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盧家大屋

鎖定
盧家大屋(葡萄牙語:Casa de Lou Kau),別名金玉堂 [14]  ,位於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大堂區大堂巷7號,約於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落成 [4] 
盧家大屋是用厚青磚建造的中式兩層建築,是典型的中式大宅,也是晚清時期粵中民居温婉纖細建築風格的典型 [4]  。大屋為三開間三進上下兩層格局,建築內設天井多個,中西風格並舉,多種特色交融,反映了澳門特有的民居建築文化風貌 [7] 
2005年7月15日,盧家大屋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6] 
中文名
盧家大屋
外文名
Casa de Lou Kau(葡萄牙語)
地理位置
澳門
佔地面積
550 m² [8] 
保護級別
世界文化遺產
開放時間
週二至週日10:00—18:00
門票價格
免費
投用時間
約 1889年

盧家大屋歷史沿革

內部風景
內部風景(6張)
約清咸豐六年(1857年),盧華紹移居澳門,族譜記載其“少失怙恃,生計殊窘;弱冠後始至澳門,業錢銀找換;稍有蓄積,設寶行錢號;既而以善營商業,雄財一方”。
約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盧家大屋落成 [7] 
20世紀70年代開始,盧家大屋住户不斷增加,高峯時超過20户;因缺乏維修,屋內殘舊破落 [8] 
2002年7月,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開始進行盧家大屋修復工作 [8] 
2007年5月,盧家大屋正式對外開放 [8] 

盧家大屋建築格局

盧家大屋佔地面積約550平方米,縱深長約24米,寬約13米,平面佈局採用傳統廣式三間兩廊民居形式演變而成的院落式住宅,建築有明顯的中軸線,三間三進,中央三進也稱為三座落或三廳串,即門廳、中廳、後廳連貫排列。盧家大屋中央開間寬約5米,門廳、中廳、後廳之間以天井為過渡。門廳進深約2.5米,其後的天井深為3.6米,由於天井2層進深方向有2條過廊,天井採光部分實際僅3.6米×3.6米的方形空間;天井後是中廳,進深約5.2米;其後是4.8米×3.6米的天井,最後是後廳,進深3.5米。三廳位於中軸線的廳堂,是家庭的公共活動場所,承擔家庭議事、會客、婚喪嫁娶、祭祀祖先等功能。兩側次間寬約4.5米,第一進與第二進之間同樣採用天井作為過渡,右側天井進深約5米,其間有花池。2層空間呼應1層佈置廳房,第三進也是2層高。由於1樓後廳層高較高,因此2樓採用閣樓形式,是用於供奉祖先靈位的祭祀空間 [8] 

盧家大屋建築特色

盧家大屋建築樣式

盧家大屋是用厚青磚建造的中式兩層建築,是典型的中式大宅,也是晚清時期粵中民居温婉纖細建築風格的典型。有兩個取光的內庭,依風水原理,主入口有阻擋煞氣的屏風。主立面入口部分內凹,為中式典型形式;而窗的設計,受西方建築風格的影響 [1] 
盧家大屋兩側各有一條青雲巷(取自“平步青雲”之意),又稱“冷巷”“火巷”“水巷”等,一條呈直線,另一條呈“L”型,直通後門,既能通風、防火、排水、採光,也能較好地與左右的建築聯繫、供傭人使用、擺放較多雜物且不影響屋內美觀 [12] 
盧家大屋三進各廳之間不設實牆,均採用可移動的木格門扇,既可開合以調節空氣流動,也可在大型活動期間臨時拆除以增大廳堂空間,靈活實用。閣樓有通往屋頂平台的出入口,平台既有晾曬功能,也便於建築屋面維修 [8] 

