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百濟

鎖定
百濟(諺文:백제),是扶余人南下朝鮮半島西南部(現在的韓國)所建立的國家(也有觀點認為百濟是由馬韓土著民族建立 [2]  [19-20]  ),與當時朝鮮半島的另外兩個王國高句麗新羅,形成持續了數百年之久的朝鮮三國時代 [18] 
百濟有八大氏族:沙氏、燕氏、劦氏(音協,xié)、解氏、真氏、國氏、木氏、苩氏(音伯,bó)。百濟的統治階層是扶余人,不同於其下層百姓韓人。統治範圍在朝鮮半島西南部,東與新羅為鄰。先後定都慰禮城(即今韓國首爾特別市)、熊津城(今韓國忠清南道公州市)、泗沘城(今韓國忠清南道扶余郡)。公元660年,唐朝與新羅聯軍攻擊百濟,百濟滅亡。
(概述圖來源 [1] 
中文名
百濟
外文名
Baekje
所屬洲
亞洲
首    都
居拔城
官方語言
百濟語
時    區
UTC+9
政治體制
君主制
國家領袖
尉仇台文周王義慈王
主要民族
扶余人、韓人
國土面積
25000 km²
使用文字
漢字
滅亡時間
公元660年

百濟國號

百濟的國號最早出現於中國史書《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中,寫作“伯濟”。 [2] 晉書》所錄345年東晉燕王官員封裕上書中,提到燕王慕容皝的內容中有寫“句麗、百濟及宇文、段部之人” [3]  ,可知最晚到那時,其國號就已固定為“百濟”兩字。414年所立的高句麗好太王碑中,則寫作“百殘”,被認為是高句麗對百濟的蔑稱。 [4] 
關於“百濟”的語義,朝鮮半島正史《三國史記》的解釋是百濟始祖温祚王高句麗南下建國時,“以十臣為輔翼”,故稱“十濟”,其後温祚之兄沸流部眾來歸,遂以“百姓樂從”之意改國號為“百濟”。 [5]  中國的《隋書》則記載“初以百家濟海,因號百濟”。 [6] 
無論是“百姓樂從”還是“百家濟海”,都被現代學界認為是百濟吸收中原文化後對字面意義加以附會的產物,如同新羅的國號被解釋為“德業日新、網羅四方”一樣,不足取信。圍繞其語義,學者眾説紛紜,主要有以下幾種看法:
  • 朝鮮日據時期學者樑柱東認為,“百濟”的意思是“光明之城”。 [7]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學者則認為是“光明之山”。 [8] 
  • 韓國學者都守熙認為,“百濟”得名於始祖“温祚”(onco)之名,是將扶余語的十進制後綴“on”意譯為漢字“百”、並將“co”音譯為漢字“濟”,兩者結合而來。至於“百濟/温祚”的語義,在滿語中有onco一詞,意為寬宏,而扶余語與滿語有密切關係,故可能就是“寬宏”、“寬廣”之意。 [9] 
  • 還有觀點認為,百濟之“百”通“貊”字,因為扶余出自古貊人;而“濟”則是“城”的意思。 [7] 
另外,《三國史記》、《三國遺事》記載,538年百濟聖王遷都泗沘時,曾改國號為“南扶余”。 [10]  但無法查證百濟實際使用“南扶余”國號的例子。《帝王韻紀》中則有百濟別稱“鷹準”和“羅鬥”的記載,語義不明。 [11] 

