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眩美玉

鎖定
眩美玉外表是植株單生,圓球形至橢圓形,球徑6-8釐米,高10-12釐米,體色暗綠色。具13-15個圓疣狀的淺稜。輻射狀周刺8-10枚;無中刺;新刺黃褐色,老刺灰褐色。花:春夏季節頂生紫紅色鍾狀花,花徑3-3.5釐米。本屬均喜陽光充足的生長環境,但夏季高温高熱時節宜適當遮陽,生長期需要較高的空氣濕度。
中文名
眩美玉
拉丁學名
Parodia crassigibba (F. Ritter) N. P. Taylor
植物界
仙人掌科
南國玉屬
中文學名
Notocactus uebelmannianus
產地分佈
原產巴西中南部高原
球    高
10-12釐米
花    徑
3-3.5釐米

眩美玉形態特徵

單生,球狀,直徑17cm,表皮有光澤的深綠色,圓稜12-16,寬3.5cm,橫向分割成瘤塊狀。刺座大lcm、新刺座具白色綿毛,周刺6,長1~3cm,白色至灰自色、無中刺。花5cm大,花瓣紅色,有絲狀光澤。南國玉屬種類多數黃花,眩美玉是少數開紅花的種類之一,而且花多而大,是一個賞花的優良種。可供家庭盆栽。栽培與繁殖眩美玉在我國栽培歷史不長,目前大多帯砧木栽培,可按般嫁接苗管理。由於不出仔球,必須切頂繁殖。相似種在南國玉屬中開紅花或花近似紅色的還有照姫球、吉兆球,獅子王球和青王球這兩個開黃花的著名種,現在都有了開紅花的品種 [2] 

眩美玉簡介

種名:眩美玉仙人掌科細種球屬。原產巴西。它本屬於南國玉屬,發現較晚(1970年)學名為Notocactus uebelmamontanus。由於南國玉屬全部併入細種球屬,而細種球屬中原來就有P.e-belmanniana的種,因而在198年,改成標題上的學名。通常單生,球狀,高12釐米,直徑17釐米,表皮有光澤的深綠色。圓稜12-16條,每稜再橫向分割成瘤塊狀。刺座大1釐米,新刺座具白色綿毛,周刺6根,長1~3釐米,白色至灰白色,無中刺。花大5釐米,頂生,紅色至紫紅色,有絲狀光澤,花筒有淡褐色綿毛和少量褐色剛毛。果紅色,直徑1.5釐米,種子黑色,帽形 [1] 

眩美玉生活習性

本屬均喜陽光充足的生長環境,但夏季高温高熱時節宜適當遮陽,生長期需要較高的空氣濕度。

眩美玉養護方法

為保持其株體乾淨美觀,最好栽培在温室、玻璃櫥內或用透明塑料薄膜袋罩住植株。適應富含腐殖質的透水性良好的砂壤土。冬季保持盆土稍乾燥,可耐3°C低温 [3] 
①盆土宜選用腐葉土、田園土加適量河沙拌勻配製,加少量骨粉或餅肥作基肥。
②養護期間應多見陽光夏季需適當遮蔭。
③生長期間需每月施1次稀薄液肥,孕蕾期施1~2次0.2%磷酸二氫鉀液肥。生長期盆土需保持稍濕潤、較高的空氣濕度。冬季室温需保持10°以上,盆土保持稍幹為佳。
⑤常採用嫁接苗切頂後促生的仔球進行嫁接繁殖 [3] 
栽培應用比較肥沃又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盆不宜大,每年應修根翻盆,否則球體下部極易老化。每年4~5月是生長高峯期,此時應追施兩次(間隔半月)淡薄液肥,並儘可能多照陽光。盛夏期應適當遮蔭。初冬起從陽台移入室內有陽光處,保持盆土稍潮潤。眩美玉很容易受介殼蟲危害,在盆株擺放太密或根系發育不良的情況下尤其如此。必須注意通風和管理,一看到表面光澤褪去就應翻盆令其出新根。繁殖用播種。也可以將嫁接苗挖去生長點(俗稱挖心)迫使其出仔球。
眩美玉 眩美玉

眩美玉植物用途

可做小型盆栽觀賞。
參考資料
  • 1.    謝維蓀編著,家養多肉植物,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2004.2,第159頁
  • 2.    謝維蓀 徐民生編著,多漿花卉,中國林業出版社,1999年08月第1版,第177頁
  • 3.    曹登才,白皋主編,家庭養花1000問 家庭養花疑難問題解答手冊,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1.01,第54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