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盧志武

(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區籍烈士)

鎖定
盧志武(1917-1945),15歲參加紅軍,從戰士、班長、連長到豫鄂邊區挺進獨立19大隊的大隊長。抗日戰爭爆發之後,到抗日政治大學學習,1945年回黃岡組建鄂東南獨立團,擔任團長,和"兩黃兩蘄加一廣五"縣財税局長,於7月回紅安接受任務,途中被叛徒出賣,犧牲於程德崗日本碉樓前門上,犧牲時年僅28歲。 [1-2] 
中文名
盧志武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籍    貫
湖北黃岡市
出生日期
1917年
逝世日期
1945年

盧志武人物生平

盧志武,生於1917年,15歲那年日寇入侵中華,刀光劍影逼近武漢,他積極投身革命,參加新四軍,作戰勇敢,不怕犧牲,後加入中國共產黨,長期作戰於大別山一帶。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黨組織派他去抗日軍政大學第十分校學習。” [1] 
盧志武從抗大回來後,任鄂豫邊區挺進獨立師19大隊大隊長兼政委。1945年春,黨組織派他回黃岡地區組建鄂東南新四軍青年獨立團,任命他為團長,兼任鄂東南兩黃兩蘄一廣五縣財税局局長。同年7月,他前往黃安開會,會後返回黃岡,途中回到家鄉回龍山,由於叛徒告密在回龍山家中被國民黨抓捕。被抓之後進行嚴刑拷打,還用鐵絲穿肩遊街,他沒有泄露半點黨的秘密,國民黨見他無利用價值,押往砂子崗和王家店之間殺害。那一年他28歲。盧志武被害之後,張體學還派一個排的兵力前去搶回遺體,安葬在砂子崗和回龍交界處。1950年盧志武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革命烈士稱號。” [1] 

盧志武人物關係

大哥:盧吉山,又名盧冰,年輕時跟隨惲代英一起參加革命活動,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和惲代英、林育南一起創辦‘共存社’。1923年受組織派到江西進行革命活動,擔任安源煤礦萍鄉主任,又接任劉少奇擔任安源煤礦總主任。這期間他還參加過‘八七’會議,任中共中央候補委員、江西省委書記。後來大伯為了抗日北上山東,1937年出任山東省魯東行署主任,兩年後被軍統殺害於山東,犧牲時只有38歲,解放後他被寫進北京革命烈士紀念館,追封為革命烈士。” [1] 
二哥:盧世權,幼年時在家讀私塾,很有學問,青年時期考入武昌中華大學附中,讀書期間受大伯影響與惲代英、林育南等交往甚密,加入"共存社",並進行革命活動。1922年,他離開學校赴安慶,擔任《新建設報》編輯,影響頗大,被反動軍閥予以查封。1923年他回到武漢,在武漢中學、中華大學等學校進行黨的聯絡工作。第二年他隨大伯去安源煤礦參加工運活動,擔任工人學校的教務工作,還當選萍鄉地區第五屆共青團學生會部長,同時入黨。1925年5月,他隨陳潭秋回到黃岡,在回龍山新廟參加黃岡縣第一次農民代表大會,掀起黃岡農民運動的高潮。正當革命形勢高漲時,遭到反動軍閥肖旭南大肆鎮壓,革命團體不能公開活動,許多革命同志遭通緝或密捕。但他不顧炎天暑熱,時局不穩定,還深入武漢為革命事業奔走呼號。由於長期生活艱苦,身染痢疾,病情日益加重,卧牀不起,組織送他回黃岡家中休養,終因醫治無效而病逝,死時年齡只有23歲。 [1] 
兒子:盧繼紅,1945年出生於湖北紅安縣,後隨母親來到團風縣回龍山鎮安定下來。期間讀書、工作都得到國家的優待。盧繼紅16歲加入回龍楚劇團,長期從事公益文藝演出事業,自編自演了許多湖北大鼓、楚劇。1999年,創辦回龍山鎮文化藝術團,以湖北大鼓、湖北漁鼓和湖北道情等表演方式,宣講紅色歷史。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