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盧懷慎

鎖定
盧懷慎(?-716年), [24]  字懷慎,滑州靈昌(在今河南滑縣西南)人, [25]  祖籍范陽(今北京西南), [26]  潭州參軍盧挺之子。 [27]  唐朝宰相。 [29] 
盧懷慎年少時清謹,考中進士。歷任監察御史、吏部員外郎。神龍年間(705年-707年)中,遷侍御史。景龍年間(707年-710年)中,盧懷慎進右御史台中丞。後遷黃門侍郎,封漁陽縣伯。開元元年(713年),盧懷慎進同紫微黃門平章事。開元三年(715年),遷黃門監。時盧懷慎與紫微令姚崇對掌樞密,自自知其不及姚崇,每事皆推讓之,時人謂之“伴食宰相”。次年初冬,兼禮部尚書。 [24]  盧懷慎因病辭職返回故里。 [27]  後逝世。 [24] 
盧懷慎以儉治家,傳承家風。其十分注重家教,其家教家風對後代影響很大,更被朝野廣為傳頌。 [25]  《全唐詩》收錄其詩作兩首《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還字》、《奉和聖制龍池篇》。 [28]  王夫之於《讀通鑑論》中評價其:“宋璟清而勁,盧懷慎清而慎,張九齡清而和,遠聲色,絕貨利,卓然立於有唐三百餘年之中,而朝廷乃知有廉恥,天下乃藉以又安,開元之盛,漢、宋莫及焉!” [27] 
所處時代
唐朝
民族族羣
漢人
出生地
滑州靈昌
出生日期
不詳
逝世日期
716年
本    名
盧懷慎
官    職
侍中兼吏部尚書
爵    位
漁陽縣伯
諡    號
文成

盧懷慎人物生平

盧懷慎早年經歷

盧懷慎年輕時廉潔謹慎,後考中進士,歷任監察御史、吏部員外郎。 [1] 
神龍元年(705年),唐中宗復辟,將武則天遷居上陽宮,並十日一去朝見。盧懷慎時任侍御史,進諫道:“昔日漢高祖稱帝后,五日朝見太公一次,是因為他以布衣取天下,故將尊貴歸於父親。如今陛下遵循成法、繼承皇統,怎可效仿漢高祖?應天門離提象門不過二里,騎馬不能成列,乘車不能並行,陛下屢經於此,萬一有愚人犯駕,又該如何?臣認為應該將太后接到內朝奉養,不勞陛下出入。”唐中宗不聽。 [2] 

盧懷慎切諫時政

景龍年間,盧懷慎改任右御史台中丞,又上疏朝廷,評論時政得失。 [3]  他主要提出三條主張:
1、諸州都督刺史別駕長史司馬畿縣縣令任職不滿四年,不能遷官。政績優異者,可加賜車馬裘服,可提高俸祿官秩,可派使節慰問,可下詔書勸勉,需到有公缺之時再加以提拔。對於毫無政績、貪婪暴虐者,則免官放歸鄉里
2、將員外官中有才能可以擔任地方長官或高級僚佐的官員,加以升遷外放,由朝廷核查政績。年老有病不能任職者,一併停罷。
3、因貪贓而被停罷官職者,罷官不到十年,不得加以錄用。
奏疏呈上後,唐中宗仍不採納。 [4] 

盧懷慎擔任宰相

景雲元年(710年),唐睿宗復位,任命姚崇為兵部尚書陸象先、盧懷慎為兵部侍郎,整頓中宗以來混亂的武官選舉制度。 [5]  後來,盧懷慎又改任黃門侍郎,封漁陽縣伯 [6] 
開元元年(713年),盧懷慎與魏知古一同到東都洛陽主持銓選事務。不久,唐玄宗將盧懷慎召回長安,任命他為宰相,授為擔任同中書門下三品。 [7] 
開元二年(714年),盧懷慎代理黃門監。當時,薛王李業的舅父王仙童侵凌百姓,遭到御史彈劾。李業為他向皇帝求情,唐玄宗便命中書門下進行復審。盧懷慎與中書令姚崇奏道:“王仙童的罪狀清楚明白,御史的彈劾並無冤枉之處,不能對他放縱寬宥。”唐玄宗遂命結案,從此皇親國戚都收斂氣焰。 [8] 
開元三年(715年),盧懷慎被正式拜為黃門監,併兼任吏部尚書。當時,姚崇因兒子去世,告假十餘天,以致政務堆積如山。盧懷慎對此無從決斷,惶恐不已,向玄宗請罪。唐玄宗道:“朕將天下之事委付姚崇,只是想讓您對雅士俗人起鎮撫作用。” [9] 

