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盾果草

鎖定
盾果草(Thyrocarpus sampsonii Hance)是紫草科盾果草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40釐米,莖直立或斜升,下部分枝生短糙毛及有基盤的長硬毛;基生葉叢生,匙形有短柄,常全緣或有細齒,莖生葉無柄較小,狹長圓形或倒披針形;花序狹長,苞片狹卵形至披針形,花生腋苞或腋外,花萼五深裂且有長硬毛,小花淡藍色或白色,有五裂片,裂片近圓形。雄蕊生花冠中部,花葯卵狀長圓形;黑褐色小堅果;花期3-4月;果期5-7月。 [5] 
盾果草產於中國台灣、浙江、廣東、廣西、江蘇、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省地,在越南也有分佈。常生長於山坡草叢或灌叢下, [6]  一般繁殖方式為種子繁殖。 [7] 
盾果草全草都可以入藥,其味苦,性涼,歸心、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癰腫,疔瘡,咽喉疼痛,泄瀉,痢疾等症狀。據《全國中草藥彙編》:“清熱解毒,消腫。主治癰癤疔瘡,菌痢,腸炎”。 [8] 
中文名
盾果草
拉丁學名
[4]  Thyrocarpus sampsonii Hance
別    名
盾形草
野生地
貓條幹
黑骨風
別    名
鋪牆草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紫草目
紫草科
盾果草屬

盾果草形態特徵

草本植物,莖1條至數條,直立或斜升,高20-45釐米,下部分枝生短糙毛及有基盤的長硬毛。基生葉叢生,匙形有短柄,長3.5-19釐米,寬1-5釐米,全緣或有疏細鋸齒,兩面都有具基盤的長硬毛和短糙毛;生葉無柄較小,狹長圓形或倒披針形。花序長7-20釐米;苞片狹卵形至披針形,花生苞腋或腋外;花梗長1.5-3毫米;花萼長約3毫米,裂片狹橢圓形,,花萼五深裂背面和邊緣有開展的長硬毛,腹面稍有短伏毛;花冠淡藍色或白色,顯著比萼長,筒部比檐部短2.5倍,檐部直徑5-6毫米,有五裂片,裂片近圓形,開展,喉部附屬物線形,長約0.7毫米,肥厚,有乳頭突起,先端微缺;雄蕊5,着生花冠筒中部,花絲長約0.3毫米,花葯卵狀長圓形,長約0.5毫米。小堅果4,長約2毫米,黑褐色,碗狀突起的外層邊緣色較淡,齒長約為碗高的一半,伸直,先端不膨大,內層碗狀突起不向裏收縮。花期3-4月;果期5-7月。 [5] 

盾果草產地生境

生於山坡草地、路旁或石礫堆或灌叢下,、灌叢中。分佈於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在越南也有分佈。 [6] 

盾果草繁殖方法

一般繁殖方式為種子繁殖。 [7] 

盾果草主要價值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苦,性涼。
歸經
歸心、大腸經。
功效
清熱解毒消腫。
主治
癰腫,疔瘡,咽喉疼痛,泄瀉,痢疾。
相關配伍
治疔瘡癤腫:鮮盾果草30g,水煎服,每日1劑,藥渣外敷患部。或用鮮全草搗爛外敷患部。(《全國中草藥彙編》)
治菌痢,腸炎:盾果草15g。每日2次煎服。(《全國中草藥彙編》)
用法用量
內服: 煎湯,9-15g,鮮品30g。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
採集加工
4-6月採收,鮮用或曬乾。
性狀鑑別
莖較細,1至數條,圓柱形,長10-30cm,表面枯綠色,具灰白色糙毛,質脆易折斷,斷面白色。基生葉叢生,皺縮捲曲,濕潤展開後,匙形,具柄,長3.5-19cm,寬1-5cm,枯綠色或深綠色,兩面均具灰白色粗毛,莖生葉較小,無柄。葉片稍厚。有時可見藍或紫色小花。或有兩層碗狀突起的小堅果,基頂部外層有直立的齒輪,內層緊貼邊緣。氣微,味微苦。
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彙編》:“清熱解毒,消腫。主治癰癤疔瘡,菌痢,腸炎。”
《湖南藥物志》:“利咽,止渴。”
[1-3] 
參考資料
  •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
  • 2.    冉先德.《中華藥海》:哈爾濱出版社,1993年
  • 3.    中科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誌》:科學出版社,2013年
  • 4.    盾果草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04]
  • 5.    吳琦編,南京野花圖鑑,南京出版社,2021.03,第355頁
  • 6.    盾果草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4-12]
  • 7.    李揚漢主編,中國雜草志,中國農業出版社,1998.07,第143頁
  • 8.    [科普中國]-盾果草 · 科普中國網  .科普中國網[引用日期2023-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