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盧禮屏

鎖定
盧賡揚,號禮屏,又名盧根,生於1829年,廣東東莞人。早期香港富商和功蔭港島的慈善家,為省港知名富豪紳士,捐出大量資金為族人修建祖墳、建祖祠和溥善堂、育嬰堂,施醫濟藥。1874年被推薦為香港東華三院總理,1878年申請創建保良局,並任首屆總理,保良局是香港歷史上影響最為深遠的慈善機構之一。盧禮屏樂善濟施、扶貧濟困的精神獲得當時清政府和香港政府的廣泛讚譽。其去世後後人為其建一祠堂(禮屏公祠),公祠落成之時,慈禧太后曾親筆賜匾:“福善修仁”,表揚他熱心公益的精神。祠堂保存完好,已列為市一級文物保護單位。
中文名
盧禮屏
別    名
賡揚
盧根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829年
逝世日期
1884年
職    業
商人
主要成就
保良局創辦人
香港東華三院總理
出生地
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村頭村
曾    孫
盧家驄
孫    女
盧愛玲

盧禮屏人物生平

盧禮屏(1829-1884年),名賡揚,出生於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村頭村。少年家貧,曾師從幾位族兄,讀過幾年私塾,但因無一技之長,不得不以捕魚捉蟹,種菜度日。
早諳世事,深知物力維艱的盧禮屏,十幾歲便為父母分憂,每日從村頭挑菜往來太平墟販賣,以維持生計。20歲娶鄰村懷德鄧氏為妻,二年後鄧氏病故,越年3月,後續弦赤崗鄉何氏。新婚半年,迫於生計,跟隨本鎮南面鄉陳廷珏、陳高爵所攜同族兄數人遠涉重洋,抵達美國舊金山一個地名叫加剌科爾(譯音)的金礦挖金。據盧氏家譜記載:①“八月十六日,承武山南面鄉陳廷珏、陳高爵二東,合帶伊鄉兄數人往花旗舊金山(土名加剌科爾)鋤金,言明往金山各人盤費二東暫行借轉,待到埠後稍有起色如數扣回,並帶貨物資本約值銀數百餘兩,帶往舊金山發賣,於九月三十日抵金山,該數人到埠後各懷二志,迫得時刻關心,及聞各人一有餘資,即行陸續扣回,並將所帶貨物盡行沽清,所有銀兩一切如數付與二東,收妥。二十四歲三月,蒙增城陳晃兄在士德擊頁二埠相會,捐資合伴開山內火食生理……”
盧禮屏赴舊金山時,國內還沒有機動輪船航行,飄洋過海的航行運輸,只能依靠三枝桅杆的大帆船(俗稱大眼雞)來完成。在險象環生的大海上航行,經歷了惡浪滔滔,險象環生的煉獄般煎熬後,盧禮屏明白了什麼叫生死考驗。當初剛起航時的興奮和驚奇,已經蕩然無存了,取而代之的是對自然界的深深敬畏,對大洋彼岸廣闊世界的無限想象。在船員的齊心協力下,克服了諸多難以想象的困難,帆船於1852年9月30日順利抵達了美國舊金山(三藩市)。
帆船停靠碼頭,萎縮在那些山峯一樣高聳的機動船旁,像個弱小無助的孩子,匍匐在巨人的腳下。初出遠門的盧禮屏偕友人上岸,踏上異國土地,感覺世界有了夢幻般的變化,滿眼的西洋景讓他目不暇接,驚奇萬分,面對商埠繁華的舊金山。從小熟悉經營之道,周旋於市井的盧禮屏,猛然間在心裏萌生出一個大膽的想法,那一刻他的心狂跳起來。我要留下來,留在美國,尋找新的發展空間。這個想法簡直太出人意料了,友人得知盧禮屏有此想法,只好將其所帶土產貨物沽清,付清盤費。
