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皮膚幼蟲移行症

鎖定
1952年由Beaver等提出本病,當時主要指弓首線蟲病(toxocariasis)。隨着時間的推移,發現其他一些蠕蟲如顎口線蟲,四川並殖吸蟲等也以幼蟲為主要形式寄生於人體,並引起疾病。
幼蟲移行症可分為皮膚幼蟲移行症和內臟幼蟲移行症兩種,有時兩者也可同時存在。皮膚幼蟲移行症是幼蟲蟲體侵人人體的皮膚並長期在皮膚組織中移行,引起皮膚損害及遊走性病變。
外文名
cutaneous larva migrans
就診科室
皮膚科
常見發病部位
皮膚
常見病因
弓首線蟲等蟲體侵人人體的皮膚
常見症狀
皮膚瘙癢,匐行疹

皮膚幼蟲移行症病因

皮膚幼蟲移行症主要表現為匐行疹,病原為寄生於貓或犬的鈎蟲的幼蟲,如巴西鈎蟲(Ancylostoma braziliensis),犬鈎蟲(A.caninum)等。棘顎口線蟲的幼蟲隨感染的魚被食入後和寄生於人體的鈎蟲,如十二指腸鈎蟲或美洲鈎蟲的感染期幼蟲也可引起該病。

皮膚幼蟲移行症臨牀表現

當上述線蟲的幼蟲侵入患者皮膚並移行時,可引起:
1.局部症狀
幼蟲移行時可引起劇烈的皮膚瘙癢。局部出現紅色丘疹,繼而形成彎曲前進的線狀紅斑性皮損,並可隆起形成水皰。
2.特徵症狀
由於幼蟲在患者皮膚內竄行,其皮損每天可延伸數毫米,而舊的皮損則可癒合結痂。在皮膚深部可出現遊走性的結節或腫塊。幼蟲在皮下可存活移行數週至數月以上。
3.繼發症狀
水皰或皮損被抓破後常可感染細菌,繼發化膿性感染。

皮膚幼蟲移行症檢查

1.可通過典型的臨牀症狀匐行疹進行檢查確診。
2.病變組織中取出蟲體作鏡檢也可確診。
3.血中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痰中可找到蟲蚴。
4.X線檢查,呈短暫遊走性肺部浸潤。

皮膚幼蟲移行症診斷

依據臨牀表現及流行病學史如與動物糞便所污染泥土的接觸史等可診斷。顎口線蟲引起皮損時,患者常食入未熟的受染魚肉。

皮膚幼蟲移行症鑑別診斷

本病須注意與棘顎口線蟲病相鑑別。病變組織中取出蟲體作鏡檢鑑定蟲種是與棘顎口線蟲病區別的最有效的手段。皮膚幼蟲移行症由巴西鈎口線蟲引起為主。

皮膚幼蟲移行症治療

可用左旋咪唑軟膏或霜劑局部塗敷,也可服用阿苯達唑、噻苯噠唑或丙硫咪唑。

皮膚幼蟲移行症預後

本病預後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