百濟建設歷程

百濟建國過程

據《三國史記》記載,百濟建國於公元前18年,温祚集團從高句麗南下阿利水(即漢江)流域、定居慰禮城(即漢城)。但百濟的建國傳説版本不同,主要有如下三個:
  1. 以温祚為中心的傳説。温祚是高句麗建國者朱蒙北扶余逃到卒本扶余後和卒本王女所生的兒子,後來朱蒙在北扶余生的長子瑠璃找到了父親,成為太子,温祚就和哥哥沸流一起南下,定居慰禮,建立國家,並在沸流死後收其餘眾。 [5] 
  2. 以沸流為中心的傳説。沸流是北扶余王解夫婁的庶孫優台與召西奴所所生的兒子,優台死後,寄居卒本扶余,朱蒙流亡卒本扶余,召西奴改嫁朱蒙,協助其建立高句麗,後來朱蒙的長子瑠璃找到了父親,成為太子,沸流則攜母親召西奴及弟弟温祚率眾南下,定居彌鄒忽。 [5] 
  3. 中國史書記載的“仇台”。百濟是高句麗始祖東明(朱蒙)的後裔仇台在帶方郡故地建立的國家,並娶東漢末年遼東太守公孫度之女為妻。後來百濟立廟祭祀仇台。 [6]  [12] 
百濟蓋滷王北魏表中也強調“臣與高句麗源出夫餘 [13]  ,所以百濟王族後來以“扶余”為姓。其都城先在河北慰禮城(今韓國首爾北漢山一帶),不久後又遷到河南慰禮城(今韓國首爾松坡區奧林匹克公園內的夢村土城,一説松坡區風納土城)。 [14] 
百濟君主世系 百濟君主世系 [15]
而根據中國的《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記載,在公元3世紀的馬韓54“國”中有一個“伯濟國”。 [2]  換言之,百濟起初可能只是馬韓部落聯盟中的一個部落,並非國家政權,百濟早期的君主也屬於部落酋長。百濟的發展是以漢江流域的青銅器和初期鐵器文化為基礎,在此基礎上擴大農業生產力,並利用漢江通陸海之利的優越地理位置,從而得以成長起來。此後百濟的成長大體朝兩個方向展開。一個是強化對馬韓部落聯盟內部的影響力,這是通過任命區域勢力,以“右輔”、“左輔”這類官職來實現的;另一個則是對抗外壓,擴大領土。當時限制百濟成長的外部勢力有中原王朝在朝鮮半島設置的郡縣以及濊人勢力(在《三國史記》中記載為“靺鞨”)。百濟在與他們鬥爭的過程中發展壯大。 [14] 
公元246年,因分割辰韓八“國”的問題,馬韓與魏國發生戰爭,雖然魏國的帶方太守弓遵戰死,但最後以馬韓戰敗告終,馬韓部落聯盟的盟主目支“國”(又作月支國)的地位因而弱化。百濟利用這種狀況,取目支而代之,成為馬韓的新盟主。這一時期是古爾王在位。古爾王聯合周邊勢力,向北擴張到今朝鮮禮成江,向東擴張到今韓國春川,向南擴張到今韓國安城、成歡,西面則抵達黃海,奠定了百濟早期的疆域。同時設置“左將”,掌握兵權;設置“佐平”,主管貴族會議,由此提升了君主的地位。又頒佈“禁令”,構建了由“率”系官階和“德”系官階為基礎的官制,試圖確立統治體制。至此,百濟初步具備了國家政權的形態。 [14] 

