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盛氣凌人

(漢語成語)

鎖定
盛氣凌人(拼音:shèng qì líng rén)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西漢·劉向《戰國策·趙策》。 [1]  [3] 
“盛氣凌人”的原義是以驕橫的氣勢壓人;形容傲慢自大,氣勢逼人;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賓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1] 
中文名
盛氣凌人
拼    音
shèng qì líng rén
近義詞
不可一世咄咄逼人目中無人
反義詞
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和顏悦色虛懷若谷謙虛謹慎
注音字母
ㄕㄥˋ ㄑㄧˋ ㄌㄧㄥˊ ㄖㄣˊ
成語出處
《戰國策·趙策》
語法結構
主謂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

盛氣凌人成語出處

左師觸讋願見,太后盛氣而胥之。(西漢·劉向《戰國策·趙策》) [3] 
後人據此典故概括出成語“盛氣凌人”。 [3] 

盛氣凌人成語故事

戰國時代,趙國趙太后執政,秦國趁此機會派兵攻打趙國。趙國向齊國求援,齊國提出要趙太后的小兒子長安君去做人質,才肯出兵。趙太后非常疼愛小兒子長安君,不肯把他送到齊國去。任憑大臣們如何勸諫,太后始終不答應。最後她對左右説:“今後若再有人來勸我,我定要吐他一臉口水。”老臣觸讋來見太后,太后想,一定又是來勸我的,心中厭惡,臉上露出怒氣,表現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樣子,等着他來了發泄心中的怨恨。但觸讋進來後,先是表示因年老體衰,未能多來看望太后而深感歉意,而後又拉起了家常,太后以為他是來看望她的,情緒也緩和了下來。 [3] 
觸讋見此情景,便向太后説出了一件心事。他請求太后把他自己15歲的小兒子舒棋安排在王宮衞隊,因為他喜歡小兒子,怎奈自己老了,此事就託請太后照顧。 [3] 
趙太后見這位老臣為小兒子的事如此懇切,便問道:“你們男人家也喜歡自己的小兒子嗎?”“比女人更喜歡。”觸讋回答。“女人們對小兒子才更喜歡呢。”趙太后不禁笑出聲來。觸讋趁機説:“我覺得您更喜歡女兒,您對長安君的喜歡,比不上您對你女兒燕後的喜歡。”“不,你弄錯了,我更喜歡我小兒子長安君。”太后坦然地説。觸讋覺得時機已經成熟,便轉人正題,對趙太后説:“您喜歡女兒,所以她嫁到了燕國,你祈禱上天,希望她不要回來,指望她生個兒子繼承王位,您這是為她的長遠利益考慮。但對長安君,儘管您使長安君身居高位,封給他肥美的土地,讓他擁有很大的權力。但您卻不給他為國立功的機會,一旦您離開人世,長安君如何在趙國立足呢。所以我認為您沒有為長安君的長遠利益着想,您愛他不如愛您的女兒。”觸讋的一番議論使太后幡然醒悟,欣然同意了大臣們的意見,讓長安君去齊國做人質了。齊國很快發兵救趙。秦國聽説齊國發兵,便撒軍回國了。 [3] 

盛氣凌人成語寓意

盛氣凌人的趙太后,最終也沒有順着自己的心意,留下兒子。論原因,還是歸於趙太后在觸龍面前自覺理虧。觸龍為趙太后分析形勢,認為放公主做人質是對各方都有利的選擇。有些人自覺地氣勢盛於他人,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實際上卻毫無能力去真正做事。這樣的人,猶如紙老虎,不攻自破。總之,情緒上的反抗,只是短暫的、不實的。能夠思考出解決問題的最有效方法,才能得到他人的認可。 [2] 

盛氣凌人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盛氣凌人”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賓語、定語、狀語;含貶義;形容傲慢自大,氣勢逼人。 [1] 
  • 運用示例
元·楊載《趙孟俯頫行狀》:“論事厲聲色,盛氣凌人,若好己勝者,剛直太過,故多怨焉。” [4] 
毛澤東《在陝甘寧邊區參議會的演説》:“共產黨員決不可自以為是,盛氣凌人,以為自己是什麼都好,別人是什麼都不好。” [1] 
老舍《四世同堂》六四:“大赤包有時候確是盛氣凌人,使人難堪。” [5] 
巴金《春》一一:“王氏輕蔑地看了陳姨太一眼,把嘴一扁,盛氣凌人地答道:‘沒有人跟你説話,哪個要你插嘴?’” [5] 
參考資料
  • 1.    盛氣凌人  .漢典[引用日期2020-04-04]
  • 2.    夢梵編著. 成語故事[M]. 北京:團結出版社, 2015.01:132-133
  • 3.    崔永晨著. 中華成語故事[M]. 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 2011.01:128
  • 4.    本社編. 中國成語故事 39[M]. 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7.08:36
  • 5.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編.《新華成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2年:第62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