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眼識

鎖定
眼識是指眼睛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我們的眼睛能看到各種各樣的東西,就是眼識的功能。注意,眼睛只能看見,而不會辨別;如果你在區別這個是書、那個是筆,這已經是意識在作用了。 [1-3] 
中文名
眼識
所屬範圍
佛教
拼    音
yǎn shí
釋    義
眼光;見識

眼識眼識簡介

眼睛是心靈的窗户,承載着人體肝內的全息性。眼識是指眼睛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是前六識(眼、耳、鼻、舌、身、意)中的第一識,眼睛的與記憶力的關係非常密切,然而眼睛的先天性認知機制和能力也是首先退化的,我們若想具備古人那種超常的記憶能力,就需要保護和恢復眼睛的先天機制和功能。

眼識特徵分類

眼識眼識特徵

肉眼肝氣養,仁愛透其窗。喜觀真善美,假惡醜易傷。慧盲因此患,眼病多在肝。德養肝惠眼,視物當自重。所以看東西應當注意自愛、自重,非德勿視。
眼睛通肝臟,對應五行中的木,對應五德中的仁德。用道德能量滋養肝臟,培養眼識,可以有效地防止慧盲以及眼病和肝病。

眼識眼識分類

(1)根據修身層次,眼識可以分為肉眼眼識和慧眼眼識。肉眼眼識是指意識、智識用肉眼,只能看到肉眼所見的相。大多數人慧眼眼識被表象矇蔽,日月難照穿。其實眼慧人人具有,只是多數已休眠。如果肉眼與慧識結合,就能使人吉祥安寧。
(2)根據眼識的組成,可以分為眼體識、眼陽識、眼陰識。
眼體識:由於人的眼體形構十分豐富,類別多種,古人將眼細分很多類,以形定名,有鳳眼、雞眼、桃花眼、狼眼等眼體識可以讓我們由形入勢,觀實察虛,才能完整把握事物。
眼陽識:眼如日月要分明,眼形宜長,宜秀,這種眼仕途坦蕩,高官厚祿。眼光宜明、宜亮,這種眼稟性聰慧,正直善良。眼神宜嚴、宜威,眾人依附,威不可犯。目秀而長貴比君王;目長如寸可輔佐聖主;目如鳳鸞必做高官;龍睛鳳目必享重祿;目光威烈眾人歸順;目尾上翹福祿不斷;目大而光收成豐登;目短眉長田糧厚豐;目光如電貴不可言;眼似虎盼神聖不可冒犯;黑白分明人必聰慧;眼睛黑而眼眶闊,靈性靈活而知識淵博。
眼陰識:眼形怪黠,其人必奸;眼細深長,脾性執拗,稟性邪狹;雙眼暴赤,性格焦躁,無情寡義;目頭破缺家產枯竭;目露面白沙場不測;眼如雞目其人性急狠毒;形如三角惡劣之輩;目如卧弓,其人必是奸雄;眼窩深凹其人詭詐好妒;紅眼金睛不認六親;目細深長執拗不良;犬目應須遠,雞眸莫與逢。

眼識教育現狀

以西方教育模式為主,動腦不動心。眼睛的先天性認知機制和能力逐漸退化,隨着年齡的增長而一步步地隱匿。這種“背性離心,去心從腦,揚智抑慧,只重六根”的現象,《老子》認為是“道之華也,”也是“愚之首也。”

眼識教育原則

要“正有為、啓無為”,教育孩子在保護眼識無為而治先天功能的基礎上,引導眼識的後天功能善、正、真地發育。因為後天眼識只有保持在善、正、真的狀態下,才能突破約束獲得解脱,表現出無為的生理功能狀態,從而讓兩種眼識協調發展。