百濟漢城時代

公元3世紀末、4世紀初,中國西晉發生八王之亂,進而引發五胡亂華,中原王朝對邊疆的控制力從而大幅弱化。百濟趁機攻打晉朝樂浪郡,但都失敗,兩位君主(責稽王汾西王)因此被殺。隨後,肖古王一系的比流王繼位,勵精圖治,強化國力,同時平定了弟弟優福掀起的叛亂,又與真氏勢力相結合,鞏固了政治基礎。 [14] 
344年,比流王死,經過汾西王之子契王的短暫統治,最終由比流王之子扶余句繼位,是為近肖古王,他迎娶出身真氏的王妃,此後到阿莘王,百濟君主都與真氏聯姻。近肖古王在位時,統一官制,劃分並設置名為“擔魯”的地方行政機構,派遣地方官,是為“擔魯制”,從而強化了中央集權,又命博士高興編纂《書記》,從而伸張王室的權威,確立正統性。在鞏固內政的基礎上,近肖古王開始對外擴張,他將勢力延伸到伽倻地區,與倭人展開貿易;另一方面征服馬韓的殘餘部落,將朝鮮半島西南端的榮山江流域納入版圖。此時正值高句麗南下,吞併樂浪郡,改稱平壤,近肖古王與高句麗爭雄,並於371年在平壤大破故國原王率領的高句麗軍,故國原王戰死,百濟的北界也擴張到水谷城(今朝鮮黃海北道新溪郡)。另一方面,近肖古王也與中國東晉取得聯繫,乘臣納貢,獲得“鎮東將軍領樂浪太守”的官爵。 [14] 
梁元帝蕭繹所繪《職貢圖》中的百濟人形象 梁元帝蕭繹所繪《職貢圖》中的百濟人形象
375年,近肖古王去世,近仇首王(扶余須)、枕流王先後繼位。384年,百濟從東晉引進佛教,後成為百濟的國教。385年,枕流王死,太子年少,弟弟扶余暉即位,是為辰斯王,並首次獲東晉冊封為使持節、都督、鎮東將軍、百濟王。392年,辰斯王死,枕流王太子即位(一説是聯合倭人從叔父手中奪回王位),是為阿莘王。由於百濟內部不穩,而高句麗新王好太王勵精圖治,導致百濟在與高句麗的競爭中開始處於下風,亦無法壓制東邊的新興勢力新羅。396年,百濟的58城、700村被高句麗佔領,盡失漢江以北版圖,阿莘王被迫臣服於高句麗,派王弟、大臣10人去高句麗當人質。405年,阿莘王去世,發生王位之爭,太子扶余映(或扶余腆)正在日本當人質,王弟碟禮篡位,不久被殺,扶余映被迎立成王,是為腆支王。由於解忠在這次王位之爭中立下大功,故此後解氏取代真氏,成為百濟君主的聯姻對象。解氏設立並壟斷“上佐平”之職,掌握實權。此後歷經久爾辛王毗有王(夫餘毗)兩代,百濟國勢並未有所起色,而高句麗則於427年遷都平壤,對百濟構成巨大壓力。於是百濟與新羅和解,並在434年結為同盟,共同應對高句麗重心南移的壓力;另一方面加強同南朝的交往,並於450年向劉宋請求腰弩,從而加強軍備。 [14] 
455年,漢江出現黑龍這種不吉之兆,毗有王隨即去世,其子扶余慶即位,是為蓋滷王。蓋滷王時期,從掌握實權的解氏為首的貴族手中奪回王權,並大修宮室、王陵,以強化君主權威。對外則一改南朝一邊倒的外交政策,遣使北魏,請求討伐高句麗,企圖利用北魏來抗衡高句麗。但蓋滷王的王權專制強化政策引發貴族的反抗,大興土木也耗盡了百濟的財政,北魏也並未幫百濟攻打高句麗。475年,高句麗長壽王親率三萬大軍討伐百濟,佔領王都漢城,蓋滷王被殺。百濟被迫遷都熊津(今韓國忠清南道公州),進入新的歷史階段。 [14] 

百濟熊津時代

武寧王陵出土的百濟王冠 武寧王陵出土的百濟王冠
在高句麗攻陷漢城之前,蓋滷王之子扶余牟都正去新羅請求援兵,等一萬援兵到來時,漢城已失守、蓋滷王已死。於是牟都在木劦滿致、祖彌桀取的輔弼下即位,是為文周王,同時遷都熊津。但百濟仍未能獲得穩定,477年,兵官佐平解仇弒殺文周王,立文周王年幼的兒子三斤王,不久德率真老等平定解仇之亂。479年,三斤王去世,真老擁立在倭國的扶余牟大(文周王之弟昆支之子)為王,是為東城王。東城王迎娶新羅伊飡比智之女為妻,強化與新羅的同盟關係,同時將地方豪族沙氏、燕氏、苩氏引進中央,從而牽制真氏、解氏、木氏等舊貴族。同時加強與南齊的關係,被封為使持節、都督百濟諸軍事、鎮東大將軍、百濟王。 [14] 
東城王后期,朝中新舊政治勢力發生衝突。501年,衞士佐平苩加派人刺殺東城王。其後東城王的異母兄(《三國史記》記為次子)扶余隆繼位,是為武寧王。武寧王平定苩加之亂,穩定王權。同時命遊食者歸農,積極開發錦江流域和榮山江流域,改善民生,同時將王族子弟派駐到各“擔魯”,強化對地方的統治。對高句麗採取攻勢,向南梁積極朝貢,獲得“寧東大將軍”的封號。在武寧王的勵精圖治之下,因漢城失守而受到沉重打擊的百濟得到復興。 [14] 
523年,武寧王去世,扶余明襛繼位,是為聖王(或聖明王)。他在位時再次謀劃遷都。熊津雖然足以抵禦高句麗,但地域狹小,不適合作為首都,於是他看上錦江之濱的平原地帶——泗沘(今韓國忠清南道扶余郡)。在泗沘豪族沙氏及漢城舊貴族木氏的支持下,聖王在泗沘建立都城,並於538年遷都於此,百濟歷史又進入新階段 [14] 

