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直奉戰爭

鎖定
直奉戰爭指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直係軍閥奉系軍閥在中國北方進行的兩次戰爭(廣義上包括1924年爆發的浙奉戰爭)。第一次直系獲勝,奉系敗退出關。第二次奉系獲勝,直系慘敗。從此直系勢力一蹶不振,北洋政府落入奉系軍閥手中。
名    稱
直奉戰爭
發生時間
1922年,1924年
地    點
中國北方
參戰方
直係軍閥、奉系軍閥
結    果
第一次直軍獲勝,第二次奉軍獲勝
主要指揮官
吳佩孚張作霖

直奉戰爭戰爭背景

直皖戰爭直係軍閥的勝利,表明英美勢力在中國的加強。日本在失去皖系軍閥這個工具後,轉而扶植另一個工具奉系軍閥與直系對抗。1920年8月,直、奉兩系共推靳雲鵬組閣。靳內閣親直疏奉,引起奉系不滿。1921年12月,張作霖進京推倒新內閣,支持親日派官僚梁士詒組閣。樑上台後,赦免被通緝的皖系軍閥政客,同意日本要求借日款贖回膠濟鐵路,將該路改為中日合辦。同時梁極力抑制吳佩孚。梁內閣的賣國行為遭到全國人民的反對,吳佩孚和直系各省督軍乘機逼迫梁士詒下台。由此引起直奉戰爭。 [1] 

