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真生

(《聊齋志異》篇目)

鎖定
《真生》是清代小説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説集《聊齋志異》中的篇目。
作品名稱
真生
作    者
蒲松齡
創作年代
清朝
作品出處
《聊齋志異》
文學體裁
小説

真生作品原文

長安士人賈子龍(1),偶過鄰巷,見一客風度灑如(2)。問之則真生,咸陽僦寓者也(3)。心慕之。明 日,往投剌(4),適值其亡(5);凡三謁,皆不遇。乃陰使人窺其在舍而後過之,真走避不出;賈搜之始出。促膝傾談,大相知悦。賈就逆旅,遣僮行沽(6)。真又善飲,能雅謔(7),樂甚。酒欲盡,真搜篋出飲器,玉卮無當(8),注杯酒其中,盎然已滿;以小盞挹取入壺,並無少減。賈異之,堅求其術。真曰:“我不願相見者,君無他短,但貪心未靜耳(9)。此乃仙家隱術,何能相授。”賈曰:“冤哉!我何貪。間萌奢想者,徒以貧耳。”一笑而散。由是往來無間,形骸盡忘(10)。每值乏窘,真輒出黑石一塊,吹咒其上,以磨瓦礫,立刻化為白金,便以贈生;僅足所用,未嘗贏餘。賈每求益,真曰(11):“我言君貪,如何,如何!”賈思明告必不可得,將乘其醉睡,竊石而要之(12)。一日,飲既卧,賈潛起,搜諸衣底。真覺之,曰:“子真喪心(13),不可處矣!”遂辭別,移居而去。
後 年餘,賈遊河幹,見一石瑩潔,絕類真生物。拾之,珍藏若寶。過數日,真忽至,(目條)然若有所失(14)。賈慰問之。真曰:“君前所見,乃仙人點金石也,曩從抱真子游:(15),彼憐我介(16),以此相貽。醉後失去,隱卜當在君所。如有還帶之恩(17),不敢忘報。”賈笑曰:“僕生乎不敢欺友朋,誠如所卜。但知管仲之貧者。莫如鮑叔(18),君且奈何?”真請以百金為贈。 賈曰:“百金非少,但授我口訣,一親試之,無憾矣。”真恐其寡信。賈曰:“君自仙人,豈不知賈某寧失信於朋友者哉!”真授其訣。賈顧砌上有巨石(19),將試之。真掣其時,不聽前。賈乃俯掬甎半置砧上曰(20):“若此者, 非多耶?”真乃聽之。賈不磨甎而磨砧;真變色慾與爭,而砧已化為渾金,反石於真。真嘆曰:“業如此,復何言。然妄以福祿加人,必遭天譴。如逭我罪(21),施材百具(22)、絮衣百領,肯之乎?”賈曰:“僕所以欲得錢者, 原非欲窖藏之也。君尚視我為守財滷耶(23)?”真喜而去。賈得金,且施且賈(24);不三年,施數已滿。真忽至,握手曰:“君信義人也!別後被福神奏帝,削去仙籍;蒙君博施,今幸以功德消罪。願勉之,勿替也(25)。”賈問真:“系天上何曹?”曰:“我乃有道之狐耳。出身綦微(26),不堪孽累(27),故生平自愛,一毫不敢妄作。”賈為設酒,遂與歡飲如初。賈至九十餘,狐猶時至其家。
長山某,賣解信藥(28),即垂危,灌之無不活;然秘其方,即戚好不傳也。一日,以株累被逮(29)。妻弟餉食獄中,隱置信焉。坐待食已,而後告之。甲不信。少頃,腹中潰動,始大驚,罵曰:“畜產速行!家中雖有藥未, 恐道遠難俟;急於城中物色薜荔為未(30),清水一盞,速將來(31)!”妻弟如其教。迨覓至,某已嘔瀉欲死,急投之,立刻而安。其方自此遂傳。此亦猶狐之秘其石也。
據《聊齋志異》手稿本 [1] 

