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直腸內套疊

鎖定
直腸內套疊又稱直腸黏膜脱垂、直腸內脱垂、隱性脱垂,是指直腸黏膜層或直腸壁全層在排便過程中下垂,向內折入遠端的直腸腔甚至肛管內,從而阻塞消化道出口,造成排糞困難。直腸內套疊多發生在直腸遠端,中年人常見,女性多於男性。部分患者有精神症狀,晚期陰部神經受損,可有不同程度的排糞失禁。
中醫病名
直腸內套疊
別    名
直腸黏膜脱垂
直腸內脱垂
隱性脱垂
就診科室
普通外科
多發羣體
中年人
常見病因
病因尚未明確,一般認為可能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結果。
常見症狀
直腸排空困難、排糞不淨、便次增多、排便量少及肛門阻塞感,用力越大阻塞感越重。
傳染性

直腸內套疊病因

本病病因尚未明確,一般認為可能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結果。年老體弱者全身組織鬆弛可使附着直腸周圍的組織鬆弛,加之長期過度用力排糞引起腹內壓增高,還有直腸息肉等脱出均可導致本病發生。

直腸內套疊臨牀表現

本病多見於中年人,女性多於男性。直腸內脱垂出現的症狀有很多種,最主要的症狀是直腸排空困難、排糞不淨、便次增多、排便量少及肛門阻塞感,用力越大阻塞感越重。因插入的手指或栓劑不自覺地將下垂的直腸黏膜推回,所以患者常將手指或栓劑插入肛門協助排糞。排便時下腹部或骶部有侷限性壓痛,偶爾有血便及黏液便。部分患者有精神症狀,晚期陰部神經受損,可有不同程度的排糞失禁。

直腸內套疊檢查

1.直腸指檢
下端直腸黏膜較鬆弛,腸腔內黏膜堆積,偶爾捫及套疊環。
2.結腸鏡檢查
不易見到套疊,因插入結腸鏡時常使套疊復位,但在套疊處可見到直腸炎、潰瘍、水腫或紅斑,常誤診為腸道炎性疾病。
3.排糞造影
典型表現是直腸側位X線片上呈漏斗狀的影像,部分患者有骶骨直腸分離現象。
4.動力學檢查
可有直腸感覺功能損害,內括約肌功能損害。

直腸內套疊診斷

1.多數患者有長期便秘史,排糞需數小時。當患者主訴直腸內有阻塞感、排糞不全、排糞次數增多但每次排糞量少時,就應考慮到直腸內套疊的可能。
2.本病的診斷主要依靠醫師對直腸的指診及排糞造影。直腸指檢可發現直腸下端黏膜鬆弛或腸腔內黏膜堆積。排糞造影可觀察到排糞時直腸側位X線片上呈漏斗狀的影像。

直腸內套疊治療

1.一般治療
輕度直腸內套疊所致的便秘可遵循便秘的一般治療原則進行治療,包括飲食、排糞習慣的改變和必要的藥物治療,無效者可考慮手術治療。
2.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的基本原理是將脱垂的直腸黏膜切除或固定在直腸周圍的組織上,常用手術方法如下。
(1)直腸黏膜套扎術 適用於直腸遠端或中段黏膜內脱垂。黏膜急性炎症、糜爛、腸炎、腹瀉等禁忌此術。
(2)直腸周圍注射術 適用於直腸遠端或中段黏膜內脱垂。
(3)直腸黏膜縱行摺疊、注射術 適用於直腸遠端黏膜內脱垂、直腸遠端內套疊、中段直腸內套疊。特點是操作簡單,創傷小,術後恢復快,效果較好且併發症少。
(4)改良Delorme手術 適用於直腸內脱垂,腸套疊深度達8釐米以上者。
(5)吻合器直腸黏膜環切釘合術 適用於直腸遠端內套疊,即直腸黏膜內脱垂。這種方法治療效果比較理想,適用於低位脱垂的重症患者。但手術技術要求和治療費用都較高。
(6)直腸固定術 此手術需切開腹壁,在腹腔內將直腸上提固定在骶骨前面,適用於嚴重的高位直腸內套疊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