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盧觀恆

鎖定
盧觀恆(1746年-1812年),原名熙茂, [3]  商名盧茂官,廣東新會石頭鄉蓬萊里人,清代商人,廣東十三行之一廣利行創始人。 [4] 
盧觀恆年少時,父親去世,與母親相依為命,在鄉下耕作為生。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尚未成為行商,盧觀恆出銀13萬兩與英東印度公司訂立茶葉合約。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海關監督正式發給盧觀恆行商執照。嘉慶元年(1796年),居第三位大行商,次年,便躍居第二位。嘉慶十一年(1806年),廣州發生糧荒,盧觀恆同潘有度等各捐25000元,以便從印度購米賑濟災民。 [3] 
嘉慶十三年(1808年),為清理修浚廣州西關各濠渠,西關紳士何太清、鍾啓韶等向洋行鉅商盧觀恆、潘有度等發起集資,成立了“清濠公所”。潘有度退休後,盧觀恆居首席行商的位置,與怡和行伍秉鑑共同掌管行商事務。嘉慶十六年(1811年),修堤築壩,盧觀恆等義捐銀60萬兩。次年,盧觀恆去世。 [3] 
熙茂
所處時代
清朝
出生地
廣東新會石頭鄉蓬萊裏
出生日期
1746年
逝世日期
1812年
本    名
盧觀恆

盧觀恆生平經歷

盧觀恆早年發跡

盧觀恆,1746年出生於廣東新會縣棠下鄉石頭村蓬萊裏(現屬江門市蓬江區),盧觀恆年少時,父親就已經去世,與母親相依為命,在鄉下耕作為生。因家境貧寒,年近40仍未有妻室,盧觀恆不甘就此潦倒一生。隻身從新會來到廣州,幫人看守歇業的空鋪。
當年廣州一口通商,所有外貿在廣州進行,有的外商運貨到廣州發售,行商將價錢壓得很低,外商不忍賤賣,租借盧觀恆所看守的空鋪儲存貨物,並訂定各貨價目,託其代為出售。盧觀恆熟悉本地行情,經營有術,兼之空鋪做倉庫,無本生利,很快將洋貨售清,於是,他大得外商信任,外商陸續運洋貨到廣州,託其代售,盧觀恆逐漸致富。
乾隆五十二年(1787),盧觀恆出銀13萬兩與英東印度公司訂立茶葉合約,英公司邀萬和行商蔡世文出面,與盧觀恆共同做成該項買賣。盧觀恆由此開始與英東印度公司拉上關係,並與萬和行關係密切。以後,盧觀恆與英公司有大量的印度棉花交易,成為一直與英公司進行該項貿易的主要商人。
乾隆五十七年(1792),海關監督正式發給盧觀恆行商執照。外商都稱之為茂官,他所創商行名叫廣利,行址初在源昌街,後遷普安街。盧觀恆揚名立萬,終於有了自己的事業。在他的悉心經營下,廣利行的行務蓬勃發展,與英公司的貿易越做越大。 [2] 

盧觀恆左右逢源

生意越做越大,盧觀恆在行商中的排名迅速躍升。嘉慶元年(1796)居第三位,次年便躍居第二位。嘉慶十三年(1808)潘有度退休後,盧觀恆居首席行商的位置,與怡和行伍秉鑑共同掌管行商事務。
盧觀恆是貧苦出身,他深知世道的艱辛,在處理與其他行商的關係時也很盡力維護彼此的利益,照顧遇到困難的同行,從而也樹立在公行中的威信。盧觀恆甚至通過聯姻方式來鞏固其地位,盧觀恆次子盧文錦便是行商首富伍秉鑑的侄女婿。十三行後期也就由伍、盧二家所操縱。
盧觀恆長期從事外貿,很注意平衡外商的利益訴求。他主要貿易對象是英國東印度公司,在長期的貿易往來中,盧觀恆很注重商業信譽。所以英公司委員會宣稱,“多年來委員會和茂官的關係都是很密切的,甚至在他未做行商之前都是如此”。 他們稱讚茂官(盧觀恆)和浩官(伍秉鑑)是“兩位可尊敬的商人”。嘉慶十七年(1812年)盧觀恆去世,委員會認為是一個重大的損失。 [2] 
發達後,樂善好施,曾捐田700餘畝為石頭盧族義學、義倉經費;捐田500餘畝以新會全縣義學、義倉經費。文錦又於嘉慶二十年納款京官,奉準他父親盧觀恆入祀鄉賢祠。入祀當天,張燈設樂, 極盡豪華,引起封建土紳強烈不滿。番禺舉人劉華東、 新會舉人唐寅亮等聯名上奏,説盧觀恆是一個商賈,沒有德行不能入祀鄉賢祠。朝廷奏準,將盧觀恆“木主”撤出鄉賢祠,而且提議的官員、保奏的紳士也受到降職或處罰。譚鑣主修的《新會鄉土志》亦記這件事,認為從盧觀恆的品格來説,單是做善事,就可以入祀鄉賢祠。

盧觀恆人物評價

十三行商人中,排行第二的廣利行的老闆盧觀恆是一個“大器晚成的超級富豪”。盧家境貧寒,自幼喪父,與母相依為命,40歲時仍無妻室。也許是時來運轉,一次偶然的機遇,讓幫人看店的小夥計盧觀恆成了外商的貿易中介,十數年後,他又憑藉自己的努力成為廣利行的老闆,擁有千萬家財,是新會歷史上最大的富翁,也是當時全國最大的富翁之一。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