就這樣,盧禮屏獨自留在了舊金山。留下來不容易,要生存更不容易,誰也無法想象他經歷了怎樣的艱難時光。初來乍到,語言不通,情況不熟,為了能站穩足跟,他以跑礦山販賣餅果飲料度日,維持一日兩餐的最低生活。也許是老天對他的眷顧,一心想讓他早日渡出苦海,過上好日子。
初期的生活儘管過得異常艱辛,收入也十分微薄,但是無意間讓他與金礦建立了密切的聯繫,正是這種看似平淡無奇的聯繫,使盧禮屏很快找到了敲開財富之門的捷徑,這真有點像是天意所為。
盧禮屏平時接觸的顧客絕大部分是以挖金為生的工人,與這些工人交往了一段時間後,盧禮屏逐漸熟悉了工人的基本情況,得知這些挖金的工人雖然比較辛苦,但是收入較為豐厚,有潛在的發展空間,盧禮屏心裏甚為羨慕。
接下來他便有意識地與礦工搞好關係,加深交往,培養友情,很快與礦工們混熟了。盧禮屏知道時機來了,於是由礦工牽線,介紹他認識了礦場的工頭,工頭見盧禮屏為人誠實,樣子機敏,便將其收留,並安排在礦場工作,盧禮屏的生活開始逐漸安定下來。當時的礦場管理很鬆散,工人沒有固定工資,但在礦場內任由工人自行覓地挖掘,不加限制,而挖掘所得金礦則由礦場低價收購。儘管沒有固定工資,但是獲利的空間很大,只要選準了礦場,覓到了好地,運氣一來,發財的機會隨時可能降臨。當然任何一個礦場,挖礦的工人都是最辛苦、最危險的,隨時會遇到意想不到的事件和災禍。
喜歡結交朋友的盧禮屏在礦場與粵籍礦工李、謝二人相遇,常言道: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離家萬里之遙,那親切的粵語鄉音像甘露一樣滋潤着思鄉者的心田。三人經常聚到一塊,從相識到相知,他們頗為投緣,於是三人聯合覓地,共同合作發掘。一日,天氣突變,狂風大作,烏雲密佈,大雨傾盆而下。3人放下手裏的活計,只好就近尋覓避雨之處,匆忙中三人一同鑽進了一個廢棄的金洞,想借助洞窟暫避大雨。可是誰知風雨持續加劇,礦場很快成了一片汪洋澤國,氾濫的雨水呼呼地灌入窟中,水位迅速上升,開始只沒小腿,漸漸漫過大腿和腹部,最後淹到了胸部和脖子,三人命懸一線……
盧禮屏與李、謝二友被困洞窟中三天三夜,無路可退。三個晝夜,不僅沒有閤眼,而且粒米未進,體力透支到了極限,身體搖搖晃晃,如果意念稍稍鬆弛,就很可能沉入水底,永遠爬不起來了。盧禮屏知道自己身臨絕境,支撐他的除了聽天由命的豁達外,還有無畏的精神和必勝的信念。生命在最微弱的時候仍然可以見到一絲灼人的光亮,他們緊咬牙關,不忘相互鼓勵,相互支撐,家裏還有妻兒老小在等待自己,決不能輕易趴下,慘死在異國他鄉,成為永遠無法回鄉的孤魂。三人憑着堅強的意志和信念,終於堅持到大水退去……
自從有了這次生死經歷後,盧禮屏等三人遂成為患難之交,義結金蘭,發誓今後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常言道:大難不死,必有後福,許多事情真的都應驗了這種逢凶化吉,遇難呈祥的跡象,這樣的因果輪迴,這種難以言説的神秘性或許只有依靠宗教方能獲得破解。
