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皮漱石

鎖定
皮漱石(1897年—1978年),遼寧遼陽人。天主教瀋陽教區主教,中國天主教愛國會第一屆、第二屆主席。
中文名
皮漱石
出生日期
1897年
逝世日期
1978年
出生地
遼寧遼陽

皮漱石人物簡介

原名皮金旭,教名依納爵,1897年2月1日生於遼陽縣沙嶺村。皮漱石家境貧寒,父母以租種土地維持全家人的生活。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入沙嶺教會書房(天主教要理班)讀書。兩年後,在本村一位王姓私塾先生教導下學習《四書》《五經》。宣統二年(1910年),到法國人開辦的奉天(今瀋陽)天主教小修道院學習,1922年入神學院。1928年聖為神父,留校任教。1942年12月被派到大連西崗區任本堂神父。1949年羅馬教廷任命皮漱石為瀋陽總主教區總主教,為瀋陽教區第八任主教。

皮漱石人物經歷

皮漱石任職期間,瀋陽已經解放。當時全國天主教內掀起了三自(自治、自傳、自養)革新運動,進步勢力與保守勢力彼此角逐,互相爭鬥。皮漱石是保守勢力的代表人物,對中國共產黨的宗教政策懷有很深的牴觸情緒,認為“革新”就是教難臨頭 [1]  ,因此反對、仇視、抗拒革新運動。此後,在中國共產黨政策的感召下,他的政治覺悟逐步提高,開始認識到中國天主教必須反對帝國主義的干涉,走獨立自主、自辦教會的道路,並和梵帝岡斷絕了聯繫。
1956年,皮漱石加入遼寧省政協,任常委。次年,在中國天主教友第一次代表會議上,被選為中國天主教友愛國會主席,與全國的神長、教友一起反帝愛國,走獨立自主、自辦教會的道路。在自選自聖主教問題上他積極行動,1958年主持祝聖中國首批自選主教,為擺脱梵帝岡教廷的控制與干涉做出了很大貢獻。
1958年8月2日,皮漱石在中國天主教友愛國會成立一週年大會報告中提出:“自選自聖主教是符合教會精神的,也是呈行主旨愛國愛教的聖善行為。”1959年4月,全國政協第三屆一次會議中提到了關於平定西藏叛亂問題,梵蒂岡教廷肆意認為叛亂的根源是基本權利受到損害的人類天性的表現,皮漱石主教則以大量事實駁斥了他們的無恥讕言,他要求愛國愛教的神長、教友們不能再受梵帝岡的欺騙和愚弄,增強了人們愛國愛教的熱情,把教會的前途和國家的前途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
皮漱石是第三、第四、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一、第二屆遼寧省政協委員,第三屆遼寧省政協常委。皮漱石於1978年5月在北京逝世,終年81歲,葬於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2005年10月骨灰遷回遼寧,現安放於鐵嶺天主教公墓。
參考資料
  • 1.    解文欣主編.遼陽要覽:新華出版社,1999.09:第45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