盧懷慎病重去世

開元四年(716年),盧懷慎病重,上表乞歸骸骨,請求退休,得到唐玄宗的批准。同年十一月,盧懷慎病逝,並上遺表,向唐玄宗推薦宋璟、李傑、李朝隱盧從願。唐玄宗感嘆不已,追贈盧懷慎為荊州大都督,諡號文成。 [10-11] 
開元六年(718年),唐玄宗在打獵時,途遇盧懷慎的家人在進行大祥祭祀(去世兩週年舉行的祭禮),便賞賜縑帛等物,停止打獵,停在盧懷慎的墓前停馬注視,泫然流淚,讓中書侍郎蘇頲草擬碑文,並親自書寫,又命官府為其立碑。 [12] 

盧懷慎軼事典故

開元年間,盧懷慎與姚崇一同拜相。他認為自己的為政之道不如姚崇,每遇大事都推給姚崇處理。時人都稱盧懷慎為伴食宰相,譏諷他只吃飯不辦事。 [13]  後人便用“伴食宰相”比喻碌碌無為的官員。

盧懷慎人物評價

崔羣:玄宗初得姚崇、宋璟、盧懷慎、蘇頲韓休張九齡則治,用宇文融李林甫楊國忠則亂,故用人得失,所繫非輕。 [14] 
劉昫:⑴懷慎清儉,不營產業,器用服飾,無金玉綺文之麗。所得祿俸,皆隨時分散,而家無餘蓄,妻子匱乏。⑵魏知古、盧懷慎、源乾曜李元紘杜暹、韓休、裴耀卿,悉藴器能,鹹居宰輔。或心存啓沃,或志在薦賢,或出愛子為外官,或止屯田於關輔,或不受蕃人之賂,或堅劾伯獻之奸,或廣漕渠以充國用:此皆立事立功,有足嘉尚者也。盧、李、杜三君子,又以清白垂美簡書,公孫弘之流也。 [15] 
司馬光:昔鮑叔之於管仲子皮之於子產,皆位居其上,能知其賢而下之,授以國政;孔子美之。曹參自謂不及蕭何,一遵其法,無所變更;漢業以成。夫不肖用事,為其僚者,愛身保祿而從之,不顧國家之安危,是誠罪人也。賢智用事,為其僚者,愚惑以亂其治,專固以分其權,媢嫉以毀其功,愎戾以竊其名,是亦罪人也。崇,唐之賢相,懷慎與之同心戮力,以濟明皇太平之政,夫何罪哉!《秦誓》曰:“如有一介臣,斷斷猗,無它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如自其口出,是能容之,以保我子孫黎民,亦職有利哉。”懷慎之謂矣。 [16] 
王夫之:開元之世,以清貞位宰相者三:宋璟清而勁,盧懷慎清而慎,張九齡清而和,遠聲色,絕貨利,卓然立於有唐三百餘年之中,而朝廷乃知有廉恥,天下乃藉以又安,開元之盛,漢、宋莫及焉。 [17] 

盧懷慎個人作品

全唐詩》收錄其詩作兩首:《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還字》、《奉和聖制龍池篇》。 [18] 
全唐文》收錄其奏疏九篇:《諫十日一朝西宮表》、《遺表》、《請毀河橋奏》、《請按王仙童奏》、《詔贈崔湜父官奏》、《陳時政得失疏》(三篇)、《夏州加兵議》。 [19] 

盧懷慎家庭成員

父親:盧挺,潭州司户參軍 [20] 
兄弟:盧懷莊,駕部郎中 [20] 
兒子:盧奐尚書右丞,襲封漁陽縣伯。 [20] 
兒子:盧弈御史中丞安史之亂時遇害。 [20] 
孫子:盧振,盧奐之子,國子主簿 [20] 
孫子:盧鈞,盧奐之子,左武衞兵曹參軍 [20] 
孫子:盧杞,盧弈之子,門下侍郎同平章事 [20] 

盧懷慎史籍記載

舊唐書·卷九十八·列傳第四十八》 [15] 
新唐書·卷一百二十六·列傳第五十一》 [21] 
資治通鑑·卷二百八·唐紀二十四》 [22] 
《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唐紀二十六》 [23] 
《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一·唐紀二十七》 [16] 

