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皮燈籠

鎖定
皮燈籠,漢語詞彙,拼音是pí dēng lóng,指皮做的燈籠,因光暗不明,喻指糊塗昏暗或糊塗昏暗之人。
中文名
皮燈籠
拼    音
pí dēng lóng
注    音
ㄆㄧˊ ㄉㄥ ㄌㄨㄙˊ
出    處
《輟耕錄·闌駕上書》

目錄

皮燈籠解釋

皮做的燈籠,因光暗不明,喻指糊塗昏暗或糊塗昏暗之人。 [1] 

皮燈籠出處

明·陶宗儀 《輟耕錄·闌駕上書》:“歌曰:‘官吏黑漆皮燈籠,奉使來時添一重。’如此怨謠,未能枚舉。”
元·王曄 《水仙子》曲:“小機關背地裏商量下,把俺做皮燈籠看待咱。”
在安徽皖南山區方言中指一種野柿子,也可泛指所有柿子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