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上午,陽光暖暖地照在異國的土地上,揮汗如雨的礦工們三個一羣,四個一夥,埋頭挖掘。盧禮屏和往常一樣,與其他兩位兄弟説着家鄉話,有條不紊地進行挖掘。一鋤一鋤挖着,突然盧禮屏發覺這次挖掘的礦石與往日所挖的大不相同,不僅多數大如握拳,而且其中不少為黑金(烏金),其含金量比普通金礦要高很多。三人見狀,喜出望外,興奮得幾乎想大喊大叫。盧禮屏內心儘管同樣波瀾起伏,難抑興奮,但是他還是牢記住了古訓:樹大招風,財不露白。於是三人秘密商議對策,一致同意封鎖消息,決不能將已經挖到富礦之事向外泄露,不然將會招惹不盡的麻煩,遭人搶奪,甚至危害性命……
三人把喜悦深藏心底,表面上依然是不動聲色,約定每日收工後照例將少許細碎金砂賣給礦場,以掩人耳目,其餘碩大的“金蛋”則覓地藏匿,並以砂泥覆蓋,不留一絲一縷痕跡。同時以化整為零,千方百計尋找機會分頭秘密運出。數年來,三人一直守口如瓶,把事情幹得滴水不漏,許多細枝末節都處理得異常周到,從未被人察覺。對於後人來説,這是一個超現實的淘金夢,盧禮屏以他過人的智慧和韜略,在異國他鄉圓就了自己的致富夢想,為他日後的事業奠定了紮實的物質基礎。
金山發跡不忘桑梓,功蔭港島青史垂名
土地和礦產是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三年後,金礦基本挖完,此時家裏也再三催促回鄉,盧禮屏與李、謝等三人便結束了數年海外的艱苦生活,一同啓程回國。
盧禮屏返粵時26歲,他迴歸故里後,不僅廣置田地,興建祠堂,修葺祖墳,還先後在東莞、番禺、南海、廣州等地建房置業,而且施醫贈藥,扶危濟困,捐資給蔣光鼐的祖父蔣理祥興辦虎門溥善堂、育嬰堂,他畢生致力的慈善事業從此開始發端。
1857年(咸豐七年),正值第二次鴉片戰爭太平軍正活躍在長江以北、黃河以南廣大地區。這年盧禮屏前往香港經商,在文鹹西街(南北行街)創立儀安號金鋪,經營黃金首飾。當時英國已強殖香港,華商地位低微,多受壓制,華人的店鋪只不過相當於今天的攤販遊商,根本無法與英國公司抗衡。盧禮屏深知華商的生存處境十分困難,要發展更是諸多制肘,只有團結合力才能謀取發展空間,只有奮力抗爭才能改變被欺壓的命運。於1868年(同治七年)由盧禮屏等人聯合在香港文鹹街成立了南北商行公所,採取抱團合作,從此形成中國南北貿易交往的商業機構,以此抗衡外國洋行。爾後,南北公所成為香港各行各業華商集會與辦公的會所,對提高華商地位,為華商的壯大和發展,對省港貿易推動尤大,異軍突起的南北公所成績斐然,不僅為華商爭得了一定的話語權,而且為促進香港經濟繁榮亦發揮了重大作用。
盧禮屏因樂善好施,在港影響日益提升,商業網點也隨之活躍,資本積累不斷擴大,實力迅速增強。同治年間,盧禮屏已成為香港頗有名望的富豪紳士,並以熱心社會公益事業而揚名一方,深受各界人士的愛戴和尊敬。
當時的香港在英國強權統治下,華人地位低下,加上英國政府對華人又施行種族歧視政策,加劇了華人的艱難處境,常有華人因貧病交加而倒斃街頭,醫療方面得不到任何的保障。盧禮屏作為華商富紳,見到此種現狀,精神受到極大的震動,於是聯合一批富裕華商再三向港督府呼籲,第六任港督麥當奴面對民眾一浪高過一浪的呼聲,只好順應民意,同意由華商集團集資興建香港第一所華人醫院。
1872年,由華人捐資創辦的首間華人慈善醫院——東華醫院在香港上環普仁街誕生。從此一直被英國人視為草莽的香港華人終於有了自己的救援組織,隨後,廣華醫院和東華東院相繼建成,後來人們把廣華醫院、東華東院、東華醫院並稱為華東三院。據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冼玉儀博士《益善行道》②一書的序言中寫道:“香港東華三院是一間歷史悠久、慈善服務多元化的機構,這是香港市民大眾以至各地人士所深知的。不過,真正深入認識東華各方面史蹟的人卻不多,而真正思考它的歷史意義的人就更少了。”
