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百納琴

鎖定
百納琴尤為特別之處在於琴體於多塊六邊形小塊桐木拼接而成,其意為“取古桐材之精髓,拼連為之,使出正音”。百納琴相傳為唐代宰相李勉發明,因取每段桐木之紋理細密流暢者,拼攢而成,歷來制琴,因製作玄機深奧,多不制之
中文名
百納琴
外文名
Bainaqin
種    類
中國古代樂器

百納琴百納琴介紹

用小木塊拼接膠粘而成的古琴,通常用小方塊或小六角為基本材料。百納琴始於唐代,宰相李勉曾嘗制。有“百納”、“響泉”、“韻磬”三款琴的音色為最佳。
唐·李綽《尚書故實》:“又李汧公取桐孫之精者,雜綴為之百納琴。用蝸殼為徽其間三面尤絕異通。謂之響泉、韻磬。弦一上,可十年不斷。”

百納琴是名法智

宋·趙希鵠《洞天清壺錄·古琴辨》:“湖南有範氏會守土,號範連州。自能斫琴。會有一琴,在折彥質參政家。其琴面乃用方二、三寸許小桐木片,以膠漆輳成之。名曰:百納。彈之則與尋常低下者無異,此何益哉。木不成段聲必不應。又為漆所礙,其窒塞可知。折氏今寶之,尤可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