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盧德馨

鎖定
盧德馨,1940.9出生,浙江餘姚人,漢族。1959.9-1964.7南京大學物理系理論物理專門化學習。
中文名
盧德馨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40年9月
畢業院校
南京大學
出生地
浙江餘姚
職    稱
教授

盧德馨個人職務

1964年畢業於南京大學, 並留校在基礎物理教研組任教,後調到理論物理教研組, 曾任副主任分管科學研究。
1990年聘為教授。
1989年南京大學成立基礎學科教學強化部以後到強化部任教, 並任強化部主任直至2001年。
1993年強化部被批准為國家理科科學人才培養基地(多學科綜合點)後任負責人。
1998年學校組建基礎學科教育學院後任院長至今。
2010年從南京大學退休。

盧德馨教學情況

在物理系期間曾任基礎課和多門理論物理課教學。
在強化部和基礎學院主要承擔《大學物理學》課程教學,持續10餘年。
作為基地的負責人對課程體系的改革做了較多的探索和實踐。
教學實踐的成果匯成教材《大學物理學》1998.9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作為 “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出版。
英文版University Physics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和施普林格出版社於1999.9出版。
《大學物理學》課程為1998年度“國家理科基地創建名牌課程”,後被評為優秀。

盧德馨科研成果

先後在國際國內核心刊物發表論文20餘篇。

盧德馨個人榮譽

1993年他所主持的“基礎人才培養基地的建設”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1999年經評估強化部為優秀基地。
1995年獲柏寧頓孺子牛金球獎傑出獎。
2000年獲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特等獎。
2002年教育部優秀教材一等獎。
盧德馨 教授
南京大學教授,全國首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得者。
1989年南京大學成立基礎學科教學強化部以後到強化部任教, 並任強化部主任直至2001年;1993年強化部被批准為國家理科科學人才培養基地(多學科綜合點)後任負責人;1998年學校組建基礎學科教育學院後任院長;
1993年他所主持的‘基礎人才培養基地的建設’項目獲國家教委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1993年獲全國優秀教師稱號;
1995年獲柏寧頓孺子牛金球獎傑出獎;
2002年獲國家級優秀教材一等獎;
2002年獲江蘇省道德建設優秀個人;
2003年他所主持的大學物理學課程入選“2003年度國家級精品課程”(首批)
2003年獲第一屆國家級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2003年9月應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院士邀請為清華大學2003基礎科學班授課;
2005年9月—2006年8月應清華大學物理系主任朱邦芬院士邀請為清華大學2005基礎科學班授課;顧秉林校長髮給他兼職教授聘書。
2019年10月15日,獲得由教育部支持、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發起的教學大師獎、傑出教學獎和創新創業英才獎“傑出教學獎”。 [1] 
2021年9月26日,榮獲全國教材建設先進個人稱號。 [3] 
中國高等學校教師網 版權所有
【創建大理科模式、培養科學人才】
盧德馨教授稱他最初的“改革”,為“創建大理科模式”。這一實踐活動開始於80年代末90年代初,當時學校成立南京大學基礎學科強化部。目的是為了探索基礎型人才培養的新路子。盧德馨教授擔任強化部主任後,力圖將中國傳統教育的優點和當代世界教育改革的大趨勢結合起來以應對學科交叉發展的大趨勢。學生可以自由選擇主修方向、構築自己的知識能力結構。當時選擇的方向確定為天文、物理、生物物理、化學、生物和生物化學。在課程設置上,創造性地提出了學科羣基礎課的概念。強化部鼓勵學生交叉選課。早在1990年,盧德馨教授就提出所有強化部學生,必須學生物;數理類的學生必須學天文。這一想法當時得到不少人的反對。因為按照傳統的教學習慣,新修課程與學生的原專業方向毫無關係。
南京大學基礎學科教學強化部的教學計劃對四年級學生安排有科研訓練。盧德馨教授説,這叫“科研訓練”,而不叫“科研”。他説,本科階段有本科階段的任務。早在十幾年前我們就通過實踐拋棄了“提前進實驗室”、“早期介入科研”的説法。經過論證我們把科研訓練納入教學計劃是按規律辦事。“讓學生在前三年多次選擇、逐步到位,使學生基礎紮實,在交叉學科方向上學習遊刃有餘,在最後一年集中進行科研訓練,這是他們後來普遍取得成果的重要原因。”。只重視個別人,只重視閃光點,這是不對的。他説:“這不是教育工作者應有的態度,我們認為學生的羣體特徵才是教育的結果。”盧教授説,我們的學生研究潛力大、知識面寬、熱愛基礎學科。一般在本科畢業不長的時間就成果豐碩。很多學生在研究生階段繼續深造期間就在專業的頂級期刊以及《自然》、《科學》等世界最權威的期刊上發表了論文。2003年第300卷《科學》上甚至同時出現了我們4位學生署名的3篇論文。盧教授説,像這樣的例子很多。