眼識發展規律

在人的嬰幼兒時期,眼識具備先天慧眼功能,但七歲之後逐步屏蔽喪失。後天有為意識若不以道德規範教化,也會被肉眼看到的假相所遮蔽,墮入以自我為中心的錯誤人生定位中。

眼識啓慧方法

喚醒眼慧識
肉眼能覺慧,善正視經典。先天眼慧識,修身能復明。心明易慧明,慧盲需腎陽。飲食當素潔,化學最能傷。
眼識的“有為而治”
眼識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各種維度的動靜圖像、形相。眼識的“有為而治”轉化成為“無為而治”,關鍵是對“善有、正有、真有”的把握。“有為而治”達成善、正、真,則“無為而治”自然生。視善、視正、視真,既有益於眼識進入“無為而治”,同時利於肝修仁德的慈、愛、孝、悌,陽木生陽火,心中光明顯,而且慧盲易重明。
眼識的重新開啓與每個人的根性有關,與父母家庭教育的影響密切相關,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直接相關。因此要對對眼識進行善、正、真的維護。
經典誦讀對眼識具有良好的“有為而治”和“無為而治”的作用性;專項的眼識培訓也是必需的教育。系統的明德修身實踐將給我們眼識的“有為而治”帶來終生的益處。
眼識恢復必備三條件
眼識恢復,物質能量基礎的建立是先決條件。我們要以眼識為身,以肝為家,以肝、膽、眼為鄉,以肝、脾、腎、心、肺為邦,共同維護好自己的眼識,並保護好孩子們先天的眼識。
眼識重啓,必須具備以下三個前提條件:第一,重新具有充沛的腎氣能量;第二,心中的光明能量足夠重新恢復,“身國”內有太陽照耀“內天地”,而不是仍然漆黑一團。
第三,大腦內顱底處的松果腺體,能在腎陽之氣的重新營養下,從鈣化狀態轉為纖維化,然後再達到晶體透明化,重新具備凸透鏡的功用與功效。

眼識舉例

印度人的眉心點紅
“兩眼之間覓眉心,迴歸三維破平面。”印度人喜歡把兩眼之間的眉心點得紅紅的,現代人不明白道理,以為點一個紅點漂亮,其實這個習俗最初不是為了漂亮,而是為了讓人關注自己兩眼眉心之間的這個點,訓練三維眼識。
照相機
照相機的原理與人體生命眼識功能極其相似,但照相機並不能擺脱物相的束縛,真正進入質態的色象境界中。但是人類卻具備這種生理功能,只是需要重新激活喚醒她。
謂眼睛對客觀世界的認識
九緣生識 依照唯識學的理論,第八阿賴耶識,含藏萬法——色心諸法種子,種子起現行,而有人生和世界 (主觀的認識作用,和客觀的外境) 。但色心諸法生起,要因緣具足。因緣,即上節所稱的四緣。心法生起要具足四種緣,色法生起只需具備兩種緣。但唯識學上又有一個名詞,叫‘九緣生識’,意謂心識生起,要具足九種緣,這是不是矛盾呢? 此處我們先看生識的九緣是那些緣,現 在以眼識生起為例,眼識生起的九緣是:
一、空緣: 空即空間,眼識取境,須保持距離,否則不能取境,此謂空緣。
二、明緣: 明即光明,眼識取境,須要光明,否則不能取境,此謂明緣。
三、根緣: 眼識依於眼根而生起,謂之根緣。
四、境緣: 眼根觸對色境,生起眼識,境為識之所緣緣,此謂境緣。
五、作意緣: 作意即是注意,若不注意,則視而不見,此謂作意緣。
六、種子緣: 阿賴耶識含藏的眼識種子,為生起眼識的親因緣,此謂種子緣。 [1] 
七、分別依緣: 分別指第六識,眼識生起,依第六識分別外境,此謂分別依緣。
八、染淨依緣: 染淨指第七識,此識是意識之根,亦影響前五識,此謂染淨依 [1] 
九、根本依緣: 根本指第八識,第八識為諸識根本,此謂根本依。
小結
以上九種緣,為生起眼識缺一不可的條件。但是這和四緣之説是否牴觸呢? 事實上並不牴觸,原來以上九緣,種子緣就是四緣中的親因緣(因緣),境緣就是四緣中的所緣緣,而其餘的七種緣,全是增上緣。九緣之中,還少了一個等無間緣,但等無間緣、是在心識連續生起的時候才有的,此處的九緣生識,是在生識的橫切面(不包括時間因素)來看,所以不把等無間緣列入。如心識連續生起,加上等無間緣,就成十緣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