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盤式橋牌

鎖定
也稱“盤局橋牌”,是定約式橋牌的一種。定約式橋牌是以兩人為一對同伴而進行的牌戲的第四代。第一代是惠斯特,繼之是惠斯特橋牌,第三代是競叫橋牌,而定約橋牌是第四代。
中文名
盤式橋牌
別    名
盤局橋牌

盤式橋牌概念解析

雙方在對抗賽時,三局中先贏得兩局的一方算贏得一盤。但最後不以贏得局數或盤數的多少定勝負,而是以所得總分的多少定。其記分的方法分為線上和線下,線下只記入叫到做成的定約墩分。分值可以累計,所得墩分一次或累計滿100分即為成局,從下一副牌起該方即為有局方,並將對方不成局的墩分切斷,不得再行累計。線上只記入獎分,一方未完成定約時的宕墩罰分記入對方線上 [1] 

盤式橋牌相關技術

惠斯特 英文Whist的音譯,一種紙牌遊戲。十七世紀流行於英格蘭民間,十八世紀中盛行於英國上層社會,後逐步演變為現代橋牌。紙牌為52張,分為黑桃、紅心、梅花、方塊四種花色。玩法為四人入局,兩人一組相互對抗。分牌者從左手第一人起,沿順時針方向依次向每人發一張牌,牌均暗覆台上,每人十三張,直至發完為止。以第五十二張牌為將牌花色 [1] 
惠斯特橋牌 是繼惠斯特之後,在競叫橋牌於本世紀20年代早期盛行之前的這段時期裏,廣為流行的一種牌戲。其惠斯特的主要差別在於:選定將牌花色的方法不同,增加了無將,規定明手攤牌,以及增加了加倍和再加倍,並且可以一直再加倍下去,沒有限止。由於這種無限止的再加倍、就會使得注金極高,而給本來是高尚的惠斯特牌戲增添了賭博因素,從而曾引起一場反對風波。1898年出版的《惠斯特參考書》中把加倍稱為是"惠斯特牌戲的最大障礙"。惠斯特是翻開第52張牌來決定將牌花色,而惠斯特橋牌則是由發牌人或其同伴選定將牌花色或無將。惠斯特橋牌要求首攻人在首攻之前問他同伴:"同伴,我可以首攻了嗎?"其同伴如果不準備叫加倍,就需回答:"請首攻。"之後打牌就如竟叫橋牌和定約橋牌一樣地進行。惠斯特橋牌在記分方法上也與惠斯特不同,惠斯特每一贏墩只算1分。惠斯特橋牌中四種花色和無將的墩分各不相同。黑桃為分數最低的花色,接着按梅花、方塊、紅心、無將的次序墩分依次增高。大牌、成局、成盤、以及滿貫均有獎分 [1] 
競叫橋牌 惠斯特橋牌演變而來,為橋牌發展的第三階段。除保留惠斯特和惠斯特橋牌的特點外,增添將牌花色的競爭叫牌(即每一手牌均有權指定將牌花色或無將),初具現代橋牌的特點。1903—1904年首次出現於英國,後逐漸傳播。1907年被英國波蘭特俱樂部承認並加以標準化 [1] 
定約式橋牌 也稱“合約式橋牌”,1925年由美國範德比爾特在競叫式橋牌的基礎上改革而成。除保留有惠斯特、惠斯特橋牌和競叫式橋牌的基本特點外,增加局況的因素,給叫到並做成的滿貫定約規定高獎分。規定在盤式橋牌記分表橫線之下,只能記叫到並做成的墩分。十九世紀二十年代末在倫敦、紐約等上層橋牌俱樂部廣為流行。三十年代,美國卡柏遜首創“大牌單位叫牌法”,獲英、美、法等國橋牌界公認,現流行於世界各地 [1] 
參考資料
  • 1.    王勇,丁朝明編著.橋牌入門: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