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盛唐體

鎖定
盛唐體是寫作學術語。宋嚴羽《答出繼叔臨安吳景仙書》:“盛唐諸公之詩,如顏魯公書,既筆力雄壯,又氣象渾厚”。筆力雄壯,氣象渾厚,可稱之為盛唐體。
對唐詩的分期,宋人分初唐、盛唐、晚唐為三唐;元人分盛唐、中唐、晚唐為三唐。明高檬則分初、盛、中、晚為四唐;其後又有人將中唐分屬盛、晚為三唐。就是對高糅之盛唐起迄年限也不盡相同。有人主張從睿宗景雲至玄宗天寶年間(公元710一755),認為這是唐代國勢強盛的全盛時期,詩歌表現了盛唐氣象;有人主張從玄宗開元至代宗大曆年間(公元713—779),認為這是唐詩的全盛時期,詩歌題材更廣闊,內容更深刻,風格更多樣。嚴羽《滄浪詩話·詩體》:“以時而論,則有……盛唐體,景雲以後,開元天寶諸公之詩。”校釋者對此引沈騏《詩體明辨序》説:“……於音節疏暢之中,盛唐稍著宏亮。儲光羲、王維、孟浩然之清逸,王昌齡、高適之閒遠、常建、岑參、李頎之秀拔,李白之朗卓,元結之奧曲,鹹殊絕寡倫,而杜甫以渾雄高古自成一家,可以為史,可以為疏,其言時事最為悚切,不愧古詩人之義,蓋亦詩之僅有者也。”高榱在其《唐詩品彙總序》雲:“開元天寶間,則有李翰林(李白)之飄逸,杜工部(杜甫)之沉鬱,孟襄陽(孟浩然)之清雅,王右丞(王維)之精緻,儲光羲之真率,王昌齡之聲俊,高適、岑參之悲壯,李頎、常建之超凡,此盛唐之盛者也。”由此可見盛唐時期代表詩人之眾,風格之多,成就之大。 [1] 
參考資料
  • 1.    尹均生主編,中國寫作學大辭典 第二卷,中國檢察出版社,1998.5,第633-63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