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百束村

鎖定
百束村坐落於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武陵鄉西南部,是革命老區基點村。 [1]  鄰村有岬坪村大石村上巖村武陵村,風景秀麗,物華天寶,天藍水清,空氣好。
中文名
百束村
別    名
百束洋
所屬地區
福建閩中
地理位置
大田縣
人口數量
1700人(2018)
著名景點
下池千年紅豆杉
方    言
大田前路方言
主要農產品
大白菜、雪山蘿蔔
村內資源
鋯石

百束村歷史沿革

千年古村百束,全村現有1700多人,有林、池兩姓。清代以來,有武探花林宜春、進士林佐湯,有舉人2人。有父子七頂“紅頂帽”“一堂六子七青衿”等佳話流傳。

百束村紅色基因

1929年8月20日(農曆7月16日),朱德率領紅四軍第二、第三縱隊和前委機關3000多人,從漳平縣象湖、吾祠進入大田,歷經武陵、石牌、均溪、屏山等地,這是中央紅軍的首次入明,入明第一站就在百束村,紅四軍出擊閩中大田的實踐,是形成朱德建軍思想和古田會議精神的源頭和醖釀地之一,在三明區域內點燃了星星之火。
百束村,三明第一個蘇維埃政權在這裏誕生,在這裏建立了中共閩中工委、中共閩西北特委,抗戰時期,閩西北第一支人民武裝游擊隊在這裏成立。
1939年春以武陵小學中心支部為基礎,成立中共大田縣委,林大蕃任縣委書記,在中共閩江特委的直接領導下,積極投入開闢遊擊根據地的鬥爭。
1958年1月13日,朱德為大田烈士紀念碑親筆題詞是:為革命事業而犧牲的烈士們永垂不朽!
2017年10月11日,該村被命名為第二批“中央紅軍村”。 [1]  該村是三明市政府公佈首批“紅色歷史文化名村”,村內現存革命遺址有:中共武陵小學黨支部遺址(武陵鴻圖街)、朱德舊居暨謝武鄉蘇維埃政府舊址、紅4軍駐紮地舊址、紅軍標語羣、武陵鄉革命烈士陵園、林笏隆烈士故居、林鴻圖烈士故居(桃溪村)和一些革命文物。

百束村獲得榮譽

2021年12月,入選2021年度省級“一村一品”示範村名單(雪山蘿蔔)。 [2] 

百束村名人

1912年3月16日,別名“阿富”的林鴻圖出生於百束村 [4] 
林志羣,1923年8月18日出生於福建省大田縣武陵鄉百束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 [3] 
中央紅軍村規劃圖 中央紅軍村規劃圖
村幸福院 村幸福院
百束村 百束村
參考資料