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盧昊

(中國北京籍畫家)

鎖定
盧昊 [1]  ,1969年2月9日,出生於中國北京。1992年畢業於中國中央美術學院。生活和工作在北京。
2009,意大利威尼斯第53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策展人。
巴黎市政府2009-2013擔任外方藝術顧問。
2009款法拉利跑車全球限量版唯一設計師。 [2] 
中文名
盧昊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69年
畢業院校
中國北京中央美術學院
職    業
畫家
出生地
中國北京
代表作品
城市現在時:盧昊繪畫與裝置藝術展

盧昊個人經歷

藝術理念別具一格,其作品被包括劍橋大學博物館、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等眾多藝術中心收藏。
近年來盧昊還多次參加國際性展覽,2009年擔任第53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策展人並受邀擔任2010年紐約雙年展策展人。

盧昊藝術年表

2017年
“雙向複製”盧昊的記憶術及其實踐 合美術館——武漢 [3] 
2016年
“靜觀大千 心期物外”盧昊個展,泉空間,北京; [4] 
“圖像精神”2016名家小幅作品收藏展,K空間,四川成都; [5] 
“集物一覽——古今對話”作品展,BA藝術中心,上海; [6] 
2015年
“心期物外”盧昊個展,我們畫廊,上海; [7] 
“自選——水墨作為材料”當代藝術展,春美術館,上海; [8] 
“展示片段”OCAT十年(2005-2015)文獻研究展,OCAT研究中心,北京; [9] 
2014年
“我們”中國當代繪畫8人展,上海五維藝術產業園策展人:沈其斌; [10] 
第八屆AAC藝術·生態·觀察巡展深圳站,關山月美術館,策展人:吳洪亮; [11] 
第八屆AAC藝術·生態·觀察巡展北京站,今日美術館; [12] 
“1960”羣展北京泉空間,策展人:冀少峯; [13] 
南京國際藝術節,策展人:顧丞峯;
“東雲西語”,武漢合美術館策展人:魯虹; [14] 
“符號花園”德國漢堡美術館; [15] 
2013年
“北京-索非亞”——中國當代藝術新景象,保加利亞國家當代美術館,索非亞,保加利亞;
“北京-布加勒斯特”——中國當代藝術新景象,羅馬尼亞國家當代美術館,布加勒斯特,羅馬尼亞;
“北京-布拉格”——中國當代藝術新景象,布拉格皇家城堡馬廄美術館,布拉格,捷克;
“北京-貝爾格萊德”——中國當代藝術新景象,羅馬尼亞國家當代美術館,貝爾格萊德,塞爾維亞;
領軍當代-“AAC藝術中國年度影響力”獲獎藝術家邀請展,今日美術館,北京,中國; [16] 
杭州,天人合一美術館,個展“被記憶包裹的美麗人生”; [17] 
2012年
法國巴黎公共藝術項目日內瓦巡展,日內瓦當代美術館,瑞士;
法國巴黎公共藝術項目收藏展,巴黎市政廳,法國;
盧昊個展,亞洲美術館,柏林,德國;
2011年
柏林長卷,空白空間,中國,北京;
2010年
“改造歷史”個展,國家會議中心,中國,北京;
2009年
“國家遺產展”,後盾畫廊、角屋畫廊,英國,曼徹斯特; [18] 
城市現在時:盧昊繪畫與裝置藝術展,新加坡美術館,新加坡;
第53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意大利,威尼斯;
巴黎市政府2009-2013外方藝術顧問;
法拉利跑車全球限量版唯一設計師; [2] 
2008年
“第七屆上海雙年展”,上海美術館,中國,上海;
我們的未來:尤倫斯基金會收藏展,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中國,北京;
“迪奧與中國藝術家”,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中國,北京;