真生註釋譯文

真生詞句註釋

(1)長安:地名,即今陝西西安市。
(2)風度灑如:風度流灑。如,然。
(3)咸陽僦寓者:在成陽賃屋而居者。咸陽,地名,即今陝西咸陽市。僦,租賃。
(4)投刺:投遞名片,請求謁見。剌,名片。
(5)亡:外出。《論語·陽貨》:“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
(6)遣僮行沽:打發僕人買酒。
(7)雅謔,雅言戲謔。
(8)王卮無當,無底的玉酒杯。卮,酒器。無當,無底。當,底。《韓非子·外儲》右上“堂谿公見昭侯曰:‘今有白玉之後而無當,有瓦後而有當, 君渴將何以飲?’君曰:‘以瓦卮。’堂谿公曰:‘白玉之卮美,而君不以飲者,以其無當耶?’君曰:‘然。’”
(9)靜:通“淨”,《詩·大雅·既醉》:“其告維何,籩豆靜嘉。”
(10)形骸盡忘:謂彼此親密無間,如同一人。形骸,人的形體,軀殼。《莊子·德充符》:“今子與我遊於形骸之內,而子索我於形骸之外,不亦過乎?”
(11)真曰:此據鑄雪齋抄本,原作“賈曰”。
(12)要:強迫,要挾。
(13)喪心:精神失常,猶今言“瘋了”。此指行為不端。語出《左傳·昭公二十五年》。
(14)(目條)(tī體)然:失意相視的樣子。左思《魏都賦》:“吳蜀二客䂄然相顧,(目條)然失所。”(目條),或作“(目脩)”,見《説文解字系傳》。
(15)抱真子:未詳。《抱朴子》一書內有關於鍊金術的載聞。抱朴子,晉葛洪號,亦其所著書名。書分內、外兩篇,內篇二十卷,論神仙、煉丹及符籙等事,為“神仙”家言。
(16)介:有節操。
(17)還帶之恩:歸還珍貴失物之恩。《芝田錄》:“裴晉侯(度)質狀眇小,相者曰:‘君不至貴,即當餓死。’一日,遊香山寺,有婦人以父被 罪,假得玉帶三、犀帶一,以賂要津,置於欄楯,忘收而去。度得而還之。 後相者曰:‘君必有陰德及物,前途萬里,非某所知也。’”
(18)知管仲之貧者,莫如鮑叔:管仲,名夷吾,字仲;鮑叔,字叔牙, 皆春秋齊國人。管仲深為鮑叔所知。《史記·管晏列傳》:“管仲曰:‘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
(19)砌上:階上。
(20)甎:同“磚”。砧:搗衣石。此指墊在磚下的石頭。
(21)逭(huàn 換):逃避,躲過。
(22)材:棺材。
(23)守財滷:即守財奴。滷,通“虜”,奴。諷譏富有錢財而十分吝嗇的人。《後漢書·馬援傳》:馬援“嘗嘆曰:‘凡殖貨財產,貴其能施賑也:否則守錢虜耳。’”
(24)且施且賈:一邊施捨,一邊經商。
(25)替:懈怠。
(26)綦微:甚為低微。綦,甚。
(27)不堪孽累:提當不起罪孽牽累。
(28)解信藥:即解砒藥。信,信石,砒石的別稱。為中藥的一種,有劇 毒,呈粉未狀。生者稱砒黃,俗稱黃信;經煉製者稱砒霜,俗稱白信。因砒石性猛如貔(pí皮),故名,又因信州所產最佳,又稱信石。見《本草綱目·石·砒石》。
(29)株累:別人有罪而受到牽連。
(30)薜荔:又名木蓬,木本植物,果實形似蓬房,可入藥。 [1] 

