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盧氏黑木耳

鎖定
盧氏黑木耳,河南省盧氏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1-3] 
盧氏黑木耳生產歷史悠久,具有朵大、色黑、肉厚、泡松度高、脆而不艮等特色,曾多次獲得國內外大獎。2008年,《地理標誌產品 盧氏黑木耳》國家標準通過專家組審查。 [4-5] 
2005年12月31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盧氏黑木耳”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1-2] 
中文名
盧氏黑木耳
產地名稱
河南省盧氏縣
品質特點
朵大肥厚,肉厚質細,口感潤滑
地理標誌
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批准文號
國家質檢總局公告2005年第207號
批准時間
2005年12月31日

盧氏黑木耳產品特點

盧氏黑木耳品質特性

黑木耳隸屬於真菌門,擔子菌亞門,有隔擔子菌亞綱,木耳科,木耳屬。子實體葉狀或耳狀,半透明,膠質,有彈性,深褐色至黑色。 [6] 
盧氏黑木耳是指僅產於盧氏當地,滿足於盧氏黑木耳國家地理保護標準標準的黑木耳。盧氏黑木耳朵大、肉厚、質細、口感潤滑,乾濕比高達1:18,有“黑牡丹”之稱。 [1] 
盧氏黑木耳 盧氏黑木耳

盧氏黑木耳營養價值

黑木耳是著名的食用菌之一,營養價值很高,含有豐富的粗蛋白、總糖、纖維素等營養物質和鐵、鈣等礦物元素。其中,每百克黑木耳中鐵的含量高達185毫克,每百克黑木耳中含鈣375毫克,相當於鯽魚的7倍;含鐵185毫克,相當於鯽魚的70倍。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約10%,脂肪、纖維素、鐵、鈣、磷、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和C等有效的營養物質。 [1] 

盧氏黑木耳藥用價值

黑木耳不僅是美味菜餚,而且具有多種藥用價值,是一種珍貴的藥材。明代著名醫藥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木耳“性甘平,主治益氣不飢”等,現代醫學研究還發現黑木耳能減低血液凝塊,緩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黑木耳所含的多糖體是酸性異葡聚糖,有抗癌和治療高血壓、眼底出血等疾病的作用。據報道,毛木耳背面絨毛含有豐富的抗癌活性物質。在醫療上,黑木耳味甘性平,具有滋養、益胃、活血、潤燥、清肺、排泄之功能,是礦山、冶金、紡織、理髮工人理想的保健食品。 [1] 
盧氏黑木耳 盧氏黑木耳

盧氏黑木耳產地環境

盧氏縣地處河南省西部,三門峽市西南方向,位於兩省八縣結合部。氣候宜人,四季鮮明,地處亞熱帶與暖温帶的過渡帶,具有大陸性季風氣候的特點。春秋較短,冬夏較長,晝夜温差大,降水量時空分佈不均,小氣候複雜多變 [7]  。盧氏縣是河南省面積最大的縣,地域遼闊,資源豐富,原始生態環境保存完好,良好的生態環境造就了“盧氏黑木耳”營養豐富、風味獨特的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獨特特徵。 [8] 

盧氏黑木耳歷史淵源

據《禮記內則》記載和漢學者鄭玄的註解,以及宋代陳皓的《禮記集説》,都證明黑木耳為上古時代帝王獨享之佳品。 [1]  [3] 
1986年,盧氏縣制定實施了國家星火計劃項目——高檔食用菌系列化開發研究,制定並推廣黑木耳高產栽培技術,使其單產質量位居全國第一,年產量穩定在50萬公斤以上,年產值達到2500萬元,帶動了當地2萬多户、6萬多農民脱貧致富。
2007年,盧氏縣將食用菌生產列入盧氏縣八大支柱產業之一,牽頭成立食用菌領導小組,帶動當地黑木耳生產規範化和標準化的發展。 [9] 
盧氏黑木耳 盧氏黑木耳

