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盧梭美學思想研究

鎖定
《盧梭美學思想研究》是李妍妍鎖住的博士論文,指導老師是王元驤。
中文名
盧梭美學思想研究
作    者
李妍妍
導    師
王元驤指導
學科專業
文藝學
學位級別
博士論文
學位授予單位
浙江大學
學位授予時間
2007
關鍵詞
盧梭 美學思想 自由 浪漫主義
館藏號
B83-095.65
館藏目錄
2010\B83-095.65\1 [1] 

盧梭美學思想研究內容簡介

“迴歸自然”是盧梭全部思想的核心,“自然”“自由”“情感”是理解其核心思想的關鍵詞和經緯線,而這三者又是貫穿西方近現代思想史的重要範疇。研究盧梭的美學思想,應在由“自然”“自由”“情感”所構成的現代性問題關聯域中做整體考察。本書以啓蒙時代的文化及美學思潮為背景,探討盧梭美學思想的發生發展概貌、潛在邏輯體系、主要理論範疇、現代價值闡釋及侷限性等問題,進而探究其對於當下美學與文化建設的正反啓示 [2] 

盧梭美學思想研究目錄信息

緒 論/1
第一章 盧梭的生平及學術思想概觀/22
第一節 盧梭的生活經歷及思想形成軌跡/22
一 在大自然中成長:記憶深處的自然情結(1712~1740)/23
二 都市生活中的盤旋:暫別自然的迷惘和出路(1740~1749)/25
三 文壇論戰:“迴歸自然”思想的提出及實踐(1749~1762)/27
四 自我反思與批判:人生理想的固守(1762~1778)/28
第二節 盧梭思想的理論淵源——以“迴歸自然”為中心/30
一 “迴歸自然”——對抗功利主義倫理觀/30
二 感覺經驗論——“迴歸自然”的哲學基礎/33
三 泛神論與自然神論——“迴歸自然”的神學背景/35
四 近代自然法哲學——“迴歸自然”的政治理論資源/39
第三節 “迴歸自然”思想的美學解讀/43
一 盧梭的審美文化人格/43
二 “迴歸自然”的美學圖景與內在邏輯/48
第二章 自然:盧梭美學思想的基石/53
第一節 從“神”的自然到“人”的自然:從古希臘到盧梭自然觀的演進/53
一 古希臘的自然觀/54
二 十六、十七世紀的自然觀/55
三 啓蒙時代的自然觀/57
四 盧梭的自然觀/59
第二節 盧梭自然觀的美學內涵/63
一 善待自然:作為生命形態與生活方式的自然/64
二 善待他人:作為人類生存狀態的自然/70
三 善待自我:作為人性情理的自然/72
第三節 “迴歸自然”——啓蒙運動的生態反思/75
一 迴歸自然與自然生態/75
二 迴歸自然與生態正義/79
三 迴歸自然與精神生態/82
第四節 對十九世紀生態文學創作的影響/85
一 生態“烏托邦”式生活圖景的建構/85
二 批判工具主義思維方式/90
三 自然人性觀/92
第三章 自由:盧梭美學思想的靈魂/95
第一節 盧梭思想中的“自由”概念辨析/95
一 自由是“力學定律根本無法解釋”的“純粹精神的行為”/96
二 “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99
第二節 人格自由與審美超越/104
一 從感性與理性的統一中探尋人格自由之途/104
二 人格自由的審美超越性/108
第三節 文學活動中主體意識的提升/111
一 “發現了真正的‘我’”/111
二 自我意識與心理分析/115
第四章 情感:盧梭美學思想的特質(上)/121
第一節 啓蒙運動的理性觀念與盧梭的問題/121
一 啓蒙運動的理性觀念/121
二 盧梭的問題/128
第二節 盧梭的情理之辨/135
一 以道德論為根基的情感觀/136
二 有關情理之辨/138
第三節 藝術審美中的情感表現論/141
一 新古典主義:理性至上的藝術原則/142
二 盧梭:藝術是“情感或感情的流溢”/145
第五章 情感:盧梭美學思想的特質(下)/150
第一節 自然的偏離與教育的還原/150
一 自然人性的界定/151
二 《愛彌兒》的創作/155
三 “白板説”的威力/161
第二節 盧梭的選擇:美育思想的產生/163
一 對古典主義教育的批判/164
二 對理智教育的批判/167
三 盧梭美育思想的基本原則/170
第三節 盧梭美育思想的內容/177
一 培養審美能力/178
二 塑造崇高精神/181
三 追求自由生活/185
第四節 盧梭美育思想的影響與實踐意義/186
一 《愛彌兒》產生的影響/187
二 盧梭美育思想的實踐意義/190
第六章 “迴歸自然”語境下的藝術理論/194
第一節 盧梭的藝術批判視域/194
一 “科學與藝術的復興是否有助於敦化風俗?”/194
二 藝術批判的精神實質/198
第二節 對悲劇“淨化説”的批判/200
一 劇場“假相”/200
二 劇場“真相”/203
三 戲劇理論中的柏拉圖主義/206
第三節 對文學與音樂的肯定/211
一 辯護原則/211
二 美與善的結合/214
第七章 盧梭美學思想的貢獻與侷限/217
第一節 盧梭美學思想的影響/218
一 盧梭與西方近現代審美範式的轉換/218
二 盧梭與審美現代性/229
三 盧梭與馬克思/252
四 盧梭與老莊思想的呼應/266
第二節 盧梭美學思想的侷限/272
一 片面的深刻:對文明異化的批判/272
二 整體的偏狹:對藝術審美經驗的執着/276
三 內在的矛盾:對盧梭美學中二律背反問題的考量/279
結 語/282
參考文獻/284
後 記/297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