真生白話譯文

長安有一個讀書人叫賈子龍,有一天,他偶然經過鄰近的一條小巷,看見一個外地人,風度瀟灑自如。賈生便問他,得知他姓真,是咸陽人,在長安賃屋居住。賈生心裏很敬慕他。
第二天,賈子龍就到真生住處投遞名片拜訪,正巧趕上真生不在家。前後拜訪了三次,都沒有遇到。賈生就暗中派人看準他在家而後去拜訪,真生躲避着不肯出來,賈生闖進去搜他,他才出來。兩個人促膝談心,彼此都感到相見恨晚,因而非常高興。賈生就在真生住處派個小僮去打酒。真生又善於飲酒,又能説風雅的笑話,兩個人非常快活。酒快喝沒了,真生翻了翻自己的箱子,拿出一個飲酒的器皿來,是一個大白玉杯子,卻沒有底,把一小杯酒倒在裏面,就滿滿的了;用小杯舀酒倒入壺中,大玉杯中的酒並不減少一點。賈生覺得很神奇,執意要求真生傳授這種法術。真生説:“我為什麼不願意和你相見?你沒有其它短處,只是貪心未淨罷了。這是仙家秘不傳人的法術,怎麼能傳授給你呢?”賈生説:“真是冤枉啊!我哪裏是貪心,偶爾產生一些奢望,只是因為貧窮啊。”笑了笑,二人就分別了。
從此,兩人往來親密無間,不分彼此。每當賈生窘困缺錢的時候,真生就拿出一塊黑石頭,吹上口氣,再念些咒語,用它去磨瓦塊碎石,瓦塊碎石立刻就變成銀子。便拿出贈給賈生;每次僅僅夠賈生用,從沒有多餘的。賈生每次要求多變一些銀子,真生就説:“我説你貪心,怎麼樣?怎麼樣?”賈生心想,明着要求必定得不到,便打算趁真生醉後睡覺時,偷了黑石頭要挾他。一天,兩人喝完了酒睡下以後,賈生偷偷起來,到真生衣服裏搜摸。真生髮覺了,説道:“你真沒良心,不能再和你相處了!”於是就辭別賈生,移居到別處去了。
以後過了一年多,賈生在河邊遊玩,看見有一塊石頭晶瑩光潔,很像是真生的那一塊。賈生就拾起來,珍藏着像寶貝一樣。過了幾天,真生忽然來了,精神恍惚若有所失。賈生安慰他,並詢問原因。真生説:“你以前所見的那塊石頭,是仙人的點金石。我從前跟隨抱真子云遊,他喜歡我性格耿直,把這塊石頭贈給了我。不料喝醉以後丟失了。暗中占卜應該在你這兒,如果你對我有‘還帶之恩’,我一定不敢忘記報答你。”賈生笑道:“我生平從不敢欺騙朋友,的確和你占卜的那樣,石頭在我這兒。但是瞭解管仲貧窮的,莫過於鮑叔,你準備怎麼辦呢?”真生便答應送給他一百兩銀子。賈生説:“一百兩銀子不少了,但請你傳授給我口訣,我親自試一試,就沒有遺憾了。”真生恐怕他不講信用。賈生説:“你本是個仙人,怎麼不瞭解賈某,我難道是失信於朋友的人嗎?”真生就傳授給賈生口訣。賈生回頭看到台階上有一塊巨石,就要在上邊試一試。真生拉住他的胳膊,不讓他上前去磨。賈生就彎腰拾起半塊磚頭,放在石砧子上説:“像這麼大,不多了吧?”真生就讓他試了。賈生不去磨那半塊磚頭而磨那石砧子,真生變了臉色要和賈生爭奪,而石砧已經化為一整塊金子。賈生把石頭還給真生。真生嘆着氣説:“已經這樣了,還能説什麼呢?但是,我隨便把福祿加給別人,必然要遭受上天的懲罰。如果要挽回我的罪過,請你做善事施捨棺木一百口、棉衣一百件。你肯這樣做嗎?”賈生説:“我所以要得到金子,本來就不是為了窖藏起來。你還把我看成個守財奴嗎?真生高興地走了。
賈生得到金子後,一邊施捨,一邊做買賣;不到三年,施捨的數量已經夠了。真生忽然來了,握着賈生的手説:“你真是個講信用有義氣的人啊!我們分別後,福神就報告了玉皇大帝,削去了我的仙籍;承蒙你廣為施捨,現 在用功德抵消了罪過。希望你勉勵自己,不要停止做善事。”賈生問他是天上哪一部的神仙,真生説:“我是一隻有道業的狐狸,出身很低微,承受不了罪孽的牽累,所以生平很自愛,一絲一毫也不敢胡作非為。”賈生擺下酒宴,真生就和他像從前一樣對飲起來。賈生活到九十多歲,狐仙還時常到他家裏去。
長山縣某人,賣能解除信石(砒霜)之毒的藥。即使是中毒垂危的病人,灌下他的藥去沒有救不活的;但是對他的藥方保密,即使是親戚好友也不傳授。有一天,他因為被一件案子牽連被逮捕。他的內弟到獄中給他送飯,暗中就把信石放在飯菜裏。守着他等他吃完了以後才告訴他。這人不信,一會兒腹中亂攪動起來,才大吃一驚,罵道:“畜牲養的,快去!家中雖然還有藥末,恐怕路遠來不及了;趕快在城裏找到薜荔研成末,清水一杯,趕快拿來。”妻弟按他所説的去辦了。等到拿回來,他已經連嘔帶瀉快要死了,急忙給他灌下藥去,立刻就好了。這個藥方從此才傳出。這也像那位狐仙秘其石不傳於人一樣。 [2-3] 

真生作者簡介

蒲松齡(1640~1715 年),清代傑出的文學家,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山東淄博市)人。蒲松齡一生熱衷功名,醉心科舉,但他除了十九歲時應童子試曾連續考中縣、府、道三個第一,補博士弟子員外,以後屢受挫折,一直鬱郁不得志。他一面教書,一面應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歲時才援例出貢,補了個歲貢生,四年後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齡對當時政治的黑暗和科舉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認識。生活的貧困使他對廣大勞動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瞭解和體會。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寫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齋志異》外,還有《聊齋文集》和《詩集》等。 [4] 
參考資料
  • 1.    蒲松齡 著,朱其鎧 主編.全本新注聊齋志異.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
  • 2.    《真生》  .新學網[引用日期2014-05-11]
  • 3.    (清)蒲松齡原著;陳昌恆,周禾主編.聊齋志異全本譯賞:武漢出版社,1993.03,:1047
  • 4.    徐波,李惠文,雷家桓等編寫.中外文學名著簡介: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