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盤秀山

(山西省長治市屯留區太嶽山脈中段山脈)

鎖定
盤秀山,古名鹿瀆山、方山。屬太嶽山脈,在山西省長治市屯留區西南部,八泉鄉南邊與安澤縣交界處,南接摩訶嶺,北連佛頭山,主峯海拔1573.8米,為屯留縣制高點。 [2] 
中文名
盤秀山
所屬山系
太嶽山脈
地理位置
山西省長治市屯留區西南部
走    向
西南一東北
海    拔
1573.8 m

盤秀山位置境域

盤秀山在山西省長治市屯留區西南部,八泉鄉南邊與安澤縣交界處。山體呈西南一東北走向, 南接摩訶嶺(海拔1575米),北連佛頭山(海拔1347米)。 [2] 

盤秀山地理環境

盤秀山地質

盤秀山基岩由古生界二迭系泥岩、砂質頁岩和砂岩組成,剝蝕侵蝕中起伏中山。 [2] 

盤秀山地貌

盤秀山主峯海拔1573.8米,為屯留縣制高點。 [2] 

盤秀山主要山脈

盤秀山屬太嶽山脈中段,太嶽山脈在山西省中南部。東連沁潞高原,西以大斷層降到汾河中下游谷地。北隔榆次瀟河接系舟山、太行山,向南經太谷、祁縣、平遙、介休、靈石、沁縣、沁源、霍州、古縣、安澤、洪洞、臨汾、襄汾、浮山、翼城、曲沃、侯馬、沁水、陽城等20餘縣市,到澮河及其上游續魯峪河連中條山。走向近於南北。長約300公里,寬20-50公里,是汾河與漳河、沁河的分水嶺。 [1-2] 

盤秀山自然資源

盤秀山土壤為山地褐土,植被以油松林為主,灌草叢錯差其間,為屯留一大林區,地下煤藏豐富。 [2] 

盤秀山歷史文化

  • 名稱由來
《讀史方輿紀要》:“盤秀山在縣西南八十里,巖岫盤曲,孤峯挺秀,亦名盤石山。”因山巒逶迤彎曲,孤峯峻峭,如盤龍之勢,山坡松林茂密,灌草叢生,故後人改稱盤秀山。 [2] 
  • 文物古蹟
盤秀山主峯頂有北宋建造的玉皇廟,外觀似房,內分三窯,全用巨石砌成,結構精巧,壯觀堅實。神像已壞,石房完好,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2] 
參考資料
  • 1.    王銘,孫元鞏,仝立功編著.山西山河志[M].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12:116.
  • 2.    王銘,孫元鞏,仝立功編著.山西山河志[M].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12: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