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盧茂

(清代漳浦起義軍首領)

鎖定
盧茂(?~1768年),清代福建漳浦杜潯人。
漳浦起義軍首領。
中文名
盧茂
逝世日期
1768年
出生地
福建漳浦杜潯
朝    代

盧茂人物生平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天地會首領提喜在漳浦高溪觀音亭(今屬雲霄)傳徒結會,盧茂與方勸、陳彪等入會。盧茂入會後,與同縣人何哲相友善,何哲常到縣城跟林鹹一起學拳棒。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八月,何哲引林鹹到杜潯與盧茂結識。十月,在盧茂家中,盧茂與何哲、林鹹、鄭朗(俱杜潯人)、王重、黃石(俱鹿溪人)、程天助(縣城人)、吳紗、吳康(俱馬坑人)、蔡通(霞潭人)等10人,拜神結盟,推盧茂為大哥,何哲為二哥,林鹹為三哥,其餘按年齡大小排列次序,共飲香灰酒,誓結同心。盧茂分給各人花藍夏布一塊為記號,令各人回去招收熟人入夥,準備起義,攻佔縣城。盧茂又編造“悖逆”歌詞,教各人分頭去鼓動,吸收民眾參加。經過幾個月的活動,至隔年年初,已有332人蔘加結盟,盧茂同樣分給各人花藍夏布一塊,令於舉事時包頭為記號(其中有4人入會後畏悔,未領號布)。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三月,盧茂獲得情報,縣城兵丁將赴漳州府受挑選,城中空虛。三月八日,盧茂約齊何哲等十兄弟,在縣城林鹹家中商議,定於十四日黃昏舉事。由吳紗、吳康、蔡通帶領馬坑、霞潭的會眾攻入西門,由盧茂、何哲、鄭朗等帶領杜潯會眾從東路攻東門,由林鹹、程天助帶領城內會眾為內應。十四日早晨,吳紗、蔡通等帶領馬坑、霞潭會眾83人,到埔頂社北邊的後徑山坳會齊,各人帶刀、棍、扁擔、竹篙等為武器。近午,城內林鹹等看見有兵丁往西門方向走,認為是已走漏機密,立即派人到後徑通知,提前於午後攻城。吳紗、蔡通立即率眾呼喊攻城,城中已有準備,知縣徐觀孫、把總曾大猷帶領兵丁進行回擊,攻城會眾被殺死33人,受傷多人,其餘逃散。知縣徐觀孫在城內搜捕,林鹹、程天助等9人被捕。杜潯方面,因部分會徒臨事畏懼,盧茂、何哲未能集眾按時進攻縣城。十四日晚,吳紗趕到杜潯向盧茂報告攻城失敗之事。十五日,盧茂認為鬥爭必須繼續下去,就寫了“順天當事”的拜貼,分發邀請會眾,並在青竹山豎旗號召,但會眾已逃散,糾集無人,盧茂、何哲也分頭逃匿。盧茂避匿山洞中,後被官兵捕獲。盧茂10個結盟兄弟及會眾共365名被捕。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五月,閩浙總督崔應階親到漳州辦案,盧茂、何哲、林鹹、吳紗、蔡通等40名起義首領於五月六日被殺害。有215名會徒被充軍到3000裏外的烏喇(今吉林市烏拉街),有的被判刑3年,尚有21人在逃,嚴令通緝。這次起義參加者以馬坑人最多,霞潭次之,官軍追緝,馬坑百姓大部分無辜受擾,所以都逃避他鄉,除馬坑大社外,虎臂頂、大園頭、凹仔頂、大埔仔、樓腳、草埔下、底林仔等社百姓都奔逃一空,至今,這些村社僅留瓦礫遺址,馬坑吳姓也因此衰落。盧茂所領導的起義雖然失敗,但震動了清朝統治。後來,台灣林爽文起義,稱“順天將軍”,與盧茂提出的“順天當事”的口號一脈相承,同是天地會反清的英烈鬥爭。 [1] 

盧茂主要事蹟

天地會反清起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