百濟泗沘時代

遷都泗沘後,聖王展開改革,在中央確立了由16等官階和22部司組成的官制,並將首都劃為五部,每部設五巷,對地方制度也進行改革,將全國劃分為五方,下設郡、城,強化了中央集權。同時大興佛教,並將佛教傳入倭國。此時高句麗北部面臨突厥的壓力,國勢大不如前,聖王便聯合新羅,於551年進攻並擊敗高句麗,收復了漢江下游地帶,新羅則獲得漢江上游。但新羅得隴望蜀,撕毀與百濟的盟約,佔領漢江下游。聖王於554年親征新羅,在管山城(今韓國忠清北道沃川郡)遭遇埋伏而被俘,此外4名佐平被俘,3萬士卒戰死,百濟損失慘重。 [14] 
隨聖王一起出徵的太子扶余昌撿回一命,即位為威德王,但因管山城慘敗而王權受限,權力轉入沙、燕、解、真等“大姓八族”所把控的“六佐平會議體”中。威德王、惠王、法王相繼去世後,實權貴族們找來在益山採薯為生的沒落王族扶余璋為王,是為武王。武王在位時,恢復了部分王權與國力,於624年佔領新羅速合城(今韓國慶尚南道咸陽郡)等6城,並大力經營益山地區,計劃遷都益山,但由於貴族們的反對而未能如願。武王末年開始縱情聲色,親信由此開始弄權,朝政日益腐敗。 [14] 

百濟國家滅亡

百濟香爐 百濟香爐
641年,百濟武王去世,太子扶余義慈即位。他在位時大力強化王權,流放了反對自己即位的內佐平岐味等40餘名貴族。642年親征新羅,奪取獼猴城等40餘城,又派將軍允忠佔領新羅西部重鎮大耶城(今韓國慶尚南道陝川郡),重振國勢。但義慈王在位十多年後,逐漸荒淫腐敗,寵信恩古等小人,囚禁直言進諫的佐平成忠。另一方面,義慈王與新羅連年交戰,與高句麗和倭國保持密切關係,而與唐朝關係逐漸疏遠,新羅則趁機拉進與唐朝的關係,並請求唐朝出兵滅百濟。唐朝在多次勸百濟不要攻擊新羅而無果後,終於在659年唐高宗派蘇定方領兵13萬東征百濟,新羅也出兵5萬助戰。義慈王派階伯率5000精兵阻擋新羅軍,在黃山伐與新羅軍展開幾番血戰,終究敗死。 [14]  面對唐羅聯軍的泰山壓頂之勢,義慈王與太子扶余孝逃到北邊的舊都熊津城,七月十八日被將領禰植扭送至唐軍陣營投降,百濟滅亡。義慈王為首的百濟王族及官民近一萬三千人被俘虜到唐朝獻捷,百濟故地被唐朝劃分為熊津、馬韓、東明、金漣、德安五個都督府 [16-17] 
唐羅聯軍滅亡百濟後,縱兵大掠,激起百濟遺民的反抗,於是百濟復國運動興起,席捲200餘城,代表領導者有正武、遲受信黑齒常之鬼室福信、道琛等。其中鬼室福信從倭國迎來義慈王之子扶余豐,擁立為王,一度聲勢浩大,唐羅聯軍只能退守幾個孤立的據點。但不久鬼室福信和道琛內訌,先是鬼室福信殺了道琛,然後扶余豐殺了鬼室福信,力量大損,唐軍亦於663年在白江口之戰中擊敗來援助百濟的倭軍,盤踞周留城的扶余豐與盤踞任存城的遲受信雙雙逃亡高句麗,亦有大批百濟遺民逃亡倭國。671年,百濟故地併入新羅。900年,新羅土豪甄萱建立後百濟,但跟扶余氏的百濟國並無關係。 [14] 