歷史學家認為,東華三院的歷史是香港社會發展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福利事業的重大創舉。由香港開埠初期開始,東華三院一直為市民提供適切的服務;尤其於開埠早期,東華為無數低下階層的市民提供如贈醫施藥、義學、施棺賑災等福利。東華醫院(東華三院前身),是在中國土壤上出現的第一間西式中用,以現代醫院形式提供中醫中藥診病治療的醫院;其後東華醫院漸次取代文武廟作為華人議事和仲裁機構的地位,東華三院的社會內涵從單一走向了多元。
東華三院從興辦義學,到逐步邁向現代學校模式,是當時為貧苦兒童提供教育的主要辦學團體;東華的賑濟服務擺脱了宗親、鄉籍、方言等傳統社會的侷限,發展出殖民地慈善機構的本土特色;華東義莊為海外華人辦理原籍安葬,這是落葉歸根的中華傳統之延續,是獨一無二的人性化福利服務,亦凸顯了東華成為具有國際聲望的慈善機構。由此可見,東華三院的發展和演變佔據着香港醫療、教育、社會福利等發展史的重要章節。東華三院的歷任董事局每年一任,成員不支取任何酬金,他們將個人的社會網絡、人脈關係、社會經驗引進東華三院,動員不同界別和階層人士的參與,一方面推動籌款,促進院務發展;另一方面為香港建立社會資本,孕育和諧、互相扶持的社會關係,是一個最純粹的慈善團體,其成功的模式仍值得效仿和借鑑。東華三院一貫的辦學宗旨是為社會提供完善及多元化的教育服務,培育英才,使兒童及青少年成長後能盡展所長,回饋社會。以“勤、儉、忠、信”為進德修業的依歸,勉勵學生拓展豐富和有意義的人生。
東華三院按照盧禮屏等人最初倡導的宗旨,一直秉承“救病拯危、安老復康、興學育才、扶幼導青”的使命和承諾,在中西醫療服務、教育服務、社會服務等方面發揮了重大的作用,此宗旨一直延續,並發展成為全港規模最大的慈善社會福利機構。

盧禮屏保良局

保良百年善德可鑑,飲水思源世人景仰
“保良局”是繼東華醫院之後,香港歷史最為悠久的慈善機構之一,初時又稱“保良公局”,顧名思義,謂之“保護良民,秉照公道”。
中央電視台在1997年香港迴歸前夕,派出精幹力量,傾情製作了大型系列專題片《香港百年》,其中重點提到了盧禮屏(盧賡揚)與南北行公所、東華三院,保良公局的密切關係,高度評價了其百年流芳的善舉功德③,盧禮屏的慈善公益事業從東華三院成立後,保良公局又是他新的壯舉。
《香江舊事見聞錄》④一書對香港當時的情況記載:1845年的一份報告,其時香港已有妓院31家,妓女約150多人,當年港督戴維斯曾下令徵收“妓捐”,以開辦花柳病院。當時妓女有“公娼”與“私娼”之分,凡向政府登記並照章繳費的妓院即為“公娼”,這部分妓女需按時繳交税項,接受性病檢查。當時香港操此皮肉生涯者,除中國妓女外,尚有西洋(歐洲)妓女與東洋(日本)妓女等。
開埠之初,歹徒混跡香江,當時淫業日熾,拐騙之風盛行,導致內地婦女被拐騙入港,被強暴虐待,逼良為娼,成為香港一個十分嚴重的社會問題和一大公害。被拐騙婦女,又以東莞籍為多,身為東莞籍華商的盧禮屏對此深感不安。光緒四年(1878年),盧禮屏聯合馮普熙、謝達盛、施笙階等人(後均為保良局首屆總理)具稟港督軒尼詩,揭露拐匪行蹤詭秘,東往西遷,四處流竄,甚至媒婆老媪,俱為窩家。 籲請督府順應輿情:“遇有拐匪,立即就地請差協同拿獲……審明嚴辦;獲匪者賞給花紅,被拐者則資遣回籍,庶不致良民受害,尤不使拐匪縱橫。”
