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盤龍湖

鎖定
盤龍湖因傳説有龍盤踞而得名,盤龍城因湖而得名;是武漢市最早的城市湖泊,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位於盤龍城經濟開發區中南部,踞府河北岸,和漢口市區隔河相望,西看甲寶山,東佑長湖,懷抱盤龍城遺址,襟帶周邊大灣、大鄧灣、楊家嘴等自然村落。湖泊保護責任單位為武漢盤龍城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1] 
清同治年間《黃陂縣誌》記載,盤龍湖位居漢口北郊,靈鍾秀毓;坐落黃陂西陲六十里,千餘畝水面擁抱着盤龍古城,猶抱琵琶半遮面。盤龍湖岸線長度12.5千米,面積1.13平方千米,容積320萬立方米。2005年,國家發改委和省政府重新審核批准為省級開發區,核定規劃建設面積20平方千米。2011年,漢正街整體搬遷至漢口北。 [1] 
中文名
盤龍湖
地理位置
位於盤龍城經濟開發區中南部
面    積
1.13 km²
水域面積
20 m²
岸線長度
12.5千米
平均水位
19.5—22.6米

盤龍湖位置境域

盤龍湖是武漢市最早的城市湖泊,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位於盤龍城經濟開發區中南部,踞府河北岸,和漢口市區隔河相望,西看甲寶山,東佑長湖,懷抱盤龍城遺址,襟帶周邊大灣、大鄧灣、楊家嘴等自然村落,面積1.13平方千米。 [1] 
盤龍湖 盤龍湖

盤龍湖水文特徵

盤龍湖湖泊中心地理座標為東經114°16'26.1",北緯30°41'31.4";盤龍湖岸線長度12.5千米,容積320萬立方米。 [1] 
2014年至2017年,當代盤龍湖水位保持在19.5-22.6米之間。 [2] 
2022年3月,經武漢市水環境監測中心監測,水質為Ⅳ類,輕度富營養,水質同比變化穩定。 [3] 

盤龍湖歷史文化

盤龍湖地理環境

3000多年以前、盤龍湖地處雲夢澤東部邊緣的江河交匯水網地區,湖域廣大,是連接江河航道的樞紐。後來,隨着地理環境的變遷,江河改道,雲夢澤逐步乾涸,盤龍湖地區水網淤塞,湖泊水域面積逐步縮小。盤龍湖畔盤龍城隨之興衰。
據清同治年間《黃陂縣誌》記載,盤龍湖位居漢口北郊,靈鍾秀毓;坐落黃陂西陲六十里,千餘畝水面擁抱着盤龍古城,猶抱琵琶半遮面。
古代盤龍城是中國南方聯通南北、縱橫東西的“九省通衢”。從盤龍湖出發,通過古代黃金水道府河及其黃陂境內的幹流攝水、潭河,穿越大別山、桐柏山的隘口,往北可直達商朝王都鄭州;又可出長江,入漢水、員水,穿過隨棗走廊,跨越南陽盆地,通往關中地區;往西亦可通過長江、漢江抵達巴蜀;往南則直達江漢,並借洞庭湖、鄱陽湖及其幹流通往江南諸省;東乘長江一瀉千里,又可溝通吳會,通江達海。得“水”獨厚的優勢,又面對廣袤富庶的江漢平原,從而使盤龍城這座商代長江流域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古城應運而生。
1988年,中國地質大學運用現代磁性勘探原理,在城東北面環湖山坡上,探明一處碼頭遺址,遺址長140米,寬近30米,勘測報告分析時稱:盤龍城地處南北交通要衝,實用碼頭的興建,表明當時南北轉運貨物、客棧等物貿,已具相當規模。
20世紀50—60年代的圍湖造田,以及水利堤防建設,改變了湖區的面貌。盤龍湖一度是西湖子湖,又分成了大盤龍湖、小盤龍湖。小盤龍湖與大盤龍湖水系相通﹐被統稱為盤龍湖。西湖大堤建成後,大小盤龍湖水位下降,湖泊面積縮小,又合二為一統稱為盤龍湖。 [1] 

盤龍湖遺址

盤龍湖因傳説有龍盤踞而得名,盤龍城因湖而得名。武漢城市之根-商代盤龍城遺址被湖水三面環抱,盤龍城是長江流域發現的第一座商代古城,面積75400平方米。遺址城內東北部為宮殿建築羣,城外四周分佈着手工作坊、民居點和小型墓地。從遺址中發掘出大量精美的商代青銅器、玉器和陶器。其中一件青銅鉞長41釐米,實為罕見;另一件長達94釐米的玉戈,是中國目前最大的出主玉戈,顯示出商王朝當時在南方的軍事實力。 [1] 
2013年8月,為保護性開發盤龍城遺址,武漢市開工修建盤龍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規劃範圍6.55平方千米。工程分三部分:核心保護區1.39平方千米,建設遺址本體保護工程和考古發掘;一般保護區2.55平方千米,為保護展示工程和遺址博物館區;建設控制地帶2.6平方千米,為配套設施區,工程預算總額29億元,盤龍城遺址本體保護工程預計2015年完工。 [1] 

