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監河

(黃河支流汾河的支流)

鎖定
監河,因婁煩古代設監牧而得名監河,又因位於汾河西,亦稱西河,後來常寫成澗河 [5] 黃河支流汾河的支流。源於婁煩縣南部前雲頂山,由西南向東北,流經米峪鎮鄉,由馬家莊鄉馬家莊村由西向東,流經婁煩縣城,於西果園村注入汾河水庫。全長35公里,幹流長12公里,流域面積588平方公里,流量為每秒1.36立方米。為四季常流河。主要支流南川河、西川河、細米河。 [1] 
監河原在舊婁煩村(監河下游、在汾河水庫淹沒區)入汾河,隋唐時期為樓煩監牧地。1958年因建汾河水庫,婁煩村西遷。1984年,改稱婁煩鎮。 [9] 
監河流域為山地丘陵地區,農事不盛。河水利用不多。建國後曾建有婁煩鎮、大夫莊臨河引水工程、大聖堂南川河引水工程、周家窯細米河引水工程等。 [3] 
流域內建有小型水庫國練水庫。 [4] 
中文名
監河
別    名
澗河、西河
所屬水系
黃河支流汾河的支流
地理位置
山西省婁煩縣東南部
流經地區
山西省婁煩縣米峪鎮鄉、馬家莊鄉、婁煩鎮
發源地
婁煩縣南部米峪鎮鄉前雲頂山
主要支流
南川河、西川河、細米河
河    長
35 km
流域面積
588 km²
平均流量
1.36 m³/s
河    口
婁煩縣西果園村

監河幹流概況

監河的位置及水系分佈 監河的位置及水系分佈
監河,婁煩縣城以上有三支,分別是南川河、西川河、細米河,以南川河為正源。南川河,發源於米峪鎮鄉前雲頂山,由西南向東北,流經米峪鎮鄉與馬家莊鄉(匯西川河),流向婁煩鎮。主流全長23公里,河牀寬70米,水而寬7米,水深0.2米,系四季常流河,因源於婁煩縣南部,而又流經較寬的川面,故名。 [1]  [5] 
南、西川河合流後,稱監河。監河由馬家莊鄉馬家莊村由西向東,流經婁煩縣城婁煩鎮,於西果園村注入汾河水庫。監河干流全長12公里,河牀寬100米,水深0.25米,水面寬15米,流域面積588平方公里(58800公頃),流量為每秒1.36立方米。為四季常流河。該河因婁煩古代設監牧而得名監河,又因位於汾河西,亦稱西河。 [1]  [5] 
監河發源地米峪鎮鄉前雲頂山 監河發源地米峪鎮鄉前雲頂山
臨河上游米峪鎮鄉河道 臨河上游米峪鎮鄉河道
監河婁煩縣米峪鎮潘家莊村段 監河婁煩縣米峪鎮潘家莊村段
監河(澗河)婁煩縣城段 監河(澗河)婁煩縣城段
監河(澗河)婁煩縣城段 監河(澗河)婁煩縣城段
婁煩縣西果園村監河匯入汾河水庫 婁煩縣西果園村監河匯入汾河水庫

監河水文特徵

監河流域屬温帶大陸性季節氣候,氣候乾旱,雨量較少,氣温較低,境內年降水量雖不多,但暴雨較多,降水強度較大,往往幾十分鐘的雷陣雨就會形成山洪暴發,沖毀農田道路,危害人畜,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暴雨一般出現在7、8月份,1小時最大降水量為43.3毫米(1978年7月27日),10分鐘最大降水量為17.9毫米(1978年7月27日)。 [8]  由於監河發源於關帝山主峯地區,地下水出露補給,屬四季常流河。流量為每秒1.36立方米。 [1]  年徑流量328.3萬立方米,平均年徑流深35.3毫米。 [6] 
澗河流域總面積604平方公里,上游段稱南川河,控制流域面積248平方公里;下游稱澗河,區間流域面積97平方公里。南川河、西川河匯入口~大夫莊村段防洪標準為20年一遇洪水,大夫莊村~太興鐵路跨河橋段防洪標準為50年一遇洪水,太興鐵路跨河橋~匯入汾河水庫段防洪標準為20年一遇洪水。 [2] 