直奉戰爭戰爭過程

直奉戰爭第一次直奉戰爭

  • 兵力分佈
第一次直奉戰爭形勢圖 第一次直奉戰爭形勢圖 [4]
1922年4月,奉軍以張作霖孫烈臣鎮威軍正副司令,分兵三路入關討直。 [2] 
28日,張作霖抵達軍糧城,自任“鎮威軍”總司令,任孫烈臣為副司令、楊宇霆為參謀長,沿京奉、津浦兩線佈置軍隊。29日,奉軍發出總攻擊令。至此,第一次直奉戰爭爆發。奉軍將大本營設於天津以東的軍糧城,兵分東、西兩路。東路為前鋒部隊,佈防在京奉、津浦兩線,總司令由張作霖兼;西路佈防在京漢線,總司令為張作相。其兵力配備如下: [2] 
西路:張景惠梯隊,轄張景惠第一師、鄒芬第十六師、鄭殿升第二混成旅、牛永輔第九混成旅;張作相梯隊,轄張作相第二十七師、齊恩銘第五混成旅、鮑德山第六混成旅。 [2] 
東路:張學良梯隊,轄張學良第三混成旅、蔡平本第四混成旅、郭松齡第八混成旅;李景林梯隊,轄李景林第七混成旅、闞朝璽第一混成旅,另外還有許蘭洲黑龍江騎兵。 [2] 
直軍以保定為大本營,以東、中、西三路迎戰奉軍。西路總指揮為吳佩孚兼,中路總指揮為王承斌,東路總指揮為彭壽莘。兵力配備如下:
西路:董政國第十三混成旅、孫嶽第十五混成旅之補充第三團、張錫元第四混成旅。
中路:第二十三師第四十五旅、第四十六旅、第十二混成旅、第三師第六旅。
東路:十四混成旅、第二十六師、第九師第十三旅之一團、第二十四師四十八旅。
另外,還有第三師第五旅和第八混成旅留守河南,第三師第二十二旅北援長辛店。 [2] 
此次戰爭的起止時間為1922年4月29日至5月4日,在東、中、西三路同時展開。 [2] 
  • 東路戰場
東路戰場主要在津浦線進行。雙方軍隊於4月21日就已開始接火。29日,奉軍張作相率衞隊旅四營及第四混成旅一團向直軍第二十六師發起進攻,直軍退向任丘。30日,奉軍萬餘人進而向任丘進攻。任丘直系守軍在王承斌援軍的協助下,大敗奉軍,並趁機佔領大城白洋橋。5月1日,王承斌部迎戰奉軍,在姚馬渡、白洋橋附近戰勝奉軍。次日,復克大城縣。為奪回大城,奉軍派張學良率步兵萬餘人、許蘭洲騎兵一旅、炮兵一團配合,直軍也調第三師之一部參戰。經激烈鏖戰,奉軍再敗,向楊柳青方向退卻,直軍遂於5月3日發起對馬廠的進攻,奉軍幸得駐靜海、楊柳青奉軍的支援,方改變不利局勢。之後,雙方在姚馬渡、白洋橋一線曾僵持狀態。此時傳來直軍在中路獲勝的消息,直軍士氣大振,發動反擊,奉軍向靜海方向撤退,直軍佔領馬廠、青縣。敗退於靜海的奉軍曾力圖反攻,不料5月4日傳來西路奉軍大敗的消息,奉軍頓時潰不成軍,7000餘人繳械投降,殘部且戰且退,退至軍糧城後,於5月7日全部投降 [2] 
  • 西路戰場
西路戰場主要在京漢鐵路沿線進行。4月28日,直軍張福來所部第二十四師和董政國所部第十三混成旅,向由奉軍第一師和第十六師擔負守備的西路奉軍司令部所在地長辛店發起進攻。直軍在孫嶽指揮下突襲長辛店,致奉軍死傷千餘人,並一度突破奉軍防禦,幸而奉軍汲金純部增援,方使長辛店失而復得,並迫使直軍退兵60餘里。29日,奉軍乘勢追擊直軍,雙方在琉璃河附近交戰,直軍先敗後勝,重新佔領良鄉,並於當晚由南崗窪向長辛店進逼。防守長辛店的奉軍一面固守抵抗,一面調集第二十八師第九旅、第二旅及察哈爾騎兵旅增援,並依靠炮火優勢,向直軍進行還擊。