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盤山

(天鎮縣盤山)

鎖定
盤山原名叫四里崗,距天鎮縣城東南8裏許。清朝乾隆年間,知縣張坊等文人雅士到這裏敬香踏青,見山勢如龍蟠吐珠,起名盤山。
中文名稱
盤山
地理位置
天鎮縣城東南8裏許
相關鄉俗
四月八逛盤山
得名原因
山勢如龍蟠吐珠
介紹
山坳如盆,水草豐茂,並有一小泉流瀉。唐時建有一寺,俗稱盆兒寺,植松種槐。到明宣德二年(1427年)盆兒寺建築僅存在石幢。是年,重建釋迦殿等,敕賜顯化寺。後來又鑿石洞二窟。在明宏治、嘉靖、萬曆年間,清代的乾隆道光年間又有維修。光緒年間增建神仙洞。至此,形成座北向南、從高向低四處院落,北院有樓一幢,神仙洞為底層,上為文殊樓;右配僧舍3小間。中院韋馱殿,面闊三間,右配方形鐘樓,左下方有唐松一株,松左山腳有九仙殿一小院,院內有槐抱榆一株。下院釋迦殿,面闊三間,右山岩上玉皇閣,面闊一間。左山腳師房樓,面闊一間。底院,無正殿,左首觀音殿,其南為一小廟,正南開山門。整個寺院東依蓮花峯,峯腰從北向南有阿育王塔一座,大石洞、小石洞二窟。大小石洞間有山峯滲出細流一脈,稱一線泉。寺院佔地約二萬平方米,樓閣亭台,松槐榆柳、牡丹桃杏俱全,有山有水,且集釋道儒於一寺。清朝以降,一直是天城官吏、文人雅士、平民百姓踏青拜佛首選寺院。尤其是每年的四月初八,周圍二三十里甚至五十里的羣眾前來踏青還願,民國時,天城小學校放假組織師生到此郊遊“踏青”。新中國後漸漸冷落,1966年七八月間被哄搶拆殿。1996年開始籌建北院文殊樓,面闊三間二層;又建中院韋馱殿和底院觀音殿,又修蓄水池等。在寺周綠化美化,植松種花種草。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後,又成為天鎮城四月初八踏青郊遊之地,二十一世紀初,每年還有唱戲等文藝活動,每次一日不下萬人,男女老少,汽車滾滾,十分熱鬧。 [1] 
如果説,慈雲寺以歷史悠久,建築雄偉,又有中原文化和北方少數民族相融合的特徵,受到政府的關注成為國家保護單位;而盤山、盤山顯化寺又以它的有山有水有寺廟,寺院綠化程度高,環境優美,離縣城較近,受到平民百姓的鐘愛,乃至演化為“四月八逛盤山”的鄉俗。天鎮雖為中原王朝和北方少數民族進行軍事戰爭前沿地域,但二千多年的交融發展,邊塞文化積演也日漸深厚。從寺觀廟祠來説,全縣至清末,縣城內寺觀廟等20餘處。縣城鄉賢祠、忠義孝悌祠、名宦祠,六成是從軍征戰將官,新平堡明代建的三英祠,三個人都是從戎守土大員。全縣舊有天寧寺、雲台寺、龍泉寺、龍演寺等較大寺院22座,準提庵等庵4座,天慶觀等2座,龍王廟、關帝廟、奶奶廟等不可勝記,每村至少1間五道廟,全廟的堡寨達10多個。宗教是文化,迷信也是一種精神文化,一種應受批判的糟粕文化。從民國十年(1921年)後,縣內漸有打泥胎、搬神佛的舉動,民國二十年(1931年)左右,寺廟多有改造成小學校,鄉村公所。新中國後,尤其文化大革命初,拆除寺廟較多。僅有慈雲寺、新平玉皇閣、盤山顯化寺、柳子堡惠慶塔倖存,塔兒村重建如意塔外,一般均剩遺址。有30餘村存有一二間規模的廟房。石佛寺村有一座大寺,東西南面配殿早已拆除,僅剩一間正殿,供奉釋迦佛。而殿的左右山牆中卻砌入石刻崇禎八年(1635年)巡按宣大御史梁雲構描寫當時大明朝和北部蒙古部落戰爭的軍旅詩《下樺門宿瓦堡城外署》一首七言,一首五言。雖然不倫不類,卻深刻反映了軍事對邊塞文化的滲透。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