“北京-雅典,來自中國的當代藝術”,希臘國家當代藝術中心,希臘,雅典;
第一屆月亮河雕塑藝術節《源》,月亮河當代藝術館,中國,北京;
風景個展,北京公社,中國,北京; [19] 
“複製的記憶”個展,程昕東國際當代藝術空間,中國,北京;
2007年
第十二屆卡塞爾文件展,Fridericianum藝術館,德國,卡塞爾;
來自中國的藝術——希克收藏,巴西中央文化銀行,巴西,里約熱內盧;
金豬年——希克中國現代藝術收藏展,考克大學Lewis Glucksman畫廊,愛爾蘭,考克;
中國歡迎你,格拉茲美術館,奧地利,格拉茲;
“俄羅斯雙年展”,俄羅斯特列恰可夫國家美術館,俄羅斯,莫斯科;
“可能性:盧昊、王音、蕭昱、楊茂源”,藝博畫廊,中國,上海; [20] 
“SH Contemporary 2007上海藝術博覽會國際當代藝術展”,中國,上海;
“萬箭齊發”個展,麥勒畫廊,中國,北京; [21] 
盧昊個展,華藝莎藝術中心,印尼,雅加達;
2006年
“麻將”希克中國當代藝術收藏展,漢堡藝術館,德國漢堡;
“釜山雙年展”,韓國釜山;
“YUM CHA”Ray Hugher畫廊,澳大利亞悉尼;
“江湖——中國當代藝術展”,Tilton畫廊,美國紐約;
“北京/背景:關於建築”,程昕東國際當代藝術空間,中國北京;
盧昊個展,何香凝美術館,中國深圳;
盧昊個展,季豐軒畫廊,中國香港;
盧昊個展,程昕東國際當代藝術空間,中國北京;
盧昊個展,阿拉里奧畫廊,韓國首爾;
2005年
“着陸現實——中國當代藝術展”,首爾藝術中心,韓國,首爾;
“Follow me中國當代藝術展”,森美術館,日本,東京;
“牆:中國當代藝術展”,中華世紀壇美術館,中國,北京;
“麻將——希克中國現代藝術收藏展”,伯爾尼美術館,瑞士,伯爾尼;
“中國:當代中國藝術家所見”,Spazio Oberdan,意大利,米蘭;
“間+隔”當代藝術展,海上海創意LOFT,中國,上海;
“未來考古學——第二屆中國藝術三年展”,南京博物館,中國,南京;
“明日,不回眸”,關渡美術館,台灣;
盧昊個展,Goedhuis當代藝術館,美國,紐約;
盧昊個展,北京現在畫廊,中國,北京; [22] 
盧昊個展,東京畫廊,日本,東京;
2004年
“身體——中國”,馬賽當代藝術博物館,法國,馬賽;
“釜山雙年展”,韓國,釜山;
“板起面孔”版畫聯展,多倫美術館,中國,上海/現在畫廊,中國,北京;
“什麼藝術展”,陝西省美術館,中國,西安;
2003年
“新地帶:中國藝術”,波蘭國家藝術中心,波蘭,華沙;
“間”中國當代藝術展,蓬皮杜文化藝術中心,法國,巴黎;
“二手現實——當代藝術展”,今日美術館,中國,北京;
“中國當代藝術展”,華人藝術中心,英國,曼徹斯特;
2002年
“第四屆上海雙年展”,上海美術館,中國.,上海;
“通過”,René Steiner畫廊,瑞士,埃爾拉赫;
“歡迎中國!”,Soardi畫廊,法國,尼斯;
“中國藝術——來自中國的當代藝術”,KÜppersmÜhle美術館,德國,杜伊斯堡;
“都市像學——第25屆聖保羅雙年展”,巴西,聖保羅;
2001年
“第7屆伊斯坦布爾雙年展”,土耳其,伊斯坦布爾;
“參與?”,麥勒畫廊,瑞士,盧森;
“生活在此時——27位來自中國的當代藝術家”,漢堡火車站美術館,德國,柏林;
“參與?”,麥勒畫廊,瑞士,盧森;
2000年
“我們的中國朋友們——當代藝術展”,魏瑪ACC畫廊,包豪斯大學畫廊,德國,魏瑪;
“第5屆里昂雙年展”,法國,里昂;
“中國當代藝術資料展”,福岡亞洲美術館,日本,福岡;
1999年
“北京——倫敦”當代藝術展,倫敦ICA藝術中心,英國,倫敦;
“到處(dAPERTutto)——第48屆威尼斯雙年展”,意大利,威尼斯;
“跨世紀彩虹——豔俗藝術展”,泰達美術館,中國,天津;
“酚苯乙烯”當代藝術展,中山公園,中國,北京;
1998年
“偏執”,北三環東路十號地下室,中國,北京;
1996年
個人實驗水墨畫展,北京雲峯畫廊,中國,北京;
1995年
個人實驗水墨畫展,北京國際藝苑美術館,中國,北京。