監河主要支流

支流西川河婁煩進善村河道 支流西川河婁煩進善村河道
支流西川河婁煩馬家莊鄉尖山礦河道 支流西川河婁煩馬家莊鄉尖山礦河道
西川河,因源於婁煩縣西部,而又流經較寬的川面,故名。發源於南陽山和一箭嶺山,自西南向東北,穿流羅家岔鄉,於馬家莊鄉馬家莊村匯入監河。全長23公里,河牀寬60米,水寬6米,深0.2米,系常流河。 [1]  [5] 
細米河,發源於蓋家莊鄉的棋盤巖山中,由西向東橫穿整個蓋家莊鄉境,全長26公里,河牀寬30米,水面寬5米,系季節性河流,於大夫莊村注入監河。因流經細米溝得名。 [1]  [5] 

監河治理開發

監河河道治理

南川治理。該工程是縣、社聯辦的第二項重點工程。於1974年由米峪鎮公社及沿川大隊先行上馬,1977年縣建設兵團轉戰南川,同年縣級機關500多名職工,由縣委書記帶隊參加南川治理的攻堅戰。到1978年,南川治理任務基本完成。總計投工160萬個,國家資助款77萬元,上馬勞力最多達4000多人,投入機械設備有推土機8台、拖拉機5台、汽車5輛、抽水機械及水力衝填設備30套、小平車360多輛,以及其他工具、物資等,完成改河工程7處,改河道2500多米,打主壩13條,總長25000米,水力衝填造地600公頃,總工程量為土石方312.5萬立方米。 [3] 
監河河道蓄水治理工程。既是市級重點工程,也是縣委縣政府確定的標杆工程。工程總投資1.2億元。2011年10月開工建設。完成了河道疏浚整治總長2.5公里,鋼壩閘工程5座,堤防加固工程5000米,管理房5座,上游建設沉砂池2座,蓄水池防滲工程,跌水工程及機電設備安裝工程等。2012年10月初實現工程蓄水試運行。 [7] 
城東溝劈山改河工程。 該工程是一項縣辦工程,由縣級機關和縣建設兵團機械連承擔。該工程是南川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位於南川口,從張家莊到城東溝口,整個工程包括劈山改河1500米,打主壩1000米,造地70公頃,總工程量為上石方近40萬立方米,在施工中創造了水泥制板打壩法和水力衝填劈山造地法,並將改河與造地結合起來,提高工效20多倍。1978年6月,南川河順利通過新開河道。 [3] 

監河引水工程

婁煩鎮監河引水工程。該工程建於1971年,乾渠長2.5公里,控制灌溉面積140公頃,後因河槽下切,進水困難。 [3] 
大夫莊監河引水工程。該工程於1972年修復,乾渠長2公里,控制灌溉面積30公頃。80年代,進水口被開山取石破壞。 [3] 
大聖堂南川河引水工程。該工程於1972年修復,乾渠長2公里,控制灌溉面積33公頃。 [3] 
周家窯細米河引水工程。該工程建於1973年,乾渠長4公里,控制灌溉面積30公頃。 [3] 
國練水庫 國練水庫
國練水庫,位於山西省婁煩縣米峪鎮國練村的寬坪溝內,屬黃河流域汾河水系南川河支流澗河分支,壩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9.25平方公里,水庫大壩原設計為均質碾壓土壩,設計壩高33m,總庫容141.1萬m3,是一座以防洪為主,兼顧灌溉綜合利用的小(1)型水庫。國練水庫樞紐工程由大壩、溢洪道、放水涵管等建築物組成。 [4] 

監河河道防洪

監河原防洪堤壩大部分在1970年婁煩建縣後建成,總長12公里,為漿砌石重力壩。2003年改造為鋼筋混凝土壩,堤高5米,壩頂寬0.6米,防洪標準為20年一遇,設計洪水流量為1379立方米/秒。2012年實施了監河縣城段蓄水工程,在監河3號橋東西建設了大型音樂噴泉。 [6] 
細米河位於婁煩縣城西部,河流起源於棋盤山東麓,流經京家岔、南峪、寺明莊等地,在大夫莊匯入澗河,屬黃河三級支流。全長29公里,寬30米,流域面積119平方公里,現有堤壩為20世紀70年代中期建成的漿砌石重力壩,長度6.3公里,壩頂寬0.6米,其中左岸堤長5.9公里,右岸長0.7公里,設計防洪標準10年一遇,洪水流量為413立方米/秒。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