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百花洞村

鎖定
百花洞村,隸屬於廣東省東莞市大嶺山鎮,位於大嶺山鎮西部,距大嶺山鎮政府4千米。該村坐落於丘陵地帶,境內有馬山,海拔約300米。百花洞村毗鄰莞長路和厚大路,相鄰太公嶺、大片美、大環、下高田四村,總面積4.5平方千米。2015年末,百花洞村户籍人口1349人。 [1] 
清末,百花洞村境域屬東莞縣缺口司,民國時期,屬第一區金桔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屬東莞縣大嶺山人民公社百花洞生產大隊,大地生產大隊,大嶺山區百花洞鄉,東莞市大嶺山鎮百花洞管理區,大嶺山鎮百花洞行政村。 [1] 
2015年,百花洞村有工業企業40家,私營個體工商户130多家。經營行業涉及傢俱、五金、印刷等,佔全村工農業總產值的90%。村民收入來源主要有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等。 [1] 
中文名
百花洞村
行政區類別
行政村
所屬地區
廣東省東莞市大嶺山鎮
地理位置
大嶺山鎮西部
電話區號
0769
人口數量
1349 人(2015年末户籍人口)
車牌代碼
粵S

百花洞村歷史沿革

始建時間不詳。
清末,百花洞村境域屬東莞縣缺口司。
民國時期,屬第一區金桔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屬東莞縣大嶺山人民公社百花洞生產大隊,大地生產大隊,大嶺山區百花洞鄉,東莞市大嶺山鎮百花洞管理區,大嶺山鎮百花洞行政村。 [1] 

百花洞村行政區劃

百花洞村為東莞市大嶺山鎮轄村;行政區劃代碼為441900118213。 [1]  [2] 

百花洞村地理環境

  • 位置境域
百花洞村,位於大嶺山鎮西部,距大嶺山鎮政府4千米。該村坐落於丘陵地帶,境內有馬山,海拔約300米。百花洞村毗鄰莞長路和厚大路,相鄰太公嶺、大片美、大環、下高田四村,總面積4.5平方千米。 [1] 

百花洞村人口

2015年末,百花洞村户籍人口1349人,其中男756人,女593人;80歲及以上老人33人,最年長者93歲(女);海外留學人員1人。外來暫住人口1萬人。祖籍該村的港澳台同胞160人。 [1] 

百花洞村經濟

百花洞村傳統經濟以種植水稻、馬鈴薯、木薯、甘蔗為主,還種植有荔枝、龍眼等果樹。1955年,百花洞村成立農業合作社,1956年秋,轉為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20世紀50年代中期,該村部分勞動力從事副業生產。1990年,引進第一家工廠。之後,隨工業化的深入推進,傳統農業逐漸衰退。
2015年,百花洞村有工業企業40家,私營個體工商户130多家。經營行業涉及傢俱、五金、印刷等,佔全村工農業總產值的90%。村民收入來源主要有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等。 [1] 

百花洞村社會事業

百花洞村文體事業

2015年末,百花洞村內有籃球場2個,文化廣場1個,公園1座,老人活動中心1所,農家書屋和電子閲覽室1間(2015年藏書3000多冊)。2003年,推平雞公嶺,建設村委會和文化廣場。 [1] 

百花洞村基礎設施

1988年,百花洞村通電、通電話,1999年初,通互聯網,2000年,通自來水,2016年初,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 [1] 

百花洞村交通運輸

百花洞村毗鄰莞長路和厚大路。 [1] 

百花洞村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因村民有黃、陸(綠的諧音)兩姓,猶如盛開的花朵,村後又有馬山龍巖洞,故名“百花洞”。 [1] 
  • 本地方言
百花洞村村民均為漢族,廣府民系,使用粵方言東莞大嶺山話。 [1] 
  • 傳統民居
百花洞村內有廣府傳統民居35座,其中建於民國時期的青磚瓦房佔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多已破敗,無人居住。 [1] 
  • 民間故事
百花洞村民間有師生對對的掌故。據傳清朝年間,有一莞城老師帶學生到大嶺山七姐廟遊玩,中午在白花洞村旁看見一白公雞啼叫,老師靈機一動,説出一上聯叫學生對,説:“白洞白雞啼白日。”結果沒有一個學生對上。這天黃昏,在回莞城途中路過黃公坑時,有一學生看見一隻黃狗正對他們叫,見此情景,他對老師説:“我能對上你的上聯了。”老師説講來聽聽,學生説:“黃公黃犬吠黃昏。”老師聽後連説:“好!好!好!” [1] 
  • 祭祀活動
百花洞村每年農曆七月初七“七姐誕”,村民舉行開光儀式,舉行祭祀活動,供奉七姐、八仙、觀音、哪吒、土地等。 [1] 
  • 世居村民
世居村民有黃、陸兩姓。黃姓先祖約於南宋隆興元年(1163年)從湖北輾轉江西、福建、廣東遷至東莞主山,後再遷至此地;陸姓先祖從東莞茶山遷至此地。 [1] 
  • 相關歷史
民國三十年(1941年)6月10日,日軍1個大隊400餘人及偽軍200餘人,從東莞城、橋頭等地出發,分兩路奔襲大嶺山區的百花洞,妄圖消滅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主力。1日挑曉,日偽軍進到百花村,遭到第三大隊和抗日自衞隊的阻擊,後倉皇佔領高地頑抗。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第一中隊從東側向日偽軍發動攻擊,第二、三中隊和大隊部機關迅速佔領有利高地,形成對日偽軍的包圍。日偽軍偷襲未成,反遭包圍,遂瘋狂反擊,企圖突圍,均被第三大隊和抗日自衞隊擊退。當日15時,日偽軍施放煙幕彈,掩護突圍又被擊退。當晚殘餘日偽軍固守連平圩、百花洞、大環之間的山地待援。第三大隊組織突擊小分隊和抗日自衞隊不斷襲擾日偽軍。12日,日軍派飛機空投物資支援被圍日偽軍。隨後,日軍1000餘人從廣州、石龍出發,救援被圍日偽軍,將殘餘日偽軍救走。此戰史稱“百花洞戰鬥”。 [1] 

百花洞村風景名勝

  • 馬山廟
百花洞村內有馬山廟,建於宋代,1993年,重修。
  • 馬山古蹟
百花洞村境內有馬山古蹟。馬山曾稱大嶺山、媽山。馬山有眾多嶙峋怪石,如掛榜石、龍珠石、馬鞍石、豬首石、金雞石、卧龍石、鯨魚石、象石等。宋代,崔紫霞道人曾在此講學,掘有紫雨霞泉。明清時期建有七娘廟。另有七仙壇、鴛鴦洞、聽泉洞、仙女塘等。 [1] 
馬山 馬山

百花洞村地方特產

百花洞村農產品有荔枝、龍眼,傳統節慶食品有紅團、鬆糕、荔枝幹和龍眼乾。 [1] 

百花洞村著名人物

黃棠(1916~1948年),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第三大隊税站工作人員,烈士。
黃福(1919~1947年),中共地下黨交通站站長,烈士。
黃惠平(1949~1971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戰士,烈士。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