雙方激戰一天一夜,傷亡都十分嚴重。至30日,吳佩孚下令直軍改攻為守,直軍從長辛店退守良鄉以南。是日拂曉,直軍再次兵分三路對奉軍發起猛攻,雙方投入了近10萬兵力,傷亡慘重,直軍旅長董政國、奉軍旅長梁朝棟戰死。經連日激戰,奉軍炮彈消耗很大,一時又得不到及時補充。吳佩孚在探知這一情況後,於5月3日親自督戰指揮進攻奉軍。直軍除派一部對奉軍正面發動進攻,以吸引奉軍的兵力外,另派精兵第二十一混成旅繞道潛行至奉軍後方,從鳳凰山、門頭溝一帶對奉軍實施迂迴,並切斷奉軍的後援。5月4日,直軍發起對奉軍的進攻。奉軍在腹背受敵、炮藥無法補給的情況下且戰且退,鄒芬所部十六師在門頭溝向直軍投降。至上午11時,奉軍西路總司令張景惠乘專車赴天津,奉軍陣腳大亂,紛紛潰逃,直軍攻克長辛店。至5日,直軍在增援部隊的支持下,又對豐台發起衝擊。奉軍被迫向山海關潰逃,約三萬餘奉軍繳械,西路戰事平息。 [2] 
  • 中路戰場
中路戰場在津浦、京漢路之間,直軍由吳佩孚指揮,集中於固安,奉軍張作相部駐永清縣城。由於中路事關全局,故吳佩孚親上前線指揮作戰,與張學良、郭松齡所部精鋭部隊在奉軍所據霸縣周圍多次激戰,直軍攻克勝芳、固安等地。張作相親率第二十七師、二十八師增援。5月4日,直軍三面圍攻永清,經一天激戰,奉軍終於堅持不住敗走,張作相率殘部逃往天津。之後,直軍一路追擊,連克楊村、落垡,並逼至廊坊。5日,直軍攻克廊坊,奉軍千餘官兵繳械,中路戰役乃告結束。 [2] 
  • 簽訂和約
之後,直軍繼續追擊奉軍,於6日進駐奉軍大本營軍糧城,張作霖退至灤州。為一舉全殲關內奉軍,10日,直軍任命翼長馬廉溥為北方前敵總司令,標統米振標為北方後路總司令,專司收繳奉軍遺兵。至5月中旬,大批開赴天津,奉軍無法在天津駐足,分水、旱兩路向山海關方向退卻。20日,奉軍在關內的最後一個據點灤州亦被直軍攻陷。張作霖見關內難以立足,便將司令部移駐榆關。26日,張作霖回到奉天,奉系軍隊隨之退回山海關以外。由於東北是奉系苦心經營多年的地盤,又是日本的勢力範圍,對此直系不能不有所顧忌,故沒有出兵關外。同時,經過此戰雙方損失消耗都很大,為保存實力,直奉接受了英、美停戰建議,於6月17日派代表在秦皇島海面的英國“克爾留”號軍艦上談判,並簽訂了停戰和約和附約。其內容為:
  1. 直、奉兩軍為維持大局統一國家之目的,雙方同意罷兵;
  2. 奉軍之撤收,系撤去直境,直軍亦不得入奉境一步;
  3. 於民國十一年六月十八日早九時至午後一時,南路有前進之處撤收之;
  4. 於民國十一年六月十九日早六時起,奉軍撤收南路方面之部隊,但直軍須限於奉軍撤收時之前一點鐘,南路方面之部隊集合於陣地後方相當之地點;
  5. 於民國十一年六月二十日早六時起,奉軍撤收北路之部隊,直軍之動作亦與第四條相同;
  6. 奉軍兩路自撤收日起,在三日內撤收完了;
  7. 在奉軍撤收未完之前,直軍亦不得有軍事上之行動;
  8. 雙方自簽字後,若某方部隊有不從本規定而自由行動者,則此方之簽字人員,須負完全責任。
附約兩款:
  1. 直、奉兩軍所佔之線,以二郎廟、裏為中交線,此線以南為南路,此線以北為北路;
  2. 自簽字後,雙方均須嚴禁射擊,尚有違犯者,即以該管官長是問,而處以嚴重之懲辦,並一面由中央派王佔元宋小濂兩人赴榆關監視兩方撤兵。 [2] 

