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皮膚豬囊蟲病

鎖定
皮膚豬囊蟲病是由豬絛蟲的幼蟲寄生於人的皮下組織引起的皮膚病。此外豬囊蟲也可寄居於腦、肌肉、眼、心、肝、肺等器官。多因飲食不潔所致。臨牀表現為在皮下組織和肌肉間無痛性深在性結節,好發於軀幹和四肢。
中醫病名
皮膚豬囊蟲病
就診科室
皮膚性病科
多發羣體
本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常以中青年多見,兒童少見,女性多於男性
常見發病部位
皮膚、胃
常見病因
人食用未煮熟的豬肉(囊蟲寄生),或被蟲卵污染的生水或蔬菜瓜果而致病
常見症狀
黃豆至核桃大無痛性皮下結節,位置較固定,觸之較堅硬而有彈性,活動度好,其上皮膚顏色正常

皮膚豬囊蟲病病因

人食用未煮熟的豬肉(囊蟲寄生),或被蟲卵污染的生水或蔬菜瓜果而致病。蟲卵在胃腸道內孵化成為六鈎蚴,六鈎蚴鑽過腸壁經淋巴或血液播散在肌肉、皮下組織、腦等組織,在這個過程中六鈎蚴發育成囊蟲,引起體內感染,形成囊蟲病。豬囊尾蚴寄生人體所致的囊蟲病危害遠大於成蟲。

皮膚豬囊蟲病臨牀表現

本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常以中青年多見,兒童少見,女性多於男性。包囊可出現在皮下組織、肌肉、腦、眼和其他器官,引起不同的臨牀表現。病囊蟲寄生於皮下組織中可表現為黃豆至核桃大無痛性皮下結節,位置較固定,觸之較堅硬而有彈性,活動度好,或有壓痛,其上皮膚顏色正常,可伴有疼痛或潰瘍。皮下結節可鈣化,皮損呈數個至數百個不等,分佈不對稱,多見於軀幹、四肢,一般無自覺症狀。幼蟲死亡即可引起明顯組織反應,出現肌痛、發熱和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眼、腦或脊髓等受累則可引起視力異常、腦炎、癲癇等症狀。

皮膚豬囊蟲病檢查

1.血液檢查
急性期末梢血中白細胞數增多,嗜酸性粒細胞比例明顯增高;血沉加快。
2.皮膚B超檢查
可見皮下囊性結構,橢圓形,外膜薄,界清,強回聲,囊內液性暗區,暗區中有一強回聲點為蟲體。
3.大便檢查
可見絛蟲蟲卵及孕節。
4.組織病理檢查
病變位於皮下組織與肌肉組織之間,為結締組織增生形成的纖維包膜囊腫,囊內有液體和蟲體,囊壁上有一小白點,是頭節,呈橢圓形,有4個吸盤,頂突上有一圈小鈎。切片中可看到部分蟲體結構。

皮膚豬囊蟲病診斷

診斷要點如下。
1.不潔飲食史
有進食未經煮熟的蔬菜或豬肉史。
2.典型症狀
皮疹表現為軀幹、四肢散在的皮下結節,先後成批發生,黃豆至花生米大小,中等硬度或具有彈性,與皮膚無粘連。
3.輔助檢查
(1)皮膚B超檢查可見皮下囊性結構,囊內液性暗區中有一強回聲點為蟲體。
(2)大便可查到蟲卵或絛蟲節片。
(3)組織病理檢查顯示皮下組織內有纖維組織所包裹的囊腫,囊腫內可見豬囊蟲的有鈎頭節。

皮膚豬囊蟲病治療

1.手術治療
皮下包囊數目不多時,可進行手術摘除,術中應保證包囊完整而不破裂。
2.藥物治療
皮下包囊數目不多時可在包囊內注射酒精或鹽酸吐根鹼殺死囊蟲。如果包囊數目多,累及廣泛者需內服藥物,可口服氯喹、吡喹酮、阿苯達唑。

皮膚豬囊蟲病預防

注意飲食衞生,不吃未煮熟的食物。加強個人衞生,飯前、便後洗手。早期徹底治療絛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