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益哇曲

鎖定
益哇曲,漢語也稱益哇河、益哇溝河,以流經益哇庫(溝)而得名,義為“猞猁河”。長江支流嘉陵江支流白龍江的支流發源於迭山主峯西延光蓋山南麓。自北向南順益哇庫(溝)流經益哇鄉境的扎尕那、納加、高雜、知子等4個行政村,於益哇溝口注入自龍江,全長約35公里。集水面積219.6平方公里。河上修有扎尕那、高雜小水電站兩處。
支流扎尕那河的源頭扎尕那,風景優美神奇,被洛克譽為亞當和夏娃的誕生地。 [1] 
中文名
益哇曲
別    名
益哇河
別    名
猞猁河
所屬水系
長江支流嘉陵江支流白龍江的支流

益哇曲幹流概況

益哇曲地圖 益哇曲地圖
益哇曲 以流經益哇庫(溝)而得名,義為“猞猁河”。發源於迭山主峯西延光蓋山南麓。先後彙集了納隆隆哇(鼻環溝)、扎尕(石峽)、代巴庫(大力士溝)、傲子庫(綠色牧點).等溝谷的數條小支流,順益哇庫(溝)向126 第二編 自然地理南流經益哇鄉境的扎尕那、納加、高雜、知子等4個行政村,於益哇溝口注入自龍江,全長約35公里。集水面積219.6平方公里,年徑流量0.625億立方米,年平均流量1.98立方米/秒,實測最小流量0.9立方米/秒。流域內森林覆蓋率43.2%,喬木林覆蓋度34.8%。河上修有扎尕那、高雜小水電站兩處。 [1] 

益哇曲河道峽谷

扎尕那石門 ,藏語名“扎尕”,素稱石門,實為一道幽深的石峽。位於縣境西北益哇鄉扎尕那東哇村東。是由石山斷裂形成的陡坡狀石質峽道,走向近南北,長百餘米,南端寬僅數米,北段稍寬,東西兩面是數十米高的斧劈般挺拔垂直的巖壁。一股溪水順峽谷懸瀉而下,聲響如雷。置身峽中,看天一道縫,陰暗淒涼,寒然生畏。飛鳥誤入,迷途難歸。是洮疊古道必經之第二道險關。解放前常有山匪據險行劫。如今公路交通便利後,此峽除當地牧民往來山後牧場外,行人罕至。
出石山南口,周圍地形恰似一處巨型庭院,北靠迭山石峯,四周秀峯環拱,蒼松翠柏掩映着稀疏的扎尕那四村(代巴、達日、業日、東哇),“庭院”南側出口處又是一道石山對峙而成的“庭院”前門。扎尕那俗有:“閻王殿”之稱。內有通道,南有堂門,真像一座規模宏大的廊、堂、院、門齊備的石城宮殿。
納加石門, 位於縣境西北益哇鄉納加村北,是洮疊古道的第三道險關。走向南北。兩面數百米高的巖壁猶如兩堵巨型門墩巧對山門。益哇河從中穿過。舊時常有山匪憑險行劫,俗有“鬼門關’’之稱,即畏石門之險而言。北據扎
尕那約5公里,成為“閻王殿”之外城門。如今,從扎尕那通往鄉、縣的簡易公路經由此門出入。 [2] 

益哇曲主要支流

麻蓋措卡, 湖名含義為下邊湖。位於益哇鄉西北界的高山頂上。附近有高低兩座山峯,登上高峯鳥瞰低峯頂部即見此湖。
措沃瓦, 義為木盤湖,湖形如盤。位於益哇鄉扎尕那西北,業日村東側小溪源頭。 [3] 

益哇曲治理開發

益哇曲(河)水力資源豐富,河上修有扎尕那、高雜小水電站兩處。
扎尕那水輪泵站,位於益哇鄉益哇河上游, 1972年建,裝機容量 1*36千瓦;益哇知子電站,位於益哇鄉益哇曲上,建於1989年,裝機容量 1*125千瓦。 [4] 
參考資料
  • 1.    迭部縣誌編纂委員會.迭部縣誌.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98:126
  • 2.    迭部縣誌編纂委員會.迭部縣誌.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98:122
  • 3.    迭部縣誌編纂委員會.迭部縣誌.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98:128
  • 4.    迭部縣誌編纂委員會.迭部縣誌.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98: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