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皮膚刺激性

鎖定
皮膚刺激是指皮膚接觸受試物後產生的局部可逆性損傷, 典型表現是紅斑和水腫, 常規動物實驗是兔的單次和多次皮膚接觸實驗。隨着非動物替代方法的普及, 通常用於化學品刺激性分類和化妝品檢測的體外方法也逐漸擴展到家居產品、紙質產品和消毒產品的測試中, 為產品質量提升、風險監管提供數據。 [1] 
中文名
皮膚刺激性
外文名
dermal irritation
別    名
皮膚刺激性試驗

皮膚刺激性試驗介紹

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2015版)規定了動物皮膚刺激性或腐蝕性試驗的基本原則、要求和方法,適用於化妝品原料及其產品安全性毒理學檢測。
1.皮膚刺激性 dermal irritation
皮膚塗敷受試物後局部產生的可逆性炎性變化。
2.皮膚腐蝕性 dermal corrosion
皮膚塗敷受試物後局部引起的不可逆性組織損傷。 [2] 

皮膚刺激性試驗目的

確定和評價化妝品原料及其產品對哺乳動物皮膚局部是否有刺激作用或腐蝕作用及其程度。

皮膚刺激性試驗基本原則

將受試物一次(或多次)塗敷於受試動物的皮膚上,在規定的時間間隔內,觀察動物皮膚局部刺激作用的程度並進行評分。採用自身對照,以評價受試物對皮膚的刺激作用。急性皮膚刺激性試驗觀察期限應足以評價該作用的可逆性或不可逆性。動物如果在試驗的任何階段出現嚴重抑鬱、痛苦的表現,則應當給予人道地處死。依據試驗情況對受試物進行適當評價。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