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相互保證毀滅

鎖定
相互保證毀滅(英語:Mutually Assured Destruction,簡稱M.A.D.機制,亦稱共同毀滅原則)是一種“俱皆毀滅”性質的軍事戰略思想。是指對立的兩方中如果有一方全面使用核武器則兩方都會被毀滅,被稱為“恐怖平衡”。
這一思想假設雙方都有足以毀滅另一方的武力,而且一方如果受到另一方攻擊,不論理由是什麼都會以同樣或更強的武力還擊。預期的結果就是衝突會立刻升級到雙方都保證會完全毀滅。大多假設核子大戰的輻射塵與核冬天會毀滅全世界,但是這不是相互保證毀滅的基本假設。這種思想進一步假設,兩方都將不敢發動第一擊。因為對方會在預警之後攻擊,或是利用輔助的力量反擊(第二擊),結果雙方都會毀滅。採用這種思想策略可以使雙方之間能存在一種緊張但穩定的和平。支持相互保證毀滅在冷戰期間成為了美國蘇聯的戰略思想,世人認為能借此阻止核戰爭
中文名
相互保證毀滅
外文名
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
意    思
一方首先使用核武器導致兩方都被毀滅
簡    稱
M.A.D.機制

相互保證毀滅實際應用

相互保證毀滅應用時期

此一策略主要在冷戰時期(20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應用,並且被當成避免兩大陣營全面直接衝突的助力。此一策略也造成軍備競賽,因為雙方都要爭取核子武力的平手,或至少保留第二擊的能力。

相互保證毀滅具體措施

美國軍方在冷戰期間有無將相互保證毀滅列為正式政策則隨説法而異。軍方並沒有發明相互保證毀滅一語,但此語是根據軍方提出的“保證毀滅”的想法而來。美國空軍則一再表示從未宣揚此一想法,而且表示這種威懾阻只是美核戰略中的諸多選項之一而已。退伍軍官曾強調使用自己的考慮從未受相互保證毀滅的限制(準備好小規模的使用核武器),而且也沒有蓄意瞄準平民城市(雖然他們也承認“純軍事”攻擊一定也會破壞城市)。
冷戰期間許多美國政策的確有暗示相互保證毀滅,而美蘇的領袖在政治説詞中也的確提到過。相互毀滅保證與一般嚇阻理論的差異在於,一般嚇阻理論是確確實實的實現,在美蘇兩國的修辭與技術決策之中。

相互保證毀滅理論分類

相互保證毀滅理論中的主要工具是核武器。所以經常根據核打擊的能力來分類該理論:

相互保證毀滅無限核打擊理論

這一理論的核心是儘量讓自己擁有比對方多的核力量,這個理論被冷戰時期的美國和蘇聯使用。

相互保證毀滅有限核打擊理論

這一理論的核心是在確定戰略敵對目標後製造並維護能夠毀滅對方1次的核打擊能力,在冷戰中被英國法國廣泛使用。

相互保證毀滅反擊核打擊理論

這一理論的核心是指僅保存作為戰略核反擊的最低核力量。比如中國。

相互保證毀滅應用後果

威脅的可信度是保證毀滅的關鍵。雙方都必須投下大量資本,即使不願意使用也要。除此之外,雙方都不可以有足以抵抗對方核子飛彈的能力。這同時導致核武投射系統的多元化與強化(例如加固的核導彈發射井,彈道導彈核潛艇與躲在保險地點的核轟炸機),以及反彈道導彈條約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