直奉戰爭第二次直奉戰爭

  • 背景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戰爭後,直係軍閥控制了北京政府。但隨着直奉戰爭的結束,直係軍閥內部在權力分配問題上出現裂痕,曹錕與吳佩孚的矛盾逐漸突顯,加之曹錕賄選和吳佩孚“武力統一”遭到全國各方面的反對。與此同時,退居關外的奉系張作霖,一直在窺伺時機,重返關內。為加強反直實力,張作霖聯合孫中山段祺瑞及其殘餘勢力盧永祥組成三角反直同盟 [2] 
張作霖退守東北後,為謀東山再起,加強了對奉軍的整編和軍事準備。1922年7月24日,張作霖在奉天設立東三省陸軍整理處,自任總監,吉林督軍孫烈臣兼任統監,姜登選韓麟春任副監,統一奉、吉、黑三省軍隊番號和指揮。首先注重提高其部隊的素質,淘汰老弱雜散人員,推行所謂“精兵主義”。將所有部隊整編為陸軍3個師、27個旅,騎兵5個旅,而且每旅以3個團為標準,約計25萬人,並擴編了兩個炮兵獨立旅和一個重炮團。同時,重用有專門軍事知識經過嚴格軍事訓練的軍人。為此,張作霖專門在奉天設立軍官學校(如東北陸軍講武堂),作為訓練軍官的機構,張作霖自兼堂長,張學良兼任總督,全軍各師旅的參謀長均改由軍官學校出身者充任。在哈爾濱葫蘆島建立海軍學校,訓練和培養海軍軍官和海軍人才。其次,改善和更新裝備。除購置大量武器裝備陸軍外,還購置飛機、軍艦組建空軍和海軍。經過一系列整編,僅兩年的時間,奉軍戰鬥力大為提高。 [2] 
  • 兵力部署
第二次直奉戰爭自1924年9月15日開始,至11月3日結束。關於雙方參戰兵力,直係軍閥方面包括直隸、河南、山東、熱河察哈爾綏遠6個省的兵力,有前敵3個軍和10路後援部隊計25萬人。奉系軍閥方面包括奉天、吉林、黑龍江三省的兵力,有6個軍約計17萬人。不僅參戰的人數大大超過第一次直奉戰爭,而且是陸海空一體,同時戰爭空間範圍也大大超過第一次直奉戰爭。·從整個戰略態勢來看,直軍雖然在人數上稍占上風,但由於吳佩孚專橫,樹敵太多,且內部矛盾重重,高級將領離心離德。同時,直奉兩軍的裝備差距很大,奉系軍閥為東山再起,不但對軍隊進行了整編,還從德國和日本購買了大量先進的武器裝備。而直軍雖然也購置了一些外國進口的裝備,但不少是中國漢陽兵工廠製造的,與奉軍相比有很大差距。再者,直軍在第一次直奉戰爭前後,經歷了對川、湘、閩、蘇、浙、粵等省的一系列戰事,部隊相當疲憊,加之餉械缺乏,鬥志不高。因此,儘管戰爭未開,但已預示直軍失敗不可避免。 [2] 
1924年9月15日,張作霖鎮威軍的名義,自任奉軍總司令。其具體部署是:第一、三軍負責山海關、九門口一線:第二軍負責熱河南路,以及朝陽、凌源、冷口一線;第四軍在錦州作為總預備隊;第五、六軍以騎兵為主,負責熱河北路。 [2] 
在奉軍大兵壓境、戰爭一觸即發之時,直係軍閥吳佩孚於9月14日由洛陽北上。到北京後,曹錕即發出討伐張作霖的命令,任命吳佩孚為討逆軍總司令,在中南海四照堂設司令部。18日,吳佩孚對作戰進行了具體部署:增設第四軍,由援軍第一路司令曹鍈為司令;以曹錕四弟曹鋭為軍需總監,李彥青為副監兼兵站總監;前敵第一軍彭壽莘為東路,沿京奉線前進,由山海關進攻遼瀋;第二軍王懷慶為中路,出喜口直攻熱朝;第三軍馮玉祥為西路,出古北口直攻開魯。此外,吳佩孚還設置海疆防禦總司令,以山東鄭士琦充任,另設總指揮,由遲雲鵬充任,以防禦口岸,鞏固地方。設海軍總司令,以杜錫珪充任,副司令為温樹德(原渤海艦隊司令)、楊樹莊,旨在護送士兵,並以大沽口為根據地,秦皇島為戰區,葫蘆島為前線。同時,還設置航空總司令,旨在偵察情報,轟炸敵方,並把空軍組成四隊,分別駐北戴河、灤縣、朝陽及航空處,計有飛機70餘架。除正規部隊外,還有一些別動隊,如騎兵、民團等配合作戰。吳佩孚這一部署被稱為“四照堂點將”。 [2] 
  • 過程
第二次直奉戰爭形勢圖 第二次直奉戰爭形勢圖 [4]
9月15日,奉軍李景林第二軍第二十三旅李爽愷部在義州、九官、台門與直系毅軍米振標部四營接戰,拉開了第二次直奉戰爭的序幕。此次戰爭戰線由朝陽至冀東,先後經熱河、山海關、朝陽、赤峯、九門口、石門寨等戰役,其中對戰爭進程起決定影響的是熱河之戰和山海關之戰。 [2] 
由於熱河之戰對奉軍進攻和防守關係重大,同時奉軍計劃在取得熱河戰場主動後,會同第一、三聯軍在山海關與直軍決戰。因此,張作霖親自督戰指揮。奉軍兵分南、北兩路對直軍展開進攻。其中南路由北鎮出發,經朝陽、凌源進入喜峯口,以吳俊陞部騎兵為主力部隊;北路計劃由通遼至開魯,再經赤峯南下承德,向喜峯口以西各口展開進攻,以李景林、張宗昌所率奉軍第二軍擔負。而在熱河的直軍僅有駐守朝陽一帶的龔漢治第四巡防營、駐赤峯一帶的米振標毅軍、駐林西一帶的張林熱河第一混成旅,以及駐防開魯、綏東平泉等地的熱河游擊隊和熱河巡防營。相對奉軍,直軍不論兵力還是裝備都處於劣勢。 [2] 
