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盛京八門

鎖定
盛京八門即老瀋陽城的八座城門,八座城門沿用努爾哈赤為遼陽確定的舊名稱,即:
南、北偏東的城門分別為德勝門(俗稱大南門)、福勝門(俗稱大北門);
南、北偏西的城門分別為天佑門(俗稱小南門)、地載門(俗稱小北門);
東、西偏南的城門分別為撫近門(俗稱大東門)、懷遠門(俗稱大西門);
東、西偏北的城門分別為內治門(俗稱小東門)、外攘門(俗稱小西門)。
其中,懷遠撫近、內治外攘,是當時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治國國策;天佑地載、德勝福勝是天地眷佑,國運綿長之意,符合統治者治國的國策。
中文名
盛京八門
外文名
The old gates of Mukden
位    置
遼寧省瀋陽市

盛京八門歷史由來

明朝末年,遼東地區馬市貿易的興隆拉動了瀋陽地區商品經濟的發展,而清太祖努爾哈赤定都瀋陽,更使這裏的經濟日趨繁榮。在城區原有的十字街改為井字街後,在皇宮的北側逐漸形成了一條商業街——四平街(今中街)。 [1] 
明洪武21年(公元1388年),遼東都指揮使司指揮閔忠督建瀋陽中衞城,封沈王。 [2]  這裏的“城”特指“城牆”,明時城牆建成後,城牆周長9裏10步,高2丈5尺,城以中心廟為中心點,內為駐兵。明洪武21年建設瀋陽城牆主要用於抵禦北部蒙古族、女真族的軍事攻擊。 [1]  [3] 
明朝嘉靖22年的大事件記載中記載,嘉靖22年(公元1543年)擴建沈城,北側“安定門”更名“鎮邊門”,加固後的北門軍事防禦能力更強。 [3] 
公元1610年以後的十幾年間,在後金與明代的數年征戰中,瀋陽明城牆除北門外,幾乎全部被毀壞。 [3] 
努爾哈赤進瀋陽後,沒有立即着手修建,而是向西進攻,僅在城內靠着鎮邊門內(即九門裏)依照女真族建築模式建設一個簡單的“居住之宮”。 [3] 
公元1627~1631年,天聰元年至天聰五年,後金對瀋陽城牆的再次修建,在皇太極繼承汗位後,在原來城牆的基礎上建設新城,將城牆加厚、加高、加固;將明朝的四門改為八門,八旗軍各守一門,城市通道由明時的十字街變為井字街。明朝原來最為牢固的北門在戰爭中毀壞最小,又因離努爾哈赤居住之所近,有幸在清時得以保留,成為第“九門”。 [1]  [3] 
在清末民初,四平街已經發展成為東北地區的商業中心。街道兩旁商賈雲集,大小店鋪鱗次櫛比,各具特色的小商品行市散佈在沿街的衚衕裏。在道南有一個與四平街平行的出穎衚衕,就是當時金銀珠寶的集散地,大大小小的金店將這裏連成了一條銀樓街 [1] 

盛京八門建築結構

瀋陽的城牆,是個明清複合體。這與明時修城的目的有所不同。皇太極建城主要是將瀋陽作為皇都來修的,包括後來的瀋陽幾個大邊門,即‘八門八關’出於社稷考慮。這個城牆便是沿留至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才消失的“老城牆”。南、北順城路,東、西順城街所圈定的範圍就是老瀋陽城的大致範圍。這些街路就是在原護城河的大致位置上修建的。

盛京八門主要城門

盛京八門德勝門

德勝門俗稱大南門,為古盛京內城八門之一,建於天聰元年至天聰五年(公元1627~1631年),因為在方城的南面,故瀋陽人都稱之為大南門。

盛京八門福勝門

福勝門又稱大北門,建於天聰元年至天聰五年(公元1627~1631年),是清代盛京城八門之一。位於現朝陽街北端。

盛京八門天佑門

天佑門又稱小南門,建於天聰元年至天聰五年(公元1627~1631年) ,是清代盛京城八門之一。位於現正陽街南段。50年代初期為了改善交通而拆除,但仍保留小南門的地名。

盛京八門地載門

地載門又稱小北門,建於天聰元年至天聰五年(公元1627~1631年) ,是清代盛京城八門之一。位於現正陽街北段。50年代初期為了改善交通而拆除,但仍保留小北門的地名。

盛京八門撫近門

撫近門俗稱大東門,是清代的瀋陽城八門之一,建於天聰元年至天聰五年(公元1627~1631年),後拆除。撫近門於1998年復建,位於盛京古文化街東部,與西部的懷遠門相對而望,撫近門高20米,佔地面積556平方米,建築面積500平方米,是瀋陽標誌性建築。

盛京八門懷遠門

懷遠門位於方城內瀋陽路西端,俗稱大西門,始建於1631年,為瀋陽老城垣之重要標誌。1634年4月,皇太極改瀋陽為“天眷盛京”,並親自詔令命名八門,西之南者曰懷遠門。1930年拆除懷遠門,1994年,瀋河區政府拓其原址,增其舊制,重修了懷遠門。過去,它是內城的門户,是清朝官員們進出的必經之地,也是重要的軍事防禦設施。

盛京八門內治門

內治門又名小東門,建於天聰元年至天聰五年(公元1627~1631年),是清代盛京八門之一。位於四平路(今中街路)東端。

盛京八門外攘門

外攘門又叫小西門,建於天聰元年至天聰五年(公元1627~1631年),是清代盛京八門之一。是當年奉天主城門。小西門是清代以來留下影像最多的城門,無論是普通照片還是立體照片。小西門裏是奉天四平街,即中街路,是瀋陽著名的商業街。同其它幾座城門一樣小西門外有甕城,以前城牆外有護城河,到了清末護城河基本都荒廢了。現今瀋陽小西門已經無蹤可尋,但還保留着小西門地名,車站在這裏也都還叫小西門。

盛京八門第九門

史料記載,嘉靖22年,沈城擴建,將北側的“安定門”改為“鎮邊門”。就是後來俗稱的九門。努爾哈赤進瀋陽,開始並沒有建設皇宮,僅在城內靠着鎮邊門內(即九門裏)依照女真族建築模式建了一個簡單的“居住之宮”。 [4] 
時隔多年,盛京九門已蕩然無存,新中國成立後,有考古學家對九門的具體位置進行過一次討論,但一直沒什麼結果。直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九門的具體地點才被發現。據説,最初發現九門的是一些學生,當時的北關區學校在學校維修時,到城牆根挖土磚的時候,正巧挖出一個刻有“鎮邊門”的門額。這塊石刻門額寬1.25米,高0.68米,上面寫着“鎮邊門”三個繁體漢字,石碑下角還寫着“明萬曆年”。隨後,考古人員在大北門和小北門之間的城牆舊址中發現了一座用磚石封堵起來的城門及一塊石碑。經考證,這就是所説的九門。 [5] 
“鎮邊門”碑額現藏於瀋陽故宮博物院。該城牆的女兒牆、垛口與馬道已損壞。這條街即東順城路。史料記載,明代修築此門主要是為了防禦外敵,內置火炮等武器,其中即可屯兵又可出擊,是一座重要的軍事設施,這個北門,因為損壞小,又離努爾哈赤居住的地方很近,皇太極修城牆時,沒有拆除而是保留了下來,所以説古時瀋陽還是有第九個門的。“九門”位於大北門和小北門之間,也使瀋陽有了“九門提督”的説法。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