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皺背腹柄姬小蜂

鎖定
本種為螟蛉裹屍姬小蜂的寄生蜂,在浙江遂昌, [1]  寄生率達16.42%,性比79.0%(1973年10月下旬)。 [1] 
中文名
皺背腹柄姬小蜂
外文名
Pediobius atamiensis (Ashmead)
動物界
膜翅目
寡節小蜂科
昆蟲綱
功能類別
寄生性天敵
寄主昆蟲
螟蛉裹屍姬小蜂
寄主危害作物
水稻

皺背腹柄姬小蜂形態特徵

體長1.6毫米。頭包括觸角(毛黃褐色)、腹部第二節及以後背板藍黑色;部包括足及腹部第一節藍青色有強光澤,但足腿脛關節、脛節端部2/5及端跗節黃色,其餘跗節白色;翹透明,翅脈淡褐色。頭橫形,稍寬於胸,具網狀刻紋。觸角窪凹陷;觸角着生於顏面下部位於複眼下緣連線稍上方,很靠近,其間有隆突;觸角9節;柄節長度不達中單眼;梗節長大於寬,與第四索節等長,比第一索節明顯狹;環狀節1節;索節4節,節間有柄,似串珠形,各節幾乎呈方形,漸次細小;棒節2節,長約為第四索節的1.5倍。後頭向前凹入;有後頭脊。前胸短,狹於中胸,前緣收窄;中胸盾縱溝完整,後端1/3外方形成橢圓形凹窪。盾片中葉稍隆起,刻紋粗,前半密,呈“^”形排列,故名“皺背”;小盾片兩側帶縱行刻條,其中間前方帶橫行短刻紋,後端呈網狀刻紋;並胸腹節光滑,兩條亞中縱脊近於直線,稍向後擴張,側脊亦明顯,與亞中脊形成圈形。前翅寬大,長為寬的2倍,緣脈為亞緣脈的2-2倍,後緣脈與痣脈均短,約等長。跗節4節,後足脛節距甚短。腹柄長稍大於寬亦比並胸腹節稍長,常與並胸腹節呈垂直角度,故不易看清;腹部近紡錘形,長稍短於胸,亦比胸狹;第一背板光滑,剛超過腹長一半,以後各節具細毛;產卵器稍突出,約與後足端跗節等長。
體長1.2毫米。與雌蜂相似,但觸角第一索節稍長於寬,足脛節上中段的黑斑色淡,腹部短小,僅及胸長的1/2,幾為第一背板所佔,末端平截。 [1] 

皺背腹柄姬小蜂地理分佈

浙江、江西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