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真蕨類

鎖定
真蕨類為草本、灌木或呈喬木狀的植物。外貌與現代的一些真蕨相似。其種類數超過萬種以上。真蕨類以孢子繁殖而又具有扁平大型羽狀、掌狀或單葉,不同於具小型葉的石松楔葉松葉蕨等其他蕨類植物
植物界
蕨類植物門
蕨綱
亞    綱
薄囊蕨亞綱
中文學名
真蕨類
學    科
生命科學

真蕨類形態特徵

真蕨類為草本、灌木或呈喬木狀。除少數具喬木狀的直立莖外,大都具橫走的根狀莖。化石中保存的多為其葉。葉的中脈羽狀或掌狀,側脈二歧分叉或二歧合軸分叉1次至數次,也有不分叉的,開放或結成網狀。孢子囊散生或聚成孢子囊羣或聚合囊,生於葉背,原始的單生於軸的頂端,也可保存為化石。孢子囊壁由一層或多層細胞形成,有環帶或無。環帶為一列或一撮孢壁增厚的組織。孢子囊成熟時,因失水、收縮而將孢子囊撕裂以使孢子易於散發,其形態特徵是分類的主要依據之一,因此對古植物學研究有特殊意義。

真蕨類繁殖方式

仍用孢子囊繁殖,發生於單個原始細胞。孢子囊壁僅由一層細胞組成,孢子囊大都有較發育的環帶,並聚集成子囊羣。雌雄生殖器官(頸卵器和精子器)都生在原葉體的下面。精子在有水的條件下游入頸卵器內進行受精作用。受精卵在原葉體內逐漸發育成具有根、莖、葉的植物體 [1] 
多生於濕潤而温暖的環境中,少數生於乾旱的山坡或石縫中。

真蕨類真蕨分類

真蕨類出現於泥盆紀中期,石炭紀最為繁盛,新生代仍有一些新蕨類 [2]  。石炭二疊紀時,在數量上,僅次於石松綱、楔葉綱和種子蕨亞綱,中生代時雖次於裸子植物,但仍不失為當時最繁盛的類羣之一。
真蕨類作為蕨類植物門中的一個綱,可分為4個亞綱:
枝系和葉的區別不很顯著。出現於早泥盆世,在石炭紀比較繁盛,延續到二疊紀。內含原始蕨目;枝木蕨目;對葉蕨目。
孢子囊壁由數層細胞組成。內含:瓶爾小草目,化石少見,且多有疑問;觀音座蓮目,出現於石炭紀,延續至今。
孢子囊壁僅由一層細胞組成。內含:紫箕目,又稱薇目,出現於石炭紀,延續至今;真蕨目,出現於石炭紀,至現代仍有;蘋目,和槐葉蘋目均出現於第三紀,延續到今天。
具有次生木質部。出現於中泥盆世,延續到早石炭世。但本類植物的歸屬尚有不同意見(見前裸子植物)。作為真蕨植物綱前裸子植物亞綱,內含:戟枝木目,出現於中泥盆世至晚泥盆世;原始髓木目,出現於早石炭世;古羊齒目,出現於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中石炭世偶見。
蕨
(5張)
但是,秦仁昌(1978)將真蕨綱提升為真蕨亞門,將厚囊蕨和薄囊蕨兩亞綱分別提升為厚囊蕨綱和薄囊蕨綱。並且將薄囊蕨中的紫萁目另立一新綱,稱為原始薄囊蕨綱,而與上述兩綱並列。還有人(T.N.泰勒,1981)將枝木蕨和對葉蕨兩個目,提升為蕨類植物門中的兩個綱,與真厥綱和(Rhacophytopsida)綱並列。也有人將真蕨類提升為門。

真蕨類進化歷程

真蕨綱起源於裸蕨目。原始蕨亞綱的原始蕨目,是一組細小的植物,最早出現於早泥盆世晚期。此目的代表屬是原始蕨,枝木蕨也是一組細小的植物,枝扁化成葉狀,莖具多體中柱,次生木質部環繞初生木質部。出現於中泥盆世到早石炭世。對葉蕨目植物很大,莖成對的二叉式分枝的葉子,孢子囊單個,頂生於葉尖上;亦有聚集成孢子囊羣或聚合成合囊的。
厚囊蕨亞綱觀音座蓮目,在晚石炭世到三疊紀都比較繁盛。莖化石多為輝木屬,營養葉或不育葉多為櫛羊齒型。生殖葉有星囊蕨、尖囊蕨、皺囊蕨、線囊蕨和蠕囊蕨等型的合囊或囊羣。
薄囊蕨亞綱在二疊紀時,有紫萁科、海金砂科、裏白科等。到中生代時,薄囊蕨十分繁榮。雙扇蕨科、馬通科、蚌殼蕨科和桫欏科在三疊紀和侏羅紀相繼出現。到晚白堊世末期和古新世,蘋科和槐葉蘋目的槐葉蘋科及滿江紅科也相繼出現。
參考資料
  • 1.    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自然編輯室編,小學自然教師手冊,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06,第199頁
  • 2.    郭豫斌主編,進化與滅絕之謎 彩圖版,東方出版社,2013.03,第5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