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盠,異體字:蠡,拼音lí,注音ㄌ一ˊ。1、以瓢為飲器。2、古代一種官職名稱,在司徒、司馬、司空之上,兼管東西軍政:“盠之地位甚高,在三司之上。”3、古同“蠡”,蟲蛀木。 [1] 
中文名
拼    音
部    首
皿部
五    筆
XELF
倉    頡
VOBT
鄭    碼
ZMGL
筆    順
フフ一ノフノノノ丶丨フ丨丨一
總筆畫
14畫

現代釋義

1、以瓢為飲器。
2、古代一種官職名稱,在司徒、司馬、司空之上,兼管東西軍政:“盠之地位甚高,在三司之上。”
3、古同“蠡”,蟲蛀木。 [1]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盠【午集中】【皿部】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9畫
《廣韻》郞奚切《集韻》憐題切《正韻》鄰溪切,𠀤音黎。《博雅》瓢也。《廣韻》以瓢為飲器也。一曰簞也。
又《廣韻》盧啓切《集韻》《韻會》裏弟切《正韻》良以切,𠀤黎上聲。義同。《集韻》與劙同。亦作𥂻。 [2] 
參考資料
  • 1.      .漢典[引用日期2020-09-12]
  • 2.      .911查詢[引用日期20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