盧氏黑木耳生產情況

黑木耳主要產於盧氏縣,年產15萬至20萬公斤。行業發展高峯時,盧氏木耳年產量曾高達90萬公斤,產值達到3342萬元。 [9] 
1963年開始,盧氏木耳收購出口,最高年出口量達105噸,主要銷往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 [1] 
2012年,盧氏縣有19個鄉鎮,293個行政村、3115個居民組、10萬多人從事食用菌生產。全縣共有食用菌購銷門市580多家,從事流動購銷、冷庫貯鮮、購銷經紀人等3500多人。 [9] 
2014年,盧氏縣食用菌直接出口實現零突破,當年實現食用菌直接出口額1500餘萬美元。
2015年,盧氏縣食用菌直接出口繼續保持着快速增長,兩年間累計完成食用菌出口5000萬美元。
“十二五”(2011-2015年)期間,盧氏縣建成20個食用菌示範園區。盧氏縣食用菌生產規模累計完成4.2億袋,培訓菌農1.2萬人次,實現菌業綜合產值28.4億元,僅食用菌一項,可為每個菌農增加純收入1.5萬元。 [10] 

盧氏黑木耳產品榮譽

民國三年(1914年),在美國舊金山萬國商品賽會上,盧氏黑木耳曾得過金質獎章。 [1] 
1979年,盧氏黑木耳在陝西漢中全國黑木耳質量評比會上名列全國第一。 [1] 
1991年,盧氏黑木耳榮獲國家“七五”星火計劃產品博覽會金獎。 [9] 
1994年,盧氏黑木耳在蒙古國國際商工貿博覽會上榮獲金獎。 [8] 
1999年,盧氏黑木耳獲得“綠色食品”證書。 [9] 
2012年,盧氏黑木耳被評定為“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 [8] 
2013年9月,盧氏縣被評為全國食用菌產業化建設示範縣,被國家質檢總局評定為國家級出口香菇質量安全示範區。 [10] 
2014年,盧氏黑木耳被指定為夏季達沃斯論壇國宴特供食材。 [8] 
2015年10月,盧氏黑木耳被評為全國優秀食用菌主產基地縣。 [10] 
盧氏黑木耳 盧氏黑木耳

盧氏黑木耳地理標誌

盧氏黑木耳地域保護範圍

盧氏黑木耳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以河南省盧氏縣人民政府《關於確定盧氏黑木耳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的通知》(盧政[2004]32號)提出的範圍為準,為河南省盧氏縣獅子坪鄉、沙河鄉、雙槐樹鄉、文峪鄉、瓦窯溝鄉、湯河鄉、橫澗鄉、潘河鄉、徐家灣鄉、磨溝口鄉、木桐鄉、官坡鎮、範裏鎮、五里川鎮、朱陽關鎮、杜關鎮、官道口鎮、東明鎮、城關鎮等19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1-2] 