盧昊出版書籍

《城市現在時:盧昊繪畫與裝置藝術展》 《城市現在時:盧昊繪畫與裝置藝術展》
《城市現在時:盧昊繪畫與裝置藝術展》出版社:非正式出版物

盧昊攜手法拉利

披上宋代哥窯瓷紋的法拉利599 披上宋代哥窯瓷紋的法拉利599
11月,盧昊作為第一位與法拉利合作的中國藝術家,以宋代哥窯開片瓷紋為靈感設計完成了法拉利599中國限量版藝術典藏跑車,該跑車在法拉利舉辦的公益晚會上被以超過1100萬人民幣的高價拍出。法拉利將此次善款用於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的一個教育項目,而盧昊亦將此次設計費捐獻給中國的當代藝術機構。創作靈感
B:為什麼選擇宋瓷的哥窯這種材質設計法拉利中國限量版?
盧:把與中國文化有關聯的元素用在法拉利限量版上是一開始就有的想法,瓷器這種材質可以讓人瞭解其背後的中國文化的故事,中國的英文就是瓷器的意思。但設計之初並沒有首先考慮這個圖案,嘗試過青花,但感覺太花。後來想到了哥窯,並選擇了淡雅的淡綠色。
參觀法拉利工廠
B:中國字體很多,為什麼選擇小篆刻在這款法拉利限量版上?
盧:小篆刻在硬體上比較舒服,很好看,同時它又讓人不一定馬上看懂、看清,反而增加了想了解的慾望。
參觀法拉利工廠 參觀法拉利工廠
B:製作過程是怎樣的,用了多長時間?盧:設計稿完成後大概用了兩週的時間最終完成,我們首先從一個盤子上拓下圖案,在車的前蓋上試驗之後,在整車上勾出線條,再進行噴塗。噴繪是由兩三個人進行的,他們是來自新西蘭的很有名的噴繪師,世界排名前十幾位。
B:作為藝術家,您認為法拉利在設計上有何特點?
盧:法拉利的外形其實已成型了,它的動力學設計得很好,總之它的設計很完美。法拉利的紅色很經典,在賽道上經過很漂亮。出去玩的時候見過幾輛紅色法拉利飛快駛過,我的朋友説就像彩虹閃過一樣。
盧昊,1969年生於中國北京。1992年畢業於中國中央美術學院。

盧昊人物評價

在盧昊的早期作品中,他用有機玻璃複製了一些北京的象徵性建築物,並將花、鳥、蟲、魚這些曾經作為傳統藝術母題的動物,分別飼養在這些建築模型中《花鳥蟲魚》,(1999年),以探討詩意的棲居方式在當代社會中的所面臨的困境。在《北京玩花筒》(2001年)中,他按照一定的比例複製了奇妙混合了古典建築現代主義建築的都市,以極其視覺化的形式呈現出亞洲國家都市化過程的實際景觀。所有的這些作品中,都市化舞台的主角只是那些建築,作為主體的人則處在一種缺席的狀態之中。在本次展覽中,盧昊的作品是一個巨大的剷車,它明顯地是今日建造的象徵。但與此同時,這樣的作品也是提出思考的。對於這個“自主”的剷車而言,無論從起因和結果上講,主體的人雖然在場,但是卻實際上總是處於一種非決定性的狀態之中。這未嘗不是亞洲國家都市化奇特的現實。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