻的臨牀效果十分顯著,比傳統的手術方案更好,患者對於治療的滿意度也比較高,這表明該手術方法適合進一步推廣使用。眼輪匝肌皮下蒂皮瓣修復有以下優勢:操作簡單;血運可靠;皮瓣顏色貼近上下眼瞼,能夠直接進行縫合;出現攣縮的概率相對較低;患者恢復時間較短,一般選擇局部麻醉方式進行麻醉。綜合分析,該手術方案要顯著優於傳統手術方案。另外,在臨牀手術中需要保證淚囊和瞼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