提出集眾捐資,儲備官庫,遍懸賞格,着力緝拿,杜絕此風。此動議獲得港府通過,並制定了《華人保良會保護婦女及幼童章程》,盧禮屏被推舉為首任總理。《華人保良會保護婦女及幼童章程》共九款:“一、為查禁拐匪及被拐之人。二、凡有男女被拐到港,或為娼婢,或販賣出洋,公局必須設法挽救,使之各回原籍。三、凡遇此等被拐男婦,系要待官訊斷,方能發落。如未送回原籍之前,公局必要收留撫養。四、若被拐之人無家可歸,公局須要代擇配,或設法以安其身,故要建造房宇一所,使無家可歸之婦女幼童,得以駐止安身……”
這大致上可見保良公局成立初期之目的,其後該章程增訂為20款。1882年8月,保良公局之章程經英國方面批准,正式在香港憲報公佈。1893年6月26日,保良公局章程再經修訂,定名為《保良局組織條例》頒佈施行。該條例共19章,其中第三章對於保良局之目的與宗旨有明確的規定:“本社團之組織宗旨,為協助政府抑制誘拐,保護婦孺,並以函告或其他方法揭露誘拐罪,或其有關罪行人物,俾將此輩依法懲治。營救此等婦孺,協助其重歸戚友團敍,或予以收容,直至妥為遣嫁,或有人領育,或使其生活適當解決,或妥為安置為止。”從盧禮屏首屆總理開始,保良局的經費來源一直是依靠各屆總理和華人富商捐助,直至50多後的1935年,才獲得英國政府每年7000元的資助。《保良局組織條例》一直保持了整整80年之久,至1973年12月14日,才由港督麥理浩會同立法局商議及同意頒佈施行《一九七三年保良局法例》,保良局最高機構為董事局,董事局人數由港督指定,並由民政司出任主席,行政、立法兩局華人非官方議員等為副主席。隨着時代的發展,保良局有了明顯的官方色彩,賦予了它新的內涵,但是不管保良局如何變遷,作為社會慈善機構,其基本宗旨還是延續了盧禮屏等人當年創辦時所倡導的思想。
廣施善緣的盧禮屏讓百年保良在省港慈善界開啓了一代先河,使無數流離失所、無家可歸者獲得了人間温暖,得到了救助。盧禮屏作為保良局創始人,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將會穿越千百年歷史,其價值取向打破了種族、階層和宗教界限,跨越了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它重大的社會意義依然像寶石一般珍貴,在世俗的天空下閃耀着璀璨奪目的光輝。

盧禮屏後代子孫

盧家五代滿門才俊,子孫遍佈世界各地
據已掌握的資料統計:盧禮屏共有妻妾四人,兒女十七個。百餘年來,家道興旺,祥光一脈,源遠流長,這是一個英才輩出,羣星閃耀的家族,也是善德之舉的回報。據筆者所知,其後人的資料在此略作表述。