盤龍湖傳説

漁夫和小龍傳説
商代府河北岸盤龍湖邊葉店村,有一個很小的灣子,灣子有三五户人家,茅屋竹籬,農耕捕魚。灣子東頭住一個無子無女的孤獨老漢,有一天在盤龍湖邊連撒三網空空如也,剛下第四網,突然,暴風驟起,烏雲蔽日,湖中騰起一條黃龍,飛上天空,消失不見。老漢有些害怕,急忙從湖裏收起剛剛撒下的網,一把拎起來,提腿往家跑回家打開漁網一看,不見一條魚,只見一個小怪物,蛇一樣的腦袋,黃鱔一樣的身子,腹下四個爪子,額上兩個小角,抓住漁網,睜大眼睛,搖着尾巴,又可憐又可愛。老漢心想應該放它一條生路,龍是神物,況且這般幼小,和人間嬰兒沒有兩樣。於是老漢把小龍帶到湖邊,選一個避風向陽的港漢,雙手捧着,輕輕放小龍入水。幾年過去,一個風流倜儻的少年公子,闊步走進老漢的草房,雙膝跪地,叫一聲“恩人,我來遲了。”這位少年公子正是當年的那條小龍,今天前來接老漢到龍宮頤養天年,臨行前叮囑:“您閉上眼睛摟住我的身子不要放鬆!"當天,灣東頭老漢家的茅屋頂上衝出一條龍,金鱗閃閃,升空而去。從此灣子再不見老漢蹤影,村民們都説他隨小龍到龍宮享福去了。 [1] 
榆樹傳奇
在大鄧灣北,盤龍湖東,有一棵1000多年的老榆樹,直徑1米多。抗日戰爭時,日軍用汽油焚燒,突然震雷,傾盆大雨,兩年後又奇蹟般地復活。某年夏天,雷光一閃,臭氣沖天,雨停後,人們看見一條被雷打死的一丈餘長的大蜈蚣。當年、日軍士兵吊打地下黨人壓斷的樹枝,旁邊又生出新枝。灣子裏有人拿鋸弓將斷裂的樹枝鋸掉,結果鋸樹枝的人腿疼痛不止,只好作罷。有人在樹枝上拴牛,牛受驚亂跳。水牛在樹上擦癢,像觸電一樣倒在地上。 [1] 

盤龍湖社會生活

  • 經濟
3500年以前的盤龍城,商代早期是長江流域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盤龍城遺址的手工作坊、盤龍湖碼頭,以及出土的大量青銅器、陶器等生產、生活用品,證明當時手工業生產和貿易的繁榮。盤龍湖孕育了武漢幼年城市文明。
在後盤龍城漫長的歷史時期,盤龍湖處於自然經濟狀態。進入21世紀,盤龍湖水面由黃陂盤龍城經濟開發區管理,漁場由盤龍宏發生態科技農藝園承包,主要產品為四大家魚,自然放養,養殖面積0.75平方千米。
2003年9月,武漢盤龍城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遷入葉店新大樓辦公,盤龍湖畔成為20平方千米省級盤龍城經濟開發區的核心。
武漢盤龍城經濟開發區原名為武漢市黃陂攝口經濟發展區,成立於1992年12月,原轄區為攝口鎮,國土範圍157.5平方千米。
1993年,黃陂縣成立攝口經濟發展區管理委員會,屬縣人民政府派出機構。
2000年4月,黃陂撤縣改區後,劃出42平方千米(含劉店、下集、葉店、許廟、劉古塘5個村)交發展區管委會封閉託管。
2003年5月,經市開發區管理辦公室同意,更名為武漢盤龍城經濟開發區,履行職能不變。同年9月,區人民政府將岱黃高速公路以西另外7個村(後湖、劉集、丁店、三店、豐山、龍王廟、黃花澇)劃入開發區託管,區域行政區劃範圍為88平方千米,12村共有140個自然灣,188個村民小組。10493户,33299人。
2005年,國家發改委和省政府重新審核批准為省級開發區,核定規劃建設面積20平方千米。
2011年,漢正街整體搬遷至漢口北。 [1] 

盤龍湖生態保護

盤龍城遺址是長江中游地區首次發現的商代早期城市遺址,也是迄今中國發現的同時期保存最好的城址之一。它以藴藏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暴露在地面之上的城垣遺存而聞名中外,被譽為“武漢城市之根”。 [1] 
2006年,盤龍城遺址被正式列入國家“十一五”規劃保護項目。 [1] 
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對盤龍湖、破口湖區域開展了水下地形測繪、考古勘探與發掘工作。 [2] 
參考資料
  • 1.    《湖北省湖泊志》編纂委員會編著.湖北省湖泊志 中[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12:119-122.
  • 2.    [1]鄒秋實,姚書春,李春海等.武漢市盤龍城遺址水下勘探及試掘簡報[J].江漢考古,2018(05):78-87.
  • 3.    2022年3月武漢市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  .武漢市生態環境局[引用日期2023-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