奉軍南路進攻比較順利,直軍沒有作激烈的抵抗。9月15日,奉軍進入義州,16日佔領奉天通向熱河的重鎮阜新。隨後,奉軍集中兵力進攻朝陽。駐守朝陽的直軍朝阜邊防司令兼第十二師第二十六旅旅長劉富有所部不思抵抗,很快放棄朝陽。23日,奉軍佔領朝陽縣城。奉軍佔領朝陽後,北路奉軍也發起對建平凌源、赤峯的進攻。在進攻凌源時,奉軍雖遭到由王懷慶董政國率領的直軍後援部隊的激烈抵抗,雙方傷亡慘重,但奉軍最終還是佔領了凌源。與此同時,主要由許蘭洲吳光新統率的奉軍第六軍和由李景林統率的第二軍,也發起對赤峯的進攻。雙方激戰數日,奉軍在飛機的支援下,於10月8日佔領赤峯。赤峯的失守標誌着熱河戰場的大局已定。之後,奉軍先頭部隊迅速向長城腳下的冷口附近挺進。 [2] 
山海關是“京師屏翰”、“遼左咽喉”,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因此,直奉雙方都將主力集中於此,故山海關成為第二次直奉戰爭的主戰場。 [2] 
為防備奉軍對山海關的進攻,自9月中旬開始,直軍便將大批軍隊齊集於此。隨着熱河戰場的失利,為加強山海關的防禦能力,吳佩孚派彭壽莘為直軍第一總司令兼第一路司令直接指揮第十五師,在山海關一帶嚴密佈防。同時,為爭奪山海關,奉軍也投入了大量兵力,張作霖令姜登選的第一軍和張學良的第三軍組成聯軍指揮部,計劃由第三軍副軍長郭松齡指揮第二、六旅從正面進攻山海關,第一軍軍長姜登選、副軍長韓麟春指揮第四、十六旅從九門口以北側面對直軍進攻。從9月17日起,雙方便發生多次小規模的衝突。9月29日、30日,奉軍以火炮和飛機對直軍山海關至昌黎之間的營房和軍車實施猛烈轟炸,相繼佔領萬家屯、龍王廟、姚家莊等地。10月4日,奉軍主力部隊接近直軍第十五師陣地。7日,張作霖下達總攻擊令,奉軍第一、三軍全線出擊。直軍第一路部隊憑藉堅固的工事,頑強抵抗,阻止了奉軍的前行。奉軍於是將進攻重點轉向側翼的九門口。九門口位於山海關西北,地勢險要,是除山海關之外另一條通向關內的要道。10月8日,姜登選直接指揮奉軍第十九旅向九門口北側的黃土嶺進攻,未遭直軍抵抗超過長城,向九門口實施包抄。之後,奉軍第二、六旅向九門口發起攻擊,經激戰,打敗兵力薄弱的直軍,佔領九門口。九門口的失利,不僅大挫直軍的鋭氣,而且打開了直軍的防線。之後,奉軍乘勝進軍,先後攻佔裏峪、外峪、響馬峪,包抄山海關,並且派齊恩銘旅沿九門口北側向石門寨進攻。 [2] 
石門寨距山海關僅25公里,奉軍如佔領此地,便可南下直取秦皇島,切斷直軍的退路。為避免後路被斷,直軍第一軍總司令彭壽莘立即組織兵力增援石門寨。11日,吳佩孚抵山海關,察看石門寨、趙家峪、沙河寨等直軍陣地,決定再度增加援助,並命直軍奪回九門口。14日,直軍向九門口發起總攻擊。奉軍依險拼死抵抗,雙方傷亡慘重,漸呈對峙狀態。15日,奉軍以孫旭昌團作為突擊團,一舉突破直軍防線。16日,奉軍進佔石門寨,並乘勢進抵柳江。17日,直軍第三師第六旅旅長張席珍率部到達,方使直軍在秦皇島北面戰場的危機得到緩解。 [2] 
山海關之戰是整個直奉戰爭的決勝之戰,雙方都投入了精鋭部隊。從16日開始,奉軍對直軍發起進攻,在威遠城、三道關和二郎廟與直軍發生激戰,戰鬥進行得異常激烈,雙方的傷亡非常大。僅在三道關、二郎廟之戰,直軍便傷亡三千餘人,奉軍亦有八九百人之多。 [2] 
  • 北京政變
正當雙方激戰相持之時,直軍第三軍總司令馮玉祥、陝軍暫編第一師師長兼援軍第二路司令胡景翼、第十五混成旅旅長兼北京警備副司令孫嶽組成的反吳三角同盟發動北京政變。10月22日,馮軍鹿鍾麟部先抵北京,包圍總統府,佔領火車站、電報局、電話局。同時,孫嶽部由冀南開向南苑,胡景翼部由遷安、遵化開回通州。23日,馮、孫、胡通電呼籲“和平”。24日,北京政府被迫下令停戰,解除吳佩孚的職務,馮軍同時監禁了總統曹錕。與此同時,馮玉祥等將其所屬軍隊改稱為“國民軍”,馮為總司令兼第一軍軍長,胡、孫為副司令兼第二、三軍軍長。馮玉祥等人政變倒戈,使直軍前線戰場形勢急轉直下。 [2] 
吳佩孚得到北京政變消息後,急忙抽兵回救。10月24日,奉軍乘勢發動對直軍猛攻,先後佔領山海關、秦皇島、唐山、蘆台等地,馮玉祥國民軍亦在楊村、北倉一帶擊敗吳軍,並佔領天津。吳佩孚在奉軍和國民軍的夾擊之下,於11月3日率殘部2000餘人由塘沽乘艦南下。至此,激戰近50天的直奉第二次戰爭以吳軍主力基本被消滅而告終。 [2] 