盧懷慎影視形象

《唐明皇》中的盧懷慎 《唐明皇》中的盧懷慎
1990年《唐明皇》,牛星麗飾演盧懷慎。
參考資料
  • 1.    《舊唐書·盧懷慎傳》:懷慎少清謹,舉進士,歷監察御史、吏部員外郎。
  • 2.    《新唐書·盧懷慎傳》:神龍中,遷侍御史。中宗謁武后上陽宮,後詔帝十日一朝。懷慎諫曰:“昔漢高帝受命,五日一朝太公於櫟陽宮,以起布衣登皇極,子有天下,尊歸於父,故行此耳。今陛下守文繼統,何所取法?況應天去提象才二里所,騎不得成列,車不得方軌,於此屢出,愚人萬有一犯屬車之塵,雖罪之何及。臣愚謂宜遵內朝以奉温清,無煩出入。”不省。
  • 3.    《舊唐書·盧懷慎傳》:景龍中,遷右御史台中丞,上疏以陳時政得失。
  • 4.    《舊唐書·盧懷慎傳》:其一曰:“……臣望請諸州都督、刺史、上佐及兩畿縣令等,在任未經四考已上,不許遷除。察其課效尤異者,或錫以車裘,或就加祿秩,或降使臨問,並璽書慰勉。若公卿有闕,則擢以勸能。其政績無聞及犯貪暴者,免歸田裏。以明聖朝賞罰之信,則萬方之人,一變於道矣。”其二曰:“……臣望請諸司員外官有才能器識、眾共聞知,堪為州牧縣宰及上佐者,並請遷擢,使宣力四方,申其智效。有老病及不堪理務者,鹹從廢省,使賢不肖較然殊貫。”其三曰:“……其內外官人有犯贓賄推勘得實者,臣望請削跡簪裾,十數年間不許齒錄。”疏奏不納。
  • 5.    《資治通鑑·唐紀二十六》:中宗之末,嬖倖用事,選舉混淆,無復綱紀。……以姚元之為兵部尚書,陸象先、盧懷慎為侍郎,武選亦治。
  • 6.    《舊唐書·盧懷慎傳》:累遷黃門侍郎,賜爵漁陽伯。
  • 7.    《舊唐書·盧懷慎傳》:先天二年,與侍中魏知古於東都分掌選事,尋徵還同中書門下三品。
  • 8.    《資治通鑑·唐紀二十七》:己卯,以盧懷慎檢校黃門監。……薛王業之舅王仙童,侵暴百姓,御史彈奏;業為之請,敕紫微、黃門覆按。姚崇、盧懷慎等奏:“仙童罪狀明白,御史所言無所枉,不可縱舍。”上從之。由是貴戚束手。
  • 9.    《資治通鑑·唐紀二十七》:正月,癸卯,以盧懷慎檢校吏部尚書兼黃門監。姚崇嘗有子喪,謁告十餘日,政事委積。懷慎不能決,惶恐入謝於上。上曰:“朕以天下事委姚崇,以卿坐鎮雅俗耳。”
  • 10.    《舊唐書·盧懷慎傳》:四年秋,以疾篤,累表乞骸骨,許之。旬日而卒,贈荊州大都督,諡曰文成。
  • 11.    《資治通鑑·唐紀二十七》:十一月,己卯,黃門監盧懷慎疾亟,上表薦宋璟、李傑、李朝隱、盧從願並明時重器,所坐者小,所棄者大,望垂矜錄;上深納之。乙未,薨。
  • 12.    《新唐書·盧懷慎傳》:帝后還京,因校獵、杜間,望懷慎家,環堵庳陋,家人若有所營者,馳使問焉,還白懷慎大祥,帝即以縑帛賜之,為罷獵。經其墓,碑表未立,停蹕臨視,泫然流涕,詔官為立碑,令中書侍郎蘇頲為之文,帝自書。
  • 13.    《舊唐書·盧懷慎傳》:懷慎與紫微令姚崇對掌樞密,懷慎自以為吏道不及崇,每事皆推讓之,時人謂之“伴食宰相”。
  • 14.    全唐文:卷六百十二  .漢典古籍[引用日期2014-10-18]
  • 15.    舊唐書:列傳第四十八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10-18]
  • 16.    資治通鑑:唐紀二十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10-18]
  • 17.    讀通鑑論:卷二十二 唐玄宗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10-18]
  • 18.    全唐詩:卷一百零四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10-18]
  • 19.    全唐文:卷二百七十五  .漢典古籍[引用日期2014-10-18]
  • 20.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盧氏)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10-18]
  • 21.    新唐書:列傳第五十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10-18]
  • 22.    資治通鑑:唐紀二十四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10-18]
  • 23.    資治通鑑:唐紀二十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10-18]
  • 24.    周祖譔主編.中國文學家大辭典,唐五代卷.北京:中華書局.1992.第116頁
  • 25.    中原廉吏 | 盛世儉相盧懷慎  .河南省紀委監委駐省科學技術廳紀檢監察組網站[引用日期2023-06-15]
  • 26.    車吉心主編.中國宰相全傳,第十三卷.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8
  • 27.    【廉史今讀】“伴食宰相”盧懷慎  .蚌埠市紀檢監察網[引用日期2023-06-15]
  • 28.    全唐詩:卷一百零四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6-15]
  • 29.    中原廉吏 | 盛世儉相盧懷慎  .河南省紀委監委駐省科學技術廳紀檢監察組網站[引用日期2023-09-28]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