從以下幾位同學的身上應該能看出基礎學科教學強化部培育人才的階段性成果。如1995屆學生唐睿康讀研期間發表論文18篇,其中12篇發表在SCI刊物上。2001屆的邱騰同學本科是化學方向,研究生是物理方向。他發表的SCI論文超過20篇、半數以上為第一作者。又如 2001屆的孫飛,自進入清華大學攻讀研究生後, 顯現出很強的科研能力,參與完成多項科研任務,發表10多篇SCI論文。2005 年7月1日出版的《細胞》雜誌,以15頁的篇幅刊登了饒子和團隊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這是25年來我國本土科學家的原創成果首次在生命科學領域國際頂尖雜誌亮相。孫飛是這篇文章的第一作者,博士一畢業,26歲的他就被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聘為研究員。2005年人類癌細胞研究有所突破,6月《自然》雜誌發表了系列文章。其中一篇有14位作者的文章聲明前3位是第一作者。而3人中排在第一位的盧俊是我們1997屆學生。可以説在8年左右的時間我們的學生已經進入國際上一些課題研究前沿。
大理科模式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在全國也有廣泛的影響。可是盧老師告誡説教育是長週期的事,一時一事不足為道。學校於1998年3月20日組建了基礎學科教育學院。規模擴大到涉及理科8個系10個班,幷包含了文科班。盧德馨教授擔任院長。2006年5月,學校把基礎學科教育學院命名為“匡亞明學院”,盧教授擔任教學總監。
堅持教學第一線 建設精品課程
盧德馨教授主持的大學物理學課程是首批國家級精品課程。強化部成立以後他除了和同事們着力構建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外,身體力行具體實施課程建設。他所擔任的大學物理學課程由於涉及學生學科方向多,沒有現成教材可供借鑑。大理科模式實在給教學出了難題。盧老師説他相信高層次科學人才的物理教學在基礎層次上統一起來是可能的。其實要統一談何容易。比如是如何突破本系、外系的劃分、尋求廣泛的適應性? 如何既注重學科本身的內在邏輯結構、又注意學科交叉;既注意基礎性,又合理選擇前沿內容?盧教授告訴我他化了10年時間來構思、實踐。在這10年之內沒有教材,學生只能靠參考文獻和課堂筆記完成學業。這也許匪夷所思,但是也實在體現了主持人的膽識和決心。這10年時間對教師和學生來説都是十分艱苦的。然而這卻為學生成長增加了一份十分珍貴的磨練和記憶。正像一位學生所寫的:“ 正是這門課程,讓我在後來的學業中可以正視原版文獻。……他讓我知道了很重要的一點,而這一點就是因為沒有固定參考書和教材所得到的:我們不再是一個知識的習得者,我們將要成為理論的開拓者。”
1998年9月盧德馨教授所著的教材《大學物理學》,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作為“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出版。教材問世後,被認為是“在體系上有較大的創新,是以研究為基礎的教材,是一本融會貫通的教材,是一本在教育思想、教育觀念到教學方法有所創新的教材。”英文版由我國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德國施普林格出版社於1999年月9聯合出版,是第一本英文版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國際同行給予高度評價。印度和南亞次大陸版已經出版。
盧教授有很深的研究背景。特別在低維統計物理領域成果頗豐,到千禧年仍在《物理評論》上有論文發表。提及對教學的投入,盧教授説:“我做研究很有樂趣,可是做教學似乎樂趣更大。和廣大學生接觸圈子大多了。”盧老師講授過統計物理、量子統計等課程,也做過實驗室主任,但是他覺得基礎課要求更高、對學生的影響也更大。這也許正是近20年來他潛心基礎課建設的理由?而他所從事的研究性教學顯然與其研究功底有關。
盧教授對教學的嚴肅也是出名的,南大的浦口校區由於每天教師上課要通過長江大橋,遇到雨雪天氣或大橋堵車情況,誤課情況時有發生。盧德馨教授自1995年到浦口上課至今,沒有誤過學生一次課。有兩次因為下雪甚至是全校停課,但他沒有停。盧教授説,我在浦口校區教師公寓有一個房間,如果早上有課就會提前一天去在浦口過夜。所以不管發生什麼情況,我的學生都會安安靜靜地坐在教室等待上課。

盧德馨先進事蹟

盧德馨教授是國內大理科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先鋒,是基礎科學人才培養體系改革的傑出代表。他於 1989 年提出並探索大理科人才培養模式,由於課程體系和內涵沒有可借鑑的藍本,他身體力行用 10 年時間構思、實踐,完成了大理科人才培養模式中的核心課程“大學物理學”的建設及《大學物理學》教材。1998 年,盧德馨教授所著的《大學物理學》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作為“面向 21 世紀課程教材”出版,還被中山大學、蘭州大學等院校採用。英文版 University Physics 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德國施普林格出版社於 1999 年聯合出版,並被國際頂級的研究機構 CERN(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圖書館收藏。2006 年印度 CBS 出版社出版了印度和南亞次大陸版。隨着教材的出版,與大理科人才培養模式相適應的“大學物理學”課程受到廣泛關注。2003、2005 和 2007 學年,盧德馨教授應邀到清華大學授課。盧德馨教授還倡議並主持了“南京大學大理科叢書”建設,組織從事大理科教學的教師撰寫原創性教材,固化大理科人才培養模式相關課程成果。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