長子,盧紹勳,繼承父業,熱心公益,1884年任香港東華醫院董事局主席,曾捐資家鄉創辦太平醫院、溥善堂、育嬰堂及廣州廣濟醫院。次子,盧銘勳,1888年舉人,報捐內閣中書同知銜,總理衙門章京,後捐道員二品頂戴,賞戴花翎,宣統之年選任為廣東諮議局議員。四子,盧鼐勳,外交官,曾隨伍廷芳出使美國、墨西哥、秘魯等國,精通書藝。孫子,盧寶賢,1916年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知名工程師,加拿大中加公民協會副會長,温哥華耆英會永久名譽會長。盧寶楨,香港早期知名商人,慈善家。盧寶發,德國柏林大學醫學博士,美國胃鏡專家,上海著名內科醫師。盧寶書,留學美國習商,獲商學學士,曾任中國華安保險公司兩廣總經理。盧寶達,1902年出生,畢業於復旦大學,獲商學學士學位,任教於廣東國民大學,為體育系主任,曾參加中國體育代表團出席遠東運動會。盧寶永,畢業於嶺南大學,美國芝加哥法學博士,曾任廣東法科學院教育長、廣東高等法院院長,淪陷時任過東莞、中山縣長。
孫女,盧惠卿,中國女排先驅,1930年入燕京大學社會系,曾獲省運會個人冠軍,並在遠東運動會上屢建功勳,為國爭光;1967年受香港中文大學之聘,出任學生輔導部主任,悉心扶持清貧學生赴美留學,其中3位已成為著名數學家。盧季卿,嶺南大學畢業,曾兼任鄧演達英文翻譯,後入讀燕京大學社會系,獲碩士學位,抗戰初期與祝世康參加抗日救國聯共反蔣活動,與中共要人董必武、林伯渠、吳玉章、王若飛等人有交誼,曾任宋慶齡秘書。盧璞卿,嶺南大學畢業,曾任協恩女子中學校長。盧叔卿,曾任天津五區聯合產院院長,天津五區人大代表,她的重大創舉是發明了“胎盤素”。盧婉卿,嶺南大學畢業,著名心血管專家陳心陶門生,哈佛大學醫學院博士。
曾孫,盧愛玲(女),盧寶賢之女(英文譯名盧艾琳)。1942年畢業於美國衞斯理女子學院,同年進入哈佛大學學習園林設計;1942年與國際著名建築設計師貝聿銘結為夫婦。三個兒子均為美國知名建築設計師。盧家聰,商人,慈善家,1922年出生。1944年與弟盧家騶合資在香港創辦富恆珠寶行有限公司,致富後樂善好施,關心香港公益慈善事業,常為慈善機構、公益社團捐資出力,於20世紀90年代期間捐助7000萬元興建香港科技大學盧家聰大學中心。盧家騶,1924年出生於香港,商人,慈善家。1948年與兄盧家聰合資創辦富恆有限公司,從事珠寶、玉石及黃金買賣業務,盧家騶秉承祖父樂善好施的傳統,上世紀七十年代當選為香港著名慈善機構東華三院總理,1976年病逝。1983年,家人根據盧家騶遺願,捐出一千多萬元給東華三院,興建盧家騶眼科醫療紀念中心。盧家祥,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醫學教授;盧家雄是留美醫學博士、美國醫學會會員;盧家煊是獲國務院特殊津貼的電力工程師;盧佩德(女)是鋼琴教育家;盧家亮,商人,社會活動家,高級工程師,參與過北京、上海、天津、長春、深圳等多個大城市基建開發項目,以及首都機場3號航站樓、北京奧運會主場館和水立方等大型工程建設。同時盧家的姑爺媳婦多為名流之輩。兒媳楊秀珊,廣東夏葛女醫學堂卒業,廣州早期女西醫師;孫婿祝世康,美國印第安那大學哲學博士,曾任南京政府工商部法規委員會兼勞工司代司長;曾孫婿貝聿銘,世界著名華人建築設計大師;鄭裕鋒,傑出指揮家、音樂教育家、上海樂團指揮,曾孫媳丁愛華,上海醫科大產科醫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上海三八紅旗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盧家五代滿門才俊,子孫後人遍佈海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