百濟疆域

百濟領土範圍

百濟的發祥地在今韓國漢江下游,3世紀中葉形成國家政權後開始擴張,兼併馬韓其他部落,到4世紀中葉的近肖古王時期統一了馬韓諸部,奠定了百濟疆域的基本範圍,即北至北漢山,東抵小白山脈,西、南至海,包含今韓國京畿道大部、全羅南、北道、忠清南道全部及忠清北道一部。4世紀後期一度向北擴張至水谷城(今朝鮮黃海北道新溪郡),但很快被高句麗奪取,退縮至漢江流域。475年高句麗佔領慰禮城(漢城)後,百濟北界再次大幅縮水,喪失了今韓國京畿道地區。551年一度收復漢江下游,但兩年後被新羅奪取。此後百濟與新羅屢有拉鋸,百濟在東面不斷推進,於642年佔領新羅西部門户大耶城(今韓國慶尚南道陝川郡),蠶食今洛東江中下游的慶尚南道地區(伽倻故地),但北面始終不能收復漢江下游。 [14] 

百濟行政區劃

百濟的行政區劃始於4世紀中葉的近肖古王時期,基本行政單位是“擔魯”,數量在50個左右,百濟國王將王族或貴族派駐各“擔魯”,取代之前馬韓各“國”酋長來統治地方。538年百濟聖王遷都泗沘以後,百濟的行政區劃轉換為方-郡-城(縣)三級制,將全國劃分為東、西、南、北、中五方,設置方城,作為一方中心。方的長官是方令,由官階達率者出任,副職是方佐。百濟五方如下表:
方名
方城
位置
中方
古沙城
韓國全羅北道古阜
東方
得安城
韓國忠清南道恩津
南方
久知下城
韓國光州廣域市
西方
刀先城
韓國忠清南道大興
北方
熊津城
韓國忠清南道公州
方下設郡,全境共有37郡,每郡設3名郡將,由官階德率者充任。郡下設小城、縣,長官稱“道使”,大約有200-250個。百濟末期,五方改稱五部。 [14] 

百濟政治

百濟政治體制

百濟的政治體制隨國家發展階段而變化。在3世紀百濟逐漸形成國家政權之際,設置左輔與右輔,確立五部體制,將馬韓各“國”的酋長轉換為中央貴族。古爾王還設置了輔佐國王的“佐平”一職,並確立了“率”系和“德”系官階。但由於百濟國王不能完全掌握各部勢力,所以形成了直屬於國王的官職和直屬於各部首長的官職這樣一種二元體制。 [14] 
到了4世紀中葉的近肖古王時期,才將此二元體制一元化,初步確立了以國王為頂點的中央集權制。具體做法是將佐平確立為類似中國丞相的百官之首,並將“率”系和“德”系官階各分為五,下面增設佐軍、振武、克虞。辰知王時設“上佐平”,佐平一職開始分化。到6世紀中葉,正式形成了16等官階,分別是佐平、達率、恩率、德率、扞率、奈率、將德、施德、固德、季德、對德、文督、武督、佐軍、振武、克虞,通過冠飾和服色加以區分,從一等佐平到六等奈率穿紫服,七等將德到十一等對德穿緋服,十二等以下穿青服。國王之冠用金花,奈率以上則用銀花裝飾。與此同時,百濟也形成了二十二部的官制,其名稱和職能如下表:
區分
名稱
職能
區分
名稱
職能
內官
前內部
王命出納、國王近侍
外官
司軍部
內外兵馬
谷部
管理穀物及王室土地
司徒部
教育、禮儀
肉部
管理肉類及王室牧場
司空部
管理土木、力役
內京部
管理王室倉庫
司寇部
刑罰、司法
外京部
管理國用倉庫
點口部
管理户口
馬部
管理御馬
客部
負責外交
刀部
管理武器
外舍部
負責官僚人事
功德部
管理佛教寺院
綢部
織物製造、貢物出納
藥部
御醫、製藥
日官部
天文、占星術
木部
土木、建築
都市部
市場、交易和都城管理
法部
負責禮儀和王族管理
-
-
後宮部
管理國王后宮
-
-
二十二部由內官十二部和外官十部構成,長官稱長史或宰官長,每三年更替一次,各部下設諸“司”。此外還設有五經博士、瓦博士、露盤博士等職,另有長史、司馬、參軍等職,主要出現在對華外交中。百濟還有王、侯、將軍等封爵,如阿錯王、弗斯侯、徵虜將軍冠軍將軍輔國將軍左賢王右賢王等,但百濟封爵的具體制度規定則因缺乏史料記載而無從得知。 [14] 

