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相對論效應

鎖定
相對論效應是指由於衞星鐘和接收機鍾所處的運動狀態(運動速度和重力位)不同而引起衞星鐘和接收機鍾之間產生相對鍾誤差的現象。
中文名
相對論效應
外文名
relativistic effect
分    類
天文學專有名詞
來    自
中國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資料來源
維基天文網站

相對論效應內容簡介

是由於衞星鐘和接收機鍾所處的運動狀態(運動速度和重力位)不同而引起衞星鐘和接收機鍾之間產生相對鍾誤差的現象。

相對論效應提出由來

相對論是愛因斯坦創立的一個關於時間、空間和物質之間關係的理論。它分為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兩個部分。
愛因斯坦於1905年發表了一篇非常有名的論文《論運動物體的電動力學》,宣告着狹義相對論的誕生,該論文探討了慣性系之間的時空關係,指出對於做相對運動的不同慣性系之間而言,兩個異地事件是否“同時”發生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愛因斯坦還提出了“運動的時鐘變慢”、“運動的鋼尺變短”等時空效應,在後來愛因斯坦有指出“物體的能量跟運動速度有關”,並且提出了著名的質能方程式:E=mc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