盧家大屋建築裝飾

盧家大屋裝飾精細考究,既有嶺南地區常見的磚雕、灰塑、橫披掛落、貝殼片窗,又有西式假天花、百葉窗、滿洲窗、鑄鐵欄杆,中西風格並舉,多種特色交融,反映了澳門特有的民居建築文化風貌 [7]  。正立面窗户全為葡式百葉窗,其中以上方左右兩扇最為精美。窗扇以金屬包角,百葉窗上加半圓形彩色玻璃窗,玻璃窗上是灰塑裝飾。大宅反映了澳門特有的中西建築風格合璧的民居特點 [1] 
盧家大屋最多的裝飾物即是灰塑,門上、屋檐下都是一幅幅具有不同寓意的立體畫面,構成了一組豐富多彩的露天藝術長廊。其中,盧家大屋多幅灰塑中有一幅顯得格外特別——“窗框”,因其是屋內唯一的一件仿磚雕作品。簡單、優雅、低調、美麗而又經久耐用的磚雕是中國建築的標誌性裝飾,其藴含着的吉祥寓意深受人們喜愛。盧家大屋這唯一一座仿磚雕,萬字形貫穿桃花、柑橘、仙桃、瑞獸獅和金錢多種元素之中,各種雕刻技藝打造使得畫面與磚牆交互共生,極具立體觀感 [12] 
滿洲窗遍及盧家大屋,使大屋顏色豐富不少。嶺南地區的滿洲窗保留了原有大面積開窗的特色,同時融入西洋文化中的彩色玻璃改良後而成。打磨成半透明薄片的蠔殼鑲嵌在木框上,具有嶺南海洋風格的蠔殼窗作為澳門中式建築的標誌,在盧家大屋二層半透明的日月貝與五彩斑斕的滿洲窗相映生輝 [12] 
燈影,是灰塑的另一種發展之美,也是盧家大屋內讓人難以忘懷的一項裝飾特色。特殊的材質呈半圓形在門之上,從天井中照下的陽光照耀得五顏六色,像霓虹燈一樣絢麗多彩。可惜隨着時間的逝去,燈影已經無法發出其原來的色彩了 [12] 

盧家大屋歷史文化

盧家大屋相關人物

盧華紹(1848年—1907年),為新會盧鞭鄉人(今屬江門市),因其小名盧耇(粵音“九”),故人稱盧九。盧華紹約於1857年來澳門,早期從事錢銀找換,後開設“寶行錢號”,經營有道,同時向澳葡政府承充營賭﹐終成一代賭商和富商。盧華紹致富後熱心慈善公益事業,曾多次捐獻給澳門鏡湖醫院、同善堂及內地嚴重災害地區,曾獲葡王授予多枚勳章 [3] 
盧廉若(1878年—1927年),繼承父業後同樣多行善事,先後成為鏡湖醫院總理。澳門商會值理,並熱心教育工作,創辦了澳門孔教學校並親任校長,又多次協助調停中葡事務,是當時的華人領袖之一。盧廉若支持孫中山革命事業,曾於1912、1913年兩次接待孫中山訪澳,下榻於由其興建的盧園春草堂(即今盧廉若公園)。曾獲葡國政府在1925年授予基利斯督一等勳章;1915年黎元洪令頒“三等嘉禾”章及“樂善好施”匾 [3] 

盧家大屋文化產物

介紹
圖片
2005年7月16日,《澳門世界遺產》在澳門發行,其中包含一張背景圖案為盧家大屋 [13] 
《澳門世界遺產》 《澳門世界遺產》
2008年7月31日,《世界遺產(通用郵票)》在澳門發行,其中包含一張主圖案為盧家大屋 [11] 
《世界遺產(通用郵票)》 《世界遺產(通用郵票)》
2015年7月15日,《澳門歷史城區申遺成功十週年》在澳門發行,其中包含一張背景圖案為盧家大屋 [15] 
《澳門歷史城區申遺成功十週年》 《澳門歷史城區申遺成功十週年》
2021年,澳門金融管理局發行牛年農曆年紀念硬幣,其背面圖案為盧家大屋 [10] 
牛年農曆年紀念硬幣 牛年農曆年紀念硬幣

盧家大屋文物價值

盧家大屋作為中式建築在葡人住宅區中的孤例,在洋房遍佈的上層葡人階層集中之地,低調穩重而又特點突出。其建造背景、建築主體及細部特徵反映了當時澳門社會的剪影,是研究澳門19世紀居住建築的重要歷史遺存 [8] 
盧家大屋傳統的院落式對稱佈局,反映了澳門華人對中華文化的尊重和民族自豪感,對華人生活模式的眷戀和堅守,中國漢民族文化形成的矩形對稱住宅是為統一、連續的文化特徵所決定,這種形式的住宅幾乎遍佈整個中國,且幾千年不變,已成為一種最佳的美的權威概念 [8] 

盧家大屋文物保護

1992年12月31日,大堂巷7號房屋被評定為“具建築藝術價值之建築物” [9] 
2005年7月15日,澳門歷史城區被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盧家大屋包含在內 [6] 
2019年1月1日,盧家大屋入選《澳門不動產名錄》,評定為具藝術建築價值的樓宇,代碼AM029 [5] 

盧家大屋旅遊信息

盧家大屋地理位置

盧家大屋位於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大堂區大堂巷7號 [2] 

盧家大屋開放時間

盧家大屋的開放時間為10:00—18:00,17:30停止進入參觀,逢星期一休館,公眾假期照常開放 [4] 

盧家大屋交通信息

遊客可乘坐澳門公共巴士2、3、3A、3X、4、5、6A、8A、10、10A、11、18、18A、19、21A、26A、33、101X、N1A、N1B、N3路到達盧家大屋。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