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百步穿楊

(漢語詞語)

鎖定
百步穿楊,漢語成語,比喻射箭技藝高超,並引申為本領非常高強,最早出自《戰國策·西周策》。 [3] 
該成語在句子中一般充當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4] 
中文名
百步穿楊
拼    音
bǎi bù chuān yáng
近義詞
穿楊射柳、百發百中
反義詞
無的放矢
注    音
ㄅㄞˇ ㄅㄨˋ ㄔㄨㄢ ㄧㄤˊ
出    處
《戰國策·西周策》

百步穿楊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西周策》:“楚有養由基者,善射,去柳葉者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 [1] 
後人據此概括出成語“百步穿楊”。

百步穿楊成語故事

秦國的名將白起,領兵前去攻打魏國。有個名叫蘇厲的謀士獲悉後,趕緊去見周朝的國君,提醒他説:“如果魏國被秦軍佔領,您的處境就危險了。”原來,這時周朝的國君名義上是天子,實際上對各諸侯國已沒有管轄權。魏國如被秦國攻滅,秦國的勢力將更強大,對周天子的威脅也更大。周天子問蘇厲怎麼辦,蘇厲建議周天子趕快派人去勸説白起停止進攻,並給白起講一個故事。 [3] 
蘇厲介紹了一個應該向白起講的故事:楚國有個著名的射箭手,名叫養由基。此人年輕時就勇力過人,練成了一手好箭法。當時還有一個名叫潘虎的勇士,也擅長射箭。一天,兩人在場地上比試射箭,許多人都圍着觀看。靶子設在五十步外,那裏撐起一塊板,板上有一個紅心。潘虎拉開強弓,一連三箭都正中紅心,博得圍觀的人一片喝彩聲。潘虎也洋洋得意地向養由基拱拱手,表示請他指教。 [3] 
養由基環視一下四周,説:“射五十步外的紅心,目標太近、太大了,還是射百步外的柳葉吧!”説罷,他指着百步外的一棵楊柳樹,叫人在樹上選一片葉子,塗上紅色作為標誌。接着,他拉開弓,“嗖”的一聲射去,結果箭鏃正好貫穿在這片楊柳葉的中心。 [3] 
在場的人都驚呆了。潘虎自知沒有這樣高明的本領,但又不相信養由基箭箭都能射穿柳葉,便走到那棵楊柳樹下,選擇了三片楊柳葉,在上面用顏色編上號,請養由基按編號次序再射。養由基走前幾步,看清了編號,然後退到百步之外,拉開弓,“嗖”、“嗖”、“嗖”三箭,分別射中三片編上號的楊柳葉。這一來,喝彩聲雷動,潘虎也口服心服。就在一片喝彩聲中,有個人在養由基身旁冷冷地説:“嗯,有了百步穿楊的本領,才可以教他射箭了!”養由基聽此人口氣這麼大,不禁生氣地轉過身去問道:“你準備怎樣教我射箭?” [3] 
那人平靜地説:“我並不是來教你怎樣彎弓射箭,而是來提醒你該怎樣保持射箭名聲的。你是否想過,一旦你力氣用盡,只要箭不中,你那百發百中的名聲就會受到影響。一個真正善於射箭的人,應當注意保持名聲!”養由基聽了這番話,覺得很有道理,再三向他道謝。 [3] 
周天子派去的人,就按照蘇厲介紹的向白起講了上面這個故事。白起聽後,想到要保持自己百戰百勝的名氣,不能輕易出戰,便藉口有病,停止了向魏國的進攻。 [3] 

百步穿楊成語寓意

這個故事啓示人們高超的技藝能夠贏來別人的讚美和掌聲,但是它來之不易,是用無數的汗水換來的,想要維持那種百戰百勝的記錄更需要加倍的努力。養由基苦學射箭多年,終於憑藉百步穿楊的高超技藝打敗了對手。 [5] 

百步穿楊成語用法

成文用法
“百步穿楊”比喻射箭技藝高超,並引申為本領非常高強;在句子中一般充當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4] 
運用示例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三回:“(關羽)帶箭回寨,方知黃忠有百步穿楊之能。” [1] 
清·蔡東藩 《清史演義》第一回:“傳到後代,人口漸多,各分支派,大約每一部落,戴一首領,多生得骨格魁梧,膂力強壯,並且熟習騎射,百步穿楊;趙宋時代,金太祖阿骨打,是他族內第一個出色人物,開疆拓土,直到黃河兩岸,宋朝被他攪擾的了不得。” [2] 
清·陳忱《水滸後傳》第十二回:“那小將軍姓花,名逢春,是世代將門之子,《六韜》、《三略》,無不精通,十八般武藝,盡皆精煉,更擅百步穿楊之箭。” [2] 

百步穿楊成語辨析

“百步穿楊”和“百發百中”意義相近,區別是:“百發百中”除本義外,還可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絕不落空;“百步穿楊”則一般只用本意,能射中百步之外指定的楊柳葉,形容射擊技術精湛。“百步穿楊”的“楊”字,不要錯寫成“飄揚”的“揚”。 [4]  [6] 
參考資料
  • 1.    百步穿楊  .漢典[引用日期2014-07-25]
  • 2.    常州市教育局.成語詞典.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1983:13
  • 3.    和興文化編.中國古代成語典故.西安: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14.03:21-22
  • 4.    汪柏田.解析辨考成語教學詞典.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0.12:12
  • 5.    墨人.影響孩子一生的600個成語故事  冬.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11.01:27
  • 6.    鄧啓銅.易錯易誤的成語.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1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