盧氏黑木耳質量技術要求

(一)栽培管理
1.生產季節:點菌時間春季為3月,秋季為9月。
2.場地選擇:選擇通風、向陽、水源充足,場地平整,百米內無污染的地方。
盧氏黑木耳 盧氏黑木耳
3.菌種選擇:當地選育的黑5號、向陽1號、向陽2號木耳種,按NY528—2002《食用菌菌種生產技術規程》的要求生產1、2、3級種。
4.栽培材料:段木材料為樺樹、櫟樹和闊葉樹種,以10年生,胸徑10釐米為佳。代用原料應為上述樹種的木屑,其中木屑佔60%,玉米芯秸稈等佔20%,其它輔料佔20%。按NY5099—2002《食用菌栽培基質安全技術要求》備料生產。
5.裝袋與滅菌:用低壓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裝料,規格為15釐米×30釐米×0.04釐米的折角袋,料高為袋長的3/5,裝濕料0.7千克,套上頸圈(內徑4釐米、高3釐米)其上包一層牛皮紙。採用常壓滅菌,當滅菌灶內温度達到100℃後,千袋以下需保持6至8小時,千袋以上需保持10—12小時。
6.點菌:
段木點菌:直徑10釐米的耳杆,打孔4行,孔深1.5釐米,孔距10釐米,行距6—8釐米。4瓶(750毫升)菌種,點10根耳杆。點菌後用樹皮蓋封好。
袋裝點菌:點菌應在無菌的環境中進行,每袋打孔2個,孔深2.5釐米。每瓶(750毫升)菌種接40袋,接種後用3.5釐米×3.5釐米的膠紙封口。
7.袋載黑木耳的管理:
(1)培菌:
料袋點菌後移入培菌室內,點菌後10天內,室(棚)温度保持在25℃—27℃之間,以後應為22℃至24℃之間,空氣相對温度為55%—60%,避光,每天通風2次,每次半小時,養菌50天,後10天袋温不超過20℃。
(2)劃口與吊袋:
當春季日平均氣温回升到8℃以上,秋季日平均氣温降至18℃以下時,將發滿菌的菌袋去掉徑圈,立即用繩紮緊袋口,運到出耳場,用消過毒的刀片在菌袋上劃“V”形口,夾角為45度,邊長1.5—2釐米,深度0.2至0.3釐米,每排4—5個口,上下口位置錯開,每袋共開口20個。
(3)出耳管理:
棚內温度應保持在22℃至24℃,空氣相對濕度應為80%—90%,擴散光,持續5至7天可形成黑褐色黃豆大小的原基,保持濕度,噴後通氣,空氣相對濕度降為83%—90%,晝夜温度差在10℃以上,即15—25℃,7至10天后分化出耳片,早晚噴水,中午停噴,使耳片白天干邊,夜晚潮濕,形成乾乾濕濕,乾濕交替的環境,加大通風,增加光照,7陽3陰,氣温應保持15℃至20℃之間,不能超過25℃,15天后即可採摘。
8.段木管理:
(1)上堆:
將點過菌的耳杆運入耳場,每根橫木(1米長)上,擺7根耳杆,杆間留空隙,垂直交叉成“井”字形,堆高1米,用塑料薄膜覆蓋,空氣温度保持在22—28℃,氣温高時應揭膜通風降温。
(2)散堆:
盧氏黑木耳 盧氏黑木耳
上堆發菌1個月後,將耳杆按匍匐式或覆瓦式散堆排場,耳場温度保持在20—28℃之間。
(3)起架:
將耳杆按“人”字架放置,耳杆間隙5釐米。
(4)管理:
出耳期空氣温度15℃至25℃,晝夜温差10℃以上,空氣相對濕度85%—90%,散射光,7分光照3分蔭涼,霧化噴灌,形成霧氣昭昭,乾乾濕濕,乾濕交替的環境,加大通風,採前停水1至2天。
(二)採收與加工
耳片肥厚、舒展、變軟,耳根收縮變細,腹面可見彈射出白色孢子粉時便可採收。採時應採大留小,用鋒利的刀片齊耳基處割下,避免帶出培養料。採後及時晾曬,使含水量不超過14%,裝入雙層聚乙烯塑料袋(符合GB9687標準)內,放於乾燥、通風、潔淨的庫房內保藏。
(三)質量特色
1.感官質量:耳片形似人耳,牡丹型,呈波浪狀,顏色為黑褐色或黃褐色,新鮮時半透明,膠質,有彈性;乾燥後強烈收縮成角質,硬而脆,背面凸起,有短絨毛,腹面下凹,表面光滑或有脈絡狀皺紋。水泡後柔軟多姿,吃起來脆而不艮,滑而不膩,並有一種特殊的香味。
2.理化指標:內含蛋白質不小於9%,碳水化合物不小於22%,粗纖維不小於3%,灰分不小於3%,脂肪不小於0.4%。 [1-2] 

盧氏黑木耳專用標誌使用

盧氏黑木耳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盧氏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 [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