直奉戰爭第三次直奉戰爭

參見:浙奉戰爭

直奉戰爭戰爭結果

第一次直奉戰爭以奉系軍閥的失敗而告終,直系將奉系勢力逐出關內,但奉軍的主力和關外地盤還在,其賴以東山再起的實力還在。因此,張作霖退守關外以後,宣佈東北“自治”,不受中央政府節制,以“東三省保安總司令”的名義繼續經營東北。 [2] 
第二次直奉戰爭,以直係軍閥的慘敗而告終,吳軍主力基本被消滅,北京政權落入馮玉祥和張作霖手中。直系勢力退居長江一線。 [2] 

直奉戰爭戰爭影響

1924年秋至1926年夏,是近代中國政治發生重要轉變的時期。北、南兩方軍政實力在此期間呈現出此消彼漲的變化。曹錕“賄選”總統成功,取得統治的“合法”地位之後,直系對中央的控制加強。自是以還,吳佩孚依靠英、美借款幫助,整軍經武,擴充實力,進一步實施“武力統一”政策。但反直浪潮亦隨之而起,並演化成奉張、浙盧、粵孫“三角同盟”共同推倒曹、吳的第二次直奉戰爭。這次戰爭對北洋而言,可謂大傷元氣的內爭。 [3] 
戰後一度形成奉軍與國民軍抗衡的局面,韜光養晦的段祺瑞應運而出。段氏擔任“臨時執政”之初,曾企圖通過善後會議,聯絡各方實力派推進“和平統一”,並利用各軍閥間形成的暫時均勢,從內部對北洋體系作一番整合。然而,由於段此時已缺乏實力,不能形成新的權勢重心,其整合北洋體系的努力未著成效,不久軍閥之間重啓戰端,本來被冀望於北洋體制內加以解決的中國政治問題開始轉向體制之外的解決途徑。 [3] 
國民黨在北洋體系重新整合的過程中基本置身事外,養精蓄鋭,致力於自身的軍政建設和根據地的鞏固。而北方軍閥卻因政治摩擦和軍事衝突,彼此嚴重削弱,逐漸走上末路。後來國民黨以相對弱小的軍事力量取得北伐戰爭的巨大成功,大致可以從這一階段中國政治的變化中尋得解釋。 [3] 
參考資料
  • 1.    鄒德金主編,軍事百科全書,中國戲劇出版社,2007.07,第141頁
  • 2.    朱漢國,楊羣主編;王建朗,榮維木冊主編,中華民國史 第4卷,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11,第146-153頁
  • 3.    楊天宏.直奉戰爭之後的北京政治——段祺瑞臨時執政府對北洋體系的整合[J].史學月刊,2008(04):64-72.
  • 4.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國戰爭史地圖集》:星球地圖出版社,2007年:第22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