百濟政治運行

百濟的政治運行一直採取貴族合議的方式,該方式由部落聯盟時期的酋長會議發展而來。3世紀中葉百濟形成國家政權以後為諸率會議,以佐平為議長,“率”系貴族為議員,決定國家大事。4世紀中葉改為諸臣會議,6世紀中葉確立了六佐平會議體制,六佐平分別是:
  • 內臣佐平:負責王命出納;
  • 內頭佐平:負責財政;
  • 內法佐平:負責外交和禮儀;
  • 衞士佐平:負責王宮宿衞;
  • 朝廷佐平:負責刑獄;
  • 兵官佐平:負責內外兵馬。 [14] 

百濟經濟

百濟立國之初,開始使用起鐵製的農具、土木用具,農業生產力隨之發展,私有制也得到進展。對耕地的集體所有制消亡,逐漸形成土地私有制。
在土地支配的類型上,上層特權階層所支配的土地包括國家、王室的直屬地、對貴族的賜田、寺院田等。另外,還有賜給大貴族的食邑。田獵地西海大島(江華島)、橫嶽等則是國王的直屬地。
寺院在王室和貴族的贊助下成為大土地所有者。貴族除了自己的所有地外,還因特殊的功勞而被授予田租權或食邑,或通過開墾新的土地而擁有大土地。
另一方面,農民所支配的土地則有農民單獨擁有的小規模耕地。通過牛耕改善土質,並減少勞動力。於是,農業經營方式也從耗費大量勞動力的集體方式呈現出以小農為中心的農業經營趨勢。個別農户發展為農業經營單位,由此促進了個別農户的土地所有制,導致農民階層分化為不同層次。
然而,這些農民耕地卻成了國家各種掠奪和貴族階層的強佔對象。另外,因頻繁的戰爭動員而喪失土地的農民,要麼淪為奴婢,要麼耕種別人的農田(傭作)。土地耕田主要由擁有小規模耕地的自由農民進行,而且估計也有奴隸勞動。
土地支配與生產率的提高有關。為提高產能,百濟鼓勵使用鐵農具,又推廣牛耕,並進一步完善了水利灌溉設施。從安東苧田裏發掘出青銅時代水庫可以看出,水利灌溉設施是從青銅器時代開始建成的。因此,在《三國史記》早期記錄中看到的水利設施,可以説是規模不大的水堤。百濟正式開始修建水堤,可以説是從4世紀上半葉左右建成的金堤碧骨堤開始。到了6世紀,武寧王為擴大經濟基礎,大修全國水堤。水提的砌築,不僅可以給許多水田供水,還能在枯水期供水,帶來了突破性的產能提升。 [14] 

百濟君主世系

王號
姓名
在位時間
-
前18年-29年
-
29年-77年
-
77年-128年
-
128年-166年
-
166年-214年
-
214年-234年
-
234年-234年
-
234年-286年
-
286年-298年
-
298年-304年
-
304年-344年
-
344年-346年
扶余句
346年-375年
扶余須
375年-384年
-
384年-385年
扶余暉
385年-392年
-
392年-405年
扶余映
405年-420年
-
420年-427年
扶余毗
427年-454年
扶余慶
455年-475年
扶余牟都
475年-479年
扶余牟太
479年-501年
扶余隆
501年-523年
扶余明
523年-554年
扶余昌
554年-598年
惠王
扶余季
598年—599年
法王
扶余宣
599年-600年
600年-641年
扶余義慈
641年-660年
-
660年-663年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