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百農矮抗58

鎖定
百農矮抗58是由河南科技學院小麥育種中心育成的小麥品種。
中文名
百農矮抗58
產品類型
小麥
選育單位
河南科技學院小麥育種中心
百農矮抗58是由河南科技學院小麥育種中心育成,2003年開始與滑豐種業聯合開發經營的小麥新品種。2005年通過國家審定,審定編號:國審麥2005008。
特徵特性 該品種屬半冬性中熟品種。幼苗匍匐,冬季葉色淡綠,分櫱多,抗凍性強,春季生長穩健,櫱多稈壯,葉色濃綠。株高70釐米左右,高抗倒伏,飽滿度好。產量三要素協調,畝成穗45萬左右,穗粒數38~40粒,千粒重42~45克。高抗白粉病,條鏽病,葉枯病,中抗紋枯病,根系活力強,成熟落黃好。一般畝產500~550公斤,最高可達700公斤。
栽培要點 該品種適於早播,最佳播期黃河以北為10月5日~15日,黃河以南為10月10日~20日,適宜播量每畝7~9公斤。
適宜地區 該品種廣泛適應於河北邢台、山東濟南以南,湖北襄樊,安徽懷遠以北的陝南、河南、安徽、江蘇、河北、山東及湖北等區域種植。 [1] 
1月10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茹振鋼主持的小麥新品種“百農矮抗58”選育及應用獲得2013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百農矮抗58”(以下簡稱“矮抗58”)矮稈抗倒、高產穩產、多抗廣適、品質優良、綜合性狀佳,已連續五年成為全國主導品種。自2005年通過國家審定以來,累計種植面積達2.3億多畝,增產小麥86.7億公斤,增效170多億元,已成為我國種植面積在4000萬畝以上的特大品種,為河南省夏糧生產實現歷史罕見的“十連增”、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貢獻,被譽為“中國第一麥”。
成果篇
縱橫黃淮沃土“矮抗58”顯優勢
有着“天下糧倉”美譽的河南,用佔全國1/16的耕地,生產了全國1/4的小麥、1/10以上的糧食,養活了佔全國1/13的人口,每年還輸出原糧及製成品400億斤。
近年來,黃淮麥區遭遇了歷史上罕見的冬春連旱惡劣天氣,對小麥生產構成了極大威脅。集抗寒、抗倒、抗病、高產、穩產於一身的優良品種“矮抗58”自生產應用至今,短短几年時間,便一躍成為黃淮麥區的特大小麥品種,能抵禦零下16℃低温、八級大風、短時暴雨、冬春連旱、倒春寒等災害性天氣,經受住重重考驗,在夏收中連年創造了大面積高產紀錄,年年豐收。
“矮抗58”書寫了小麥歷史的傳奇,那麼它是如何培育出來的呢?
為培育高產穩產、矮稈抗倒、多抗廣適、優質中筋的超級小麥新品種,實現大面積畝產550~600公斤的產量水平,且具備700公斤的產量潛力。1997年在國家科技攻關、河南省重點項目等的支持下,河南科技學院小麥育種團隊制定了增穗壯稈強根系、優化品質聚抗
性的育種策略。
根據此育種目標,1996~1997年,從1289份親本材料中,研究篩選出最佳組配親本——温麥6號、周麥11和鄭州8960。配製温麥6號/鄭州8960單交組合,種植單交F1,並以周麥11為母本,以單交F1為父本進行復交,獲得復交F1。
1997~1998年,種植復交F1,並對復交F1開始全面選擇,獲得優良組合。
1998~2001年,對復交分離世代大羣體分層次逆境選擇。包括早播選擇抗寒性和紋枯病的避病性;拔節期大肥大水,結合莖稈抗倒伏強度測定,選擇抗倒性;創造田間高濕環境,多病原混合接種誘發,鑑定、選擇抗病性。對產量結構進行均數平衡選擇,選擇畝穗數、穗粒數和千粒重同時大於等於羣體平均數的單株或品系。
2001~2002年的F5,按品系種植,並採用pH4.0~9.0的水培處理法,篩選酸鹼環境適應能力強的兼性根系,觀察幼穗發育節律,選擇與黃淮麥區生態條件相吻合的優異品系。測定光合速率和後期耐高温特性,選擇耐早衰類型,最
後篩選出代號5245-5248新品系,其系譜號為97(11)0-45-2-2,綜合性狀表現優良、遺傳穩定,命名為“百農矮抗58”。
2002~2003年,品系比較試驗,同時參加國家預試。
2003~2004年參加國家黃淮南片區域試驗(冬水B組),平均畝產574公斤,比對照豫麥49號增產5.36%,達極顯著水平。
2004~2005年參加國家黃淮南片區域試驗(冬水B組),平均畝產532.68公斤,比對照豫麥49號增產7.66%,達極顯著水平,居第一位。
2004~2005年參加黃淮南片冬水B組生產試驗,14點彙總,14點增產,平均畝產507.6公斤,比對照豫麥49號增產10.07%,達極顯著水平,居第一位。
2005年9月通過國家審定(國審麥2005008)。
“矮抗58”,顧名思義,矮稈抗倒,有以下五大優勢:
高產穩產:“矮抗58”兩年國家黃淮冬麥區
南部區試,比對照温麥6號、豫麥49號分別增產5.36%和7.66%,達極顯著水平;參加國家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07.6公斤,比對照温麥6號增產10.1%,居參試品種第一位;50畝攻關田連續4年畝產超過715公斤;最高畝產788.2公斤;三年52點次萬畝生產示範基地平均畝產超600公斤。2010年鶴壁市3萬畝連片平均畝產611.6公斤,創國內同面積高產紀錄。
抗倒性:“矮抗58”株高70cm左右,重心較低,莖稈堅韌,彈性好。在實際生產中,至今沒有出現過倒伏現象,即使畝產650公斤在八級大風情況下也安然無恙。
抗凍抗旱:“矮抗58”苗期長勢壯,越冬期抗凍能力強,拔節期抗晚霜凍能力強。苗期能耐零下16℃的低温,最北至河北石家莊仍可安然越冬。根系生長快,根量大。越冬期根深達2.4m以上,較對照品種同期根深增加30~40cm,耐旱性強。2008/2009和2010/2011年黃淮麥區分別遭遇嚴重的冬春連旱和長期低温,該品種未受明顯影響,仍表現高產穩產。
簡化栽培:“矮抗58”播期彈性大,早播、晚播都高產,肥力高低都高產,“早播不受凍,遲播不晚熟”,能夠滿足大面積機械收割要求,適應了農民工外出打工需要,有較長的可利用壽命。
綜合抗病能力:高抗條鏽、稈鏽病,中抗紋枯病,是能夠應用於生產最好的綜抗品種,生產應用至今未發生病害流行。基於它攜帶抗條鏽基因YrZH84;高抗白粉病流行小種Bg1、Bg2、Bg4、E05、E09和E23。適宜在小麥主產區黃淮南部麥區的河南、安徽、江蘇、陝西、山東等多省份種植。
“矮抗58”優質中筋,品質穩定,具有優質高分子量谷蛋白亞基,蒸煮品質好,農業部小麥質量現場鑑評為麪條小麥第一名,同時,“災年有保障,豐年又高產”,單位面積成穗數高,大面積種植可達550~650公斤/畝,較一般品種普遍增產100~150斤/畝,適應了黃淮冬麥區未來5~10年的要求。
“抗寒、抗倒、抗病、高產、穩產”,能結合這麼多優良性狀的小麥品種不多,“矮抗58